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进展

宗毅振亚 李康

江苏省南京市急救中心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进展。首先,本文分析了多发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面临的挑战;其次,院前急救中的各种进展与技术,包括快速识别和评估多发伤患者的方法、院前止血和伤口处理的新技术、空气道管理和通气支持的创新方法、院前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应用,以及院前疼痛管理和镇痛药物的应用;最后,提出了院前急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并为改进院前急救的实践和培训提供参考。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院前急救;进展

前言:严重多发伤患者在急诊比较常见,患者发病突然,治疗难度较大,患者发病后生活质量降低。引发多发伤的因素较多,比如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且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严重多发伤患者呈现出了逐年增加的状态。患者发病后若未能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患者出现残疾,严重的还会造成患者死亡。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院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近年来实施了院前急救及急诊处理,医护人员通过快速反应,为患者实施了急救处理,有效的缩短了患者急救的时间,在现场应用急救设备对患者实施了准确诊断,为急救治疗、有效转运提供了保障,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医院接受了相关的治疗。

1多发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面临的挑战

(1)多系统受损:多发伤患者常常伴随着多个器官系统的损伤,例如,头颈部、胸腹部、四肢等多个部位受伤,使得对患者整体状况的评估和处理更为复杂。

(2)复杂的临床状态:多发伤患者可能出现休克、呼吸窘迫、严重出血等紧急情况,其病情变化迅速,需要急救人员快速准确地判断和处理。

(3)紧急处理的要求:多发伤患者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院前急救,因为延误的时间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急救人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快速、准确的干预。

(4)环境复杂:多发伤常发生在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复杂环境下,急救人员需要在恶劣的条件下开展急救工作,如狭小空间、高风险环境等。

(5)心理压力:多发伤患者的痛苦和紧急情况可能对急救人员造成心理压力,需要应对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反应,并保持冷静、专业的态度。

因此,多发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处理需要急救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应急能力,以应对复杂的临床情况和挑战,并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院前急救的进展与技术

2.1快速识别和评估多发伤患者的技术

快速识别和评估多发伤患者对于及时采取适当的救治措施至关重要。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创伤评分系统,如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和复合损伤严重度评分(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NISS)。这些评分系统综合考虑不同部位和类型的损伤,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从而快速确定多发伤患者的整体严重程度。此外,应用创伤快速评估方法,如ABCDE法(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Disability、Exposure),对多发伤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以保证对重要的生命威胁进行及时处理。

2.2院前止血和伤口处理的新技术

在院前急救中,止血和伤口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止血和伤口修复。一种常见的技术是使用局部止血剂,如凝血海绵和止血喷剂,这些材料可以促进伤口的凝血和止血。此外,外科技术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如微创技术和内窥镜技术。这些技术能够更加精确地处理伤口,修复血管和组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3空气道管理和通气支持技术

有效的空气道管理和通气支持对于多发伤患者的急救至关重要。创新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一种创新方法是超声引导下的气道管理。通过超声技术实时观察气道结构,可以准确定位和引导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操作,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另外,还有胸外心脏按压辅助设备的应用,如机械胸外心脏按压装置。这些设备能够提供稳定、连续的心肺复苏支持,减少心肺复苏过程中的疲劳和误操作,提高心肺复苏效果。

2.4院前急救中的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应用

心肺复苏是多发伤患者急救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近年来,针对院前心肺复苏的技术和方法有了显著的进展。一项重要的技术是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的应用。AED是一种便携式设备,可在心脏骤停时提供电除颤,并具备自动分析心律和给予电击的功能。急救人员或普通人士可以通过AED迅速进行除颤,以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此外,对于多发伤患者的心肺复苏,还发展了一些创新方法。例如,应用持续胸外心脏按压(Continuous Chest Compression,CCC)技术,即通过连续而不间断的胸外按压来保持心肺复苏的持续性和一致性。这种方法可以降低胸外按压中断的次数,提高复苏质量和患者的生存率。

2.5院前疼痛管理和镇痛药物的应用

院前疼痛管理对于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也具有重要意义。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还可能影响其生理和心理状态。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疼痛管理至关重要。在院前急救中,常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和芬太尼,以及非阿片类药物如酮洛芬。此外,还可以采用局部麻醉药物或镇痛贴剂等局部应用的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总的来说,通过应用新技术和创新方法,如快速识别和评估方法、新型止血和伤口处理技术、创新的空气道管理和通气支持方法、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应用,以及疼痛管理和镇痛药物的应用,院前急救在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3院前急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

院前急救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旨在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效果和生存率。以下是院前急救技术的一些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远程医疗和电子传输技术:利用远程医疗和电子传输技术,急救人员可以与医生进行实时沟通,分享患者的病情资料和影像,以获得远程指导和支持。这种技术可以在院前急救中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资源和专业知识,提升抢救质量。

智能化监测和诊断设备:智能化监测和诊断设备的发展为院前急救提供了更准确、便捷的监测手段。例如,基于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状况和心电图等,为医护人员提供及时的病情评估和判断依据。

创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研发和应用新型的急救药物和治疗方法是院前急救技术的创新方向之一。例如,针对止血和凝血功能的新药物、疼痛管理的创新方法,以及针对心脏骤停的新型药物和技术等,都有望提高急救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结束语:

概而言之,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是救治多发伤患者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系统地介绍了多发伤的挑战,提出了院前急救的进展与技术。我们强调了快速识别和评估多发伤患者的方法、新技术在止血和伤口处理中的应用、创新的空气道管理和通气支持方法,以及心肺复苏和镇痛药物应用等方面的重要性。此外,本文还提出了院前急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通过不断改进院前急救实践和培训,人们可以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为救治多发伤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参考文献:

[1]苏静,邹月.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团队协作结合创伤指数的指导作用研究[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0(03):98-101.

[2]廖冰青,凌林.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6):2485-2489.

[3]陈刚,赵晶.院前急救对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3):43-45.

[4]窦爱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与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多发伤院前急救中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22,20(16):2203-2206.

[5]张文峰,魏士海,梁艳平,张传军.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损伤控制策略在严重多发伤并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