浅析孔子艺术美论思想之艺术美的特征和社会功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浅析孔子艺术美论思想之艺术美的特征和社会功能

肖晗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 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孔子作为一位文化巨人,孔子不仅在哲学、伦理、政治、教育诸领域卓有建树,在文学艺术领域中也成就斐然。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作为其仁学美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制约着中国封建社会中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鉴赏和评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教益。孔子的艺术美论内容非常丰富,在这里主要对其关于艺术美的本质特征、艺术美的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见解进行分析。

关键词孔子;艺术美;本质特征;社会功能

一、关于艺术美的本质特征

孔子以中和为美,以里仁为美,这样一种美的本质观直接影响到对于艺术美本质与这样一种美在中和、美在里仁的本质观相联系,孔子在对艺术美本质特征的把握上就更为突出地强调了它的中和性、合仁性、理想性和愉悦性。所谓中和性,是说在孔子看来艺术美应当体现美的中和本性。孔子继承《易经》的尚中观念,主张中庸之道。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按中庸之道办事,就不能走极端。他说:“师之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过与不及,都不是中,而是极端。人不能固执,固执就容易走极端。所以,《论语・子罕》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本人就很注意从实际出发,执两用中,灵活处理相关事宜。《孟子・万章下》云:“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中庸之道不只是一种素朴辩证的哲学方法论,它还是一种伦理哲学,是仁德的一种具体表现。所以它显现于美和艺术创造领域,自然就会成为它们的本质特征。孔子赞美《诗经・关睢》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价》)这是因为,《关睢》在情感的表现方面比较适度,能保持中和,不走极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检验一切艺术品是否具有中和性的审美准则。

所谓合仁性,是指文学艺术创作应当含有仁德的意蕴。中和、中正,本身就是一种仁德因而中和之美也是仁德之美的一种具体表现。艺术创作要具有合仁性,具有中和美,就应当“以礼节之”。《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只有以礼节之,才能符合仁德的要求,符合中和的要求。孔子对《诗经》的评价很高:“《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在孔子看来,艺术对于人类情感的抒发表达,不能只是一种生理性的、本能性的、自然性的发泄,而应受到伦理道德的适当节制。由于受到孔子这一美学观念的影响,子思才从艺术实践的角度论述到中和之美的问题,他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札记・中庸》)。

所谓理想性,就是说在孔子看来,艺术创作并不完全是个体性的活动,它还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这是因为,乐,即艺术,与礼都是行仁的形式和手段,是实现仁学理想的重要途径。礼可辨异,维持尊卑上下的等级秩序,乐可合同,使社会文化心理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所以,任何艺术作都应当蕴含着中正和平的理想要求,内蕴着爱人的仁德理想的要求。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初学者宜从《诗经》开始。立身处事必须以礼为准则。而要成就一番事业,只是注意礼的一个方面是不够的,还要通乐,做到礼乐并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行仁,从而有所成就。由此可见,以孔子看来,乐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与礼是互渗、互补、互动的关系。礼由外而内地起作用,乐由内而外地起作用,只有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完善人性,实现仁学理想。艺术的理想性与中正之德的理想性是内在统一的。关于中正之德的理想性,《礼记・中庸》曾做过这样的表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既然是这样一种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具有鲜明而又突出的理想性,那么,艺术作为肯定中正之德的形式,自然也会具有理想性。

所谓愉悦性,是说在孔子看来乐与礼的性质与特点是不一样的,礼体现的是等级秩序,它由外而内,具有一定强制性;而乐体现的是心灵的沟通,它由内而外,具有情感的愉悦性。乐者,乐也。从广义的层面上说,凡是能够让人产生情感愉悦的对象,都可称之为乐。不只是音乐,包括艺术的所有门类,都能让人感到快乐,因而都属于乐的范畴。从狭义层面上说,是指的音乐艺术,它能让人产生快乐的感受。孔子在齐国欣赏《韶乐》时,非常激动,“三月不知肉味”。他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可以想见这样-种精神愉悦是何等强烈。当然,艺术给人的愉快主要是一种精神层次上的享受,而不是生理方面的刺激。孔子之所以主张放郑声,就是因为郑声是一种淫荡的音乐。

二、关于艺术美的社会功能

在艺术美的社会功能方面,孔子的仁学美学特别注重艺术所蕴含的伦理政治内容对社会生活,对人们心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认为艺术即“乐”与“礼”一样都是行仁的形式和手段,二者的区别在于“礼”是以伦理政治的方式去实现仁学的理想,而“乐”则是以审美的方式去实现仁学的理想。札辨异,乐合同,礼乐并用,才能使仁学理想变成现实。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意思是说,礼乐都是相当重要的,不学诗,就不可能生动形象地富有文彩地去进行语言表述;不学礼,不懂得伦理政治的基本要求,就难以立身处世。学诗,可以培养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使人获得审美的精神享受,可以提高人们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观察能力,可以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得到沟通,从而形成富有活力的群体,可以对社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进行讽刺针砭,对社会变革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从近处来说,可以从诗的形象中获得伦理方面的颖悟,更好地孝敬父母;从远处看,也可以从诗的形象中获得为政的某些启示,以之服务于国君。而且,通过学诗,还可以多认识-些鸟兽草木之名。这段话确实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诗即广义艺术的社会功能。在孔子看来,乐,艺术,既具有“兴”的美的属性,即联想、想象、情象的审美属性,又具有“观”、“群”、“怨”、“事父”、“事君”的善的属性,即伦理政治的社会属性,还具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真的属性,即理性认识的属性。孔子的仁学美学主要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审美属性与社会伦理政治属性的统一,主张通过艺术的审美的方式去表现中和仁德,去表现爱人的理想,大同的理想,可是这并不能说明他没有意识到艺术还具有真的属性。

参考文献

[1]孔智光.中西古典美学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267.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58.

[3]候博.古希腊与先秦美学思想比较[M].2012.

[4]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