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方视角下PPP项目投资超概算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社会资本方视角下PPP项目投资超概算问题研究

刘丹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廊坊  065201

摘要:

文章从社会资本方视角出发,探讨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项目中投资超概算的问题,首先概述了PPP模式的基本特征,强调了投资控制在确保项目成功执行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深入分析导致投资超概算的主要原因,揭示了超概算对项目财务可持续性、社会资本回报率以及公共服务质量和供给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有效的防控策略,包括加强前期可行性研究和设计规划、建立动态成本控制系统、以及完善合同管理和风险分担机制。

关键词:PPP项目;投资超概算;社会资本;风险管理;成本控制

1.PPP项目投资控制的理论基础

1.1 PPP模式概述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和运营机制,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发展的重要工具,该模式的核心特征在于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不仅限于资金的共同投入,还包括技术、管理能力以及运营效率的整合,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公共服务的高效提供。在PPP模式中,风险和收益的共享是其基本原则,不同于传统的政府采购或是完全的私营投资,PPP项目中的风险(如建设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等)按照合同约定在公私双方之间进行分配。理想情况下,风险会被分配给最能够管理该风险的一方,以提高项目整体的效率和效益。同时,收益的共享机制确保了私营部门的投资回报与项目的成功直接相关,激励私营部门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1.2 投资控制的重要性

投资控制在PPP项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够按预期完成,还直接影响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投资回报率以及最终的社会效益,有效的投资控制可以确保项目不会因成本超支或投资不足而导致失败,同时也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项目质量和进度的关键,投资控制包括但不限于成本估算、资金管理、风险评估与管理、合同管理等多个方面[1],PPP项目的特点要求投资控制能够适应项目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能够处理和协调公私双方的不同需求和预期。

1.3 国内外PPP项目投资控制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PPP项目投资控制的研究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风险管理、成本控制、合同设计、财务模型设计、政策法规环境等。在国外,PPP模式已有较长的实践历史,相关研究相对成熟,特别是在风险分配、资金筹措、项目管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国内,随着PPP模式的推广和应用,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在政策环境、法律框架、项目实践案例分析等方面。国内研究通常更侧重于政策引导、风险防控和模式创新,旨在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PPP模式发展路径,在投资控制方面,无论是国内外的研究都强调了预算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PPP项目投资超概算的成因分析

2.1 征地拆迁成本超预期

征地拆迁成本的超预期是PPP项目中常见的一个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初期评估的不准确、补偿标准的变动、地方政策的差异以及相关利益方的诉求变化。征地拆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不确定性,如地价上涨、环评要求增加、历史遗留问题等,都会导致最初的成本评估不再准确。征地拆迁过程涉及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因素[2],包括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环境保护要求等,这些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补偿费用的增加,因此,对征地拆迁成本的准确预测和控制,需要在项目前期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和周密的规划,同时留有足够的灵活性以应对可能的变化。

2.2 前期设计不足和变更频繁

前期设计不足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设计变更频繁,是导致PPP项目投资超概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频繁的设计变更不仅增加了直接成本,还可能引起项目延期、增加间接成本,最终导致投资大幅度超出预算,加强前期设计的深度和广度,确保设计阶段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对于控制项目成本至关重要。

2.3 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

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涨是影响PPP项目投资超概算的一个显著因素。由于PPP项目通常具有较长的建设周期,期间市场条件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或劳动力成本增加,尤其是在经济增长快速的地区,人工成本的上涨速度可能超出预期。同时,特定材料的供应短缺也可能引起价格的突然上涨,项目管理者需要进行市场趋势分析,合理预测成本变动,通过采购策略和成本控制措施来缓解这些风险。

3.PPP项目投资超概算的影响

3.1 对项目财务可持续性的影响

投资超概算直接影响PPP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首先,成本的增加会降低项目的财务吸引力,增加项目资金的筹集难度,可能导致资金缺口,从而影响项目的实施进度甚至可行性。其次,超概算常常意味着额外的融资需求,这不仅会增加债务负担,还可能因融资成本的上升而进一步恶化项目的财务状况,超概算还可能导致项目收益率下降,影响到项目的长期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最终影响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

3.2 对社会资本回报率的影响

投资超概算对社会资本的回报率也有显著影响。PPP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风险和收益的共享,但当投资超出预算时,通常需要私方承担更大比例的额外成本,这直接减少了私方的投资回报率,在一些情况下,超概算可能导致项目无法按预期提供预定的回报,甚至出现亏损,从而降低私营部门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影响未来PPP项目的投资吸引力。

3.3 对公共服务质量和供给的影响

PPP项目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但投资超概算可能会对此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应对成本超支,项目实施方可能会采取减少服务范围、降低服务标准或延迟服务提供的措施,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公共服务的质量和供给,长期来看,不仅会影响到公众对PPP项目的满意度和接受度,还可能降低公共服务的整体效率和效益,与PPP项目的初衷背道而驰。

4.PPP项目投资超概算的防控策略

4.1 加强前期可行性研究和设计规划

加强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规划是防控PPP项目投资超概算的首要策略。在项目启动初期,应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市场调研、需求分析和环境评估,确保项目的实施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此阶段的研究应充分考虑到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包括市场风险、政策法规风险、技术风险等,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项目的设计规划应详尽准确,尽可能地减少后期设计变更的需求。设计规划不仅要科学合理,还应考虑到项目的长期发展需求和可能的变化趋势,以提高项目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4.2 建立动态成本控制系统

建立一个动态的成本控制系统是有效防控投资超概算的关键措施之一。该系统应基于实时数据和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能够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分析。通过设定成本基准、实施成本预测和执行成本对比分析,项目管理团队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偏差,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动态成本控制系统还应包括变更管理功能,对于所有的设计变更和额外需求,都应进行严格的成本效益分析和批准流程,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通过实施动态成本控制,项目团队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市场和环境的变化,确保项目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结束语:

通过对PPP项目投资超概算问题的深入分析,不仅揭示了其成因和影响,也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加强前期可行性研究和设计规划、建立动态成本控制系统、完善合同管理和风险分担机制,是避免投资超概算、确保PPP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法规,PPP项目参与方应持续优化管理实践,提升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以实现项目的财务稳健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殊,蒋佳岐.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路径 [J]. 党政干部学刊, 2023, (11): 74-80.

[2]曹袁菲. 社会资本视角下社区慈善助力社区治理的发展路径探析 [J]. 住宅与房地产, 2023, (31): 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