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浅析工程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王刚

身份证号:370481199501256712

摘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技术和功能,研究将其整合应用到工程测绘工作中的方法,有助于解决工作进度问题,减少各种客观条件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时,由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诸多功能,有利于对工作内容进行空间查询和分析,完成数字化信息的转化,并依靠高精度的图形信息,完成测绘位置的定位。由此可见,该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工程测绘的精度问题,所以在对测绘精度和效率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实践中,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工程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最重要的是这一系统提供的技术功能,可以依托 GIS 等系统对地理信息进行定位,利用数字平台的数据交互,呈现高精度的图像,完成数字信号的再编辑,还可以在系统层面,完成对空间中各个物体的分析,这就使得这一系统的开发,为高质量完成设计阶段提供了可靠的前景。测绘、施工阶段定位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应用,是一项值得关注的应用技术。

一、地理信息系统在具体工程测绘中应用的意义

工程前期的测绘工作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整体走向,如果出现精度问题,将会引发大量的成本损失。某地区工程项目在实施前期工程测绘任务时,由于周边建筑物较多,正确、准确地测量建筑物的方位成为这项工作的重点,既可以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又可以避免已建建筑物的拆迁问题。同时,由于建筑物的朝向结果存在偏差,为了减少经济层面的损失,还需要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处理部分外部数据信息,从而在前期的测绘工作中对测绘结果进行微调,以及对现有的工作方案进行更改,完成对建筑物等设施的管理,以及做好规划前期的各项任务。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一)数据采集

GIS技术解决了GIS应用中的数据采集问题,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可以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解决工程测绘中的比例尺控制等问题。同时,传统的工程测绘方法,在数据的准确性上存在缺陷,利用 GIS 系统采集数据进行图形转换,可以解决测绘准确性不足等问题。此外,基于 GIS 技术提供的图纸扫描技术,区域地理信息的录入可以完成二维信息的数字化转换,这是所有传统测绘方法所不具备的功能。正因如此,GIS 技术的出现简化了数据采集的难度,解决了各部门人员在传统测绘工作中会面临的弊端问题。此外,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功能,还可以共存储提取的空间数据,用于后续工作的预测和分析,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等命令,提高工程测绘工作的可靠性和完成度。可见,地理信息系统是GIS等技术之外的另一种工作选择,也是现阶段通过信息平台处理数据信息的主要方法,值得进行一定的应用研究。

(二)数据处理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是将传统的测绘信息以数字数据的形式进行存储和转化,这种测绘方式,正好解决了传统测绘工作的弊端,是一种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工程测量工具。同时,由于实际测绘工作中会存在人为误差等问题的影响,需要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存储功能,以等距变化,保障测绘工作的进度。在这一技术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多种测绘功能,将更好的技术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从而在这一技术的基础上提供等比例放大与缩小功能,完成后续工作的开展与油画的绘制,达到简化测绘流程、建设地图信息数据库以及完成地图信息数据组织与分类的目的,最终在管理大量图形信息的同时,提高测绘精度、效率。

(三)图形显示

提取纸质地图信息,并根据GIS、GPS技术的基本功能,转换不同位置的地理数据信号,可以采集到更加准确的图形,也保证了现代测绘技术功能的完整性和效果的稳定性。同时,依托图形显示技术,可以为不同方向的工作,提供专业的图形信息支持,有助于对不同项目给予更多的帮助,也可以排除测绘数据存在的形式不统一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形显示功能是对数字信号的再处理,有助于为各个建设项目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持,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从测绘方法和技术特点的层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了解不同项目的要求,从而改变测绘技术的应用方向,最终依靠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信号的传输和整理。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策略探析

(一)在施工规划中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建设初期,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测绘工作的准确性与效率,有助于解决图纸标注的问题,也避免了成本增加等弊端。同时,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该技术还可以通过设置目标参数,设定实际的测绘范围,从而提取范围内的地形信息,避免整个测绘系统出现行为偏差,诱发工程设计阶段的问题。另外,由于不同区域地区的地形、地貌存在差异,容易导致数据比对过程中的结果存在偏差,这就需要依靠调整地形水平面的投影位置,较好地解决工程目标建设区域的图形信息测绘问题。可见,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技术的集成,在选择和应用这种技术时,需要根据前期设计的比例缩放、标注等实际问题,选择航拍和测绘,对工作的精度进行控制。

(二)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精度要求较高,如果测绘存在缺陷,将会引发更大的成本损失。为此,应结合设计要求、不同节点的任务以及作业范围的实际水平,对地面上的建筑物进行初步定位,依据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完成对后续任务的分析,从而为后续施工提供更多的地理位置信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多种功能进行研究和探索,从而杜绝传统测绘方法在精度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建立有利于管理的施工控制网络,保持施工作业的稳定性,使方案设计内容得到落实,保障整个图形测绘工作的整体收益。其次,设计方案的呈现与落实,往往需要多方面的工作,如若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持,那么将难以确定设计方案的落实情况,也无法从整个测绘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明确,从而减少工程施工问题的出现。

(三)工程竣工后的应用

在工程竣工阶段,对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整理和编辑,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平面测量的过程中,可以掌握不同工程节点的变形情况,在完成竣工验收工作的同时,还可以根据数据信息的变化,组织具体的补救措施。同时,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根据数据信息库模拟建筑信息,对工程施工定点进行测量,然后以图表的形式输出到终端设备中,这一过程具有足够高的数据兼容性,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开展各种工作安排,从而完成数据与信息的交互、数据与信息的交互以及管理工作的交互。由此可见,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完成是一个对工程建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在统一系统的指导下完成,它将在数据库中对工程建设信息进行分析,为工程变形的获取找到匹配的顺序。

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技术的融合,也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功能体现,从技术融合应用所提供的功能研究,有助于确定与工程测绘工作的融合方向,也逐步解决了测绘工作的精度问题。同时,GIS、GPS、航空摄影等测绘技术可以规定实际测绘方案进行初步方案的调整,而在施工阶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施工定位可以完成空间信息的查询,从而依靠高精度的图形信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程施工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最后,在竣工阶段,该系统提供的对比分析功能可以一目了然地获取工程的变形量,从而利用平台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交互,呈现出高精度的图像,完成竣工验收工作。

参考文献:

[1]任若菡,张淼.工程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和[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1(13):116-117.

[2]张建辉.工程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 2016(6):6-6.

[3]陈照永.工程测绘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J].引文版:工程技术, 2016, 000(005):P.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