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

李博

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 西城区  10012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进,新就业形态如自由职业、兼职、短期合同工等不断涌现。这些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数量不断增加,但他们的权益保障却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现状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旨在为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职业者、兼职人员、短期合同工等新型劳动者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例不断升高。这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出现,与传统雇佣模式的劳动者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但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由于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他们的权益往往受到侵害,这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1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现状分析

1.1工资福利待遇低于传统雇佣模式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往往低于传统雇佣模式下的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通常以自由职业者、兼职人员或短期合同工的身份从事工作,他们往往缺乏稳定的雇佣关系,无法享受传统雇佣模式下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由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弹性较大,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更加自由灵活,因此他们常常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雇主往往会压低工资水平,减少福利待遇,以降低成本和风险。由于缺乏团体谈判权利和集体合同保障,他们往往无法与雇主进行平等协商,很难争取到更好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1.2劳动保障缺失

由于其非传统雇佣模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往往无法享受传统雇佣模式下的完整劳动保障体系。传统雇佣模式下的劳动者通常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各种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以应对不同的风险。然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往往无法满足传统劳动关系的要求,难以纳入社会保险制度,因此在面对养老、医疗、失业等风险时,他们缺乏相应的保障。传统雇佣模式下的劳动者通常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并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然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往往以自由职业者、兼职人员或短期合同工的身份从事工作,缺乏稳定的雇佣关系,劳动合同的签订和执行变得困难。这导致他们在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工时安排等方面容易受到侵害,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由于工作弹性和不确定性较大,他们常常需要长时间工作、加班或调整工作时间,而无法享受传统雇佣模式下的固定工时和休假制度,导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难以实现。

1.3 个人信息泄露

由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通常在平台经济或互联网平台上从事工作,他们需要在注册和使用过程中提供个人信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要向平台提供个人身份信息、联系方式、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以完成注册和认证过程。然而,平台在信息收集、存储和处理方面可能存在安全漏洞或不当操作,导致个人信息被恶意获取或泄露。这使得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身份盗用、资金被盗等风险,给他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和个人隐私泄露的困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平台上发布个人信息和工作经历,这些信息可能被他人滥用或非法获取。一些平台存在信息交易市场,个人信息可能被出售给广告商、推销员或其他不法分子,用于垃圾短信、诈骗电话等不法行为。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个人信息可能被用于进行不公平竞争或恶意评价,影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声誉和职业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平台上与雇主或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也需要共享一些敏感信息。然而,平台未能提供足够的保护措施,使得这些信息容易被他人获取或滥用。这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带来了担忧和不安,可能影响他们与雇主或客户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2 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的建议和措施

2.1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

为了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体系,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市场环境和需求。目前的劳动法律法规主要针对传统雇佣模式下的劳动关系,无法完全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特点。因此,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平台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中的劳动关系和合同规范。在修改现有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劳动合同的签订和执行机制的改进,确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的灵活性,以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弹性需求。

还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机制和执法力量,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平台和雇主进行处罚,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自身权益保障的认识和意识。通过开展培训、宣传活动等方式,向他们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2 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为了进一步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体系,建立行业自律组织是一个可行的措施。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可以促进平台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该组织可以由相关企业、专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共同组成,负责制定行业规范、提供咨询服务、解决纠纷等工作。通过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可以加强企业的自我约束,提高平台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信任和满意度。行业自律组织可以协调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该组织可以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同时,还可以与相关的社会组织和专业协会合作,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行业自律组织可以提供纠纷解决机制,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及时有效的维权服务。该组织可以建立独立的仲裁机构或专门的维权服务中心,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解决纠纷和争议。

2.3 完善监管机制

完善监管机制是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之一,政府应当增加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加大对平台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中企业的监管力度。同时,要提高执法部门的专业水平和效率,确保违法行为及时查处,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支持。政府可以设立热线电话、在线平台等举报投诉渠道,方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时反映问题并寻求帮助。同时,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并解决投诉举报,确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在平台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个人数据和隐私面临泄露和滥用的风险。因此,政府应当建立相关的数据监管机制,加强对平台企业的数据安全管理和隐私保护要求,确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3 结束语

新就业形态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然而,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却备受关注。只有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谢建社,谢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关系认知及其权益保障——基于GH区的调查[J].学术研究, 2023(3):62-67.

[2]赵晨,林晨,周锦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数字素养:概念,内涵及培育路径[J].图书情报知识, 2023, 40(3):52-61.

[3]魏永奇.平台经济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J].商业经济, 2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