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节水技术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双碳”目标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节水技术措施

韩艳君

身份证号:120224198906254425天津市300000

摘要: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整体质量和性能,不仅与建筑物使用者的生活生产品质具有紧密联系。相关设计方要对节水理念有正确认识,充分看到节水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根据建筑项目实际情况,从多个层面体现节水设计,不断增强节水意识,关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优化设备选择,合理控制供水压力,尽量减少水资源浪费。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双碳”目标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节水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双碳”目标;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我们对绿色建筑中的节水性能的要求不断地提高。所以,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首先注重的是给排水系统的优化措施。要充分利用好新兴技术和设备来有效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水资源的消耗。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给排水中的因素,并协调相关专业,确保得到最优的给排水设计工程,满足人民生产生活中的用水需求,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力争达到“双碳”目标。

1建筑中节能节水设计的重要性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23世界水发展报告》,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6%的人口缺乏能够饮用的清洁水源,大约10%的人口生活在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地区,清洁水资源更是极度匮乏。因此,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能节水技术的有效应用,是践行国家的节能减排理念的基础,在先进施工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下,能够确保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对给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水资源再回收系统的构建,降低水资源的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而有效解决当下水资源浪费问题[1]

2“双碳”目标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节水技术措施

2.1使用现代节水器具

传统节水器与耗水量较大,由于给水配件封闭性效果不佳,也会导致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因此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系统应当优先选择使用新型的卫生器具。低流量水龙头和淋浴器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节水技术之一。它们通过减少水流量来减少水的浪费。它们可以节约能源,因为减少水流量同时也意味着减少了需要加热的水量。此外,它们还能够提高水质,因为较小的水流可以减少水中的杂质,从而提高水质。现有的节能节水器具主要有:节水型淋浴喷头、节水型坐便器、增加水泵变频器、节水水龙头等。例如,陶瓷阀芯节水龙头,此种水龙头将原有平胶垫改为凸起胶垫,能够有效改善水压过大等问题。将陶瓷节水龙头与普通水龙头相比,在同种条件下,陶瓷水龙头流量更低,节水效果要优异。

2.2科学合理地利用清洁能源

目前,人们熟知的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对于太阳能资源,我们可以采用太阳能热水资源,不仅可以减少煤炭资源与电力资源使用,还能实现节约自然资源的目的。太阳能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资源,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利用太阳能将水资源加热,取代了传统的电力消耗,这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节约电力资源。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由集热箱、循环管和储水箱组成,成本较低,效率较高,可以应用于单幢建筑和多幢建筑,为人们提供热水的需求。利用清洁能源还可以减少对煤炭的使用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传统能源如煤炭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空气和水资源造成污染[2]

2.3采用变频供水方式

给水系统应适应各种工况下安全高效的运行,避免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建筑给水工程设计基本采用水箱+变频水泵机组联合供水形式,虽然变频水泵理论上能做到用户用多少水,水泵供多少水,但是由于水泵的构造及运行特点无法实现小流量和短时间用水时的供水,因此在选配变频水泵机组时应有大泵、小泵、气压罐。选用的水泵应在高效率段运行,用水量大时运行大泵供水,用水量小时运行小泵供水,当用水量处在极小时应通过气压罐供水。

2.4中水的利用

给排水工程师应该关注中水的利用,特别是生活排水和雨水等。雨水通过排水管道收集到固定的蓄水池,经过生物、物理、化学技术进行收集雨水的加工处理,达到标准后可进行道路冲洗、厕所清洗和绿化灌溉等功能,降低水资源的使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首先,中水回用可以大大减少对自来水资源的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科学处理,包括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和化学技术,可以将生活污水和雨水进行有效净化,这些处理技术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使其符合再利用的标准。其次,中水回用可以实现绿化灌溉和路面洒水。通过建立输水管网和雨水沉砂池、蓄水池等设施,可以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植物的灌溉和道路的清洗[3]

2.5热水再生系统

热水循环系统的设计是节能的关键,合理设置热水循环管路,可以减少热水在管路中的滞留时间,降低能源损耗。通过使用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节循环泵的运行时间,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现有的热水再生系统基本分为两种类型:基于空气源热泵技术的热水再生系统和基于地源热泵技术的热水再生系统。空气源热泵技术的热水再生系统通过基于室内外温度差的原理,把室内排水中的热传递给压缩机在室内再生热水。地源热泵技术的热水再生系统则可以将室内排水中的热能转移至地下的海水或地下水,从而实现回收并加热热水。相比于传统的热水系统,热水再生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实现了热能资源的高效回收和利用,节省了能源消耗和开支;提高了污水系统的效率,降低了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了自来水的需求,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2.6采用分区供水方式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中,为了防止管道超压,生活给水系统通常采用分区供水的形式。分区供水主要优点有分区后,每个区的压力降低,对应管材的工作压力降低,增加管材寿命,减少管材厚度,减少造价;分区后各个分区独立工作,当管网需要检修时,可以仅对该分区维护检修,从而不影响其他分区的给水系统;分区后各个区的用水量下降,管径的尺寸也对应可以减小;分区可以通过管理在初期人数不多时仅适用一个区供水[4]

2.7废弃污水的再利用

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中,常见的节水措施包括节流、开源,回收利用污水,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也是水资源再利用的关键技术,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节能节水效果,也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问题,践行环境保护策略。通过再利用废水,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用水成本。在经济层面上,再生水的利用可以为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确保再生水的质量符合相关的健康和环境要求,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再生水可以作为循环水用于给排水设计、雨水利用、冷却水、冲洗、植物灌溉等多个领域,从而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压力[5]

结束语

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在城市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合理设计和建设,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提高水质、实现节水节能的目标。建筑工程师应该在设计中考虑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国栋.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有效应用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23):75-77.

[2]王炜松.试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2):28.

[3]孙玉龙.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3(7):10-11+18.

[4]王珍,杨俊俊,陈军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8):926.

[5]王传德.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水节能技术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21,(007):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