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化验分析中质量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水质化验分析中质量控制措施

谭秀娟

开平市深水服务有限公司 广东开平 529300

摘要在化学分析中,质量控制是贯穿于化学分析实验的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体的分析检测结果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本文通过针对分析影响水质化验分析质量的主要因素,试探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加强质量控制,以确保水质化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水质化验分析;质量控制;有效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很多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水质化验分析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水质化验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有时化验结果可能会出现误差,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从而确保水质化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净化水源、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良好发展作出贡献。

1质量控制在水质化验分析中的方法

质量控制在水质化验分析中的方法有:(1)空白对照,在实验中引入空白样品(只含溶剂)以检测可能的外部污染源或仪器本身的污染;(2)质量标准品,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校准和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3)平行样品,重复测量同一样品多次,以评估测量的稳定性和重复性;(4)质控样品,引入已知浓度的质控样品,检验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确性;(5)盲样,将未知样品混入样本集合中,以验证实验人员的判断和实验技术;(6)实验室日志,记录实验过程、操作步骤、测量数据等信息,确保实验可追溯、可复现;(7)校准仪器,定期校准和验证使用的仪器和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8)质量控制图,通过绘制质量控制图,监测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和趋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等。以上质量控制方法可帮助实验室保证水质分析化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影响水质化验分析质量的主要因素

2.1人员因素

人员是水质分析和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能力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水质化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调研表明,当前我国部分水质分析师存在综合素质不足的问题,包括职业素养不高、专业理论知识欠缺和实操能力弱等。

2.2试剂因素

试剂是化验分析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化验人员对试剂选用或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如继续使用已失效或已过保质期的试剂,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3设备因素

检测设备是化学分析实验顺利进行的必备之物。但日常实验工作过程中,检测设备会出现各种状况,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影响后续进展,比如仪器部件损坏、人员误操作仪器、器皿清洁不足有残留各种杂质或斑点等都引起实验结果的不准确

2.4检测方法因素

选择合适有效的检测方法是化验分析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技术运用不规范、化验分析方法选择不合理等问题,使得最终的化验分析效果受到影响。加之有些实验室领导对水质化验分析质量控制工作不重视,组织非技术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导致质量控制效果不理想。

2.5环境因素

在水质分析质量控制中,外界因素会对水质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如果实验室环境不符合水质化验要求,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结果数据的准确性。如空气湿度过高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检测,过低会导致样品蒸发过快或者跟踪分析的溶液与空气中的湿气相互作用而失真,突然停电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等等,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3.1人员培训

高质量的化验人员是保证水质分析质量的重要前提。如果化验人员的专业水平低,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操作错误,从而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为此,企业应重视提高化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并定期组织培训,培训内容以专业检测技术方法、检测仪器操作、检测结果判定标准及误差率的判别等。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验证培训效果,对于考核不及格人员进行再次重点培训。对于新仪器及新检测项目要派专人进行进行学习。还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规范操作的意识,不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化验员检测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完成实验。

3.2化验试剂

实验室在购进、储存和使用化验试剂时,首先应该注意试剂的纯度和保质期,特别是标准物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保证其量值溯源性,要求一定是有证的标准物质。实验室应该配置专门的检测材料购买人员和试剂仓库员,并严格制定各种材料购买、验收和储存等管理程序。检测试剂只有经过了一系列的检查,达到了相关规定的要求和标准之后才可以在实验中被使用。

3.3仪器设备

随着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检测设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学实验室的检测工作越来越依赖检测设备。尤其是那些对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的检测设备,必须对其进行安装调试、检定校准、维护保养、期间检查以及性能评价等,并实现上述方面资料的档案化,方便化验人员随时查看和检查,同时还要在实验室内建立科学完备的检测设备管理从而实现设备管理的制度化和专业化。

3.4检测方法

要想有效控制水质化验分析质量,应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水质区域特点,化验分析人员需要合理应用化验检测方法,并在进行水质化验分析时,能严格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水质化验分析流程,合理运用技术,以此确保水质化验分析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3.5质控制度

建立健全符合本单位情况的质控制度,确定责任人,明确职责分工,各检测专业组均成立质控小组,根据检测工作量定期召开质量管控会议,对检测技术操作流程、检验材料及仪器、工作环境是否达标及检测结果的准确率进行重点讨论。解决检测技术难点,对检测结果错误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单位要加强监督管理,成立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其主要职能是监督质控小组的各项工作,定期组织质控组长召开质量监督工作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质化验分析中,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应该得到相关检测机构的高度重视。加大对实验室的各项投入,购置先进的检测设备,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深入研发并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方法,加大对各操作流程的监管力度等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不断提高水质化验分析的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潘涛,朱小亮.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现代盐化工,2022,49(05):53-54+71.

[2]周媛媛.水质化验分析中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2,35(02):124-125.

[3]姚成丽,刘晓丹.水质分析化验中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11):100-101+111.

[4]赵月华.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4):230.

[5]张苗.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4):153-154.

[6]郭爱华,李小晔,王会玮.化学分析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5,51(04):528-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