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 2

浅谈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胡陈娇 李如芝 杨洁 张晓梅戴文超(通讯)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650118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型医疗模式的逐步建立,需要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在具备各种专业临床护理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有沟通协调、应急处理、病情观察和临床技能等多项技能。[[1]]本文以培养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综合能力为重点,分析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培养模式在实际情况下的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

优秀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是提升临床护理教学水平、保证临床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培育高素质临床护理队伍的保障。[[2]]构建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规范化全方位的培养模式,是培养高质量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队伍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临床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师资水平的关键。

一.临床带教老师培养的新方向

随着人们需求的改变,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资历不再只局限于专业技能的积累,更需要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具备人文关怀、法律知识、应急处突、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素养。[[3]]这就要求我们的培养模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技术性人才培养,而是要更注重的是综合能力的提升,强化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构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养模式并实施应用,我们可以从领导能力、应急处突、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可持续性五大方面对其进行综合培训[[4]]

1.1领导能力的培养

领导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针对人际关系处理、组织协调管理以及事件判断和应对等能力的培养。领导能力的提升,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育人”意识,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将“传道受业解惑”的角色延升至“培训师”的角色。

1.2应急处突的培养

应急处突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其运用各种手段分析、解决所可能面临的突发性事件的能力。随着医患矛盾的逐渐增多,应急处突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驾驭风险本领,保持清醒头脑,尽可能把风险和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掌握工作主动权。

1.3专业技能的培养

专业技能是体现带教老师教学水平的最重要一项,提高带教老师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进一步提升带教老师专业教学水平。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是为了增进其实操能力、态度和效果。

1.4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沟通能力、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引导能力、与学生的互动等方面进行培养,提升其教学素养、教学技巧、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其带教亲和力,提高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性和责任感,师生关系的融洽,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带教老师的信任度大大提高。

1.5可持续性的培养

培养临床带教老师具备加强自我学习和自身素养的能力,让带教老师保持可持续性和可获得性。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综合能力需在学习中在实践中持续不断提升,只有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自身适应了发展。才能在现代化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进行上述五个方面的培训,使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得到整体提升,提升其综合实力,让其遇到实际问题时可以快速有效合理的解决,大大提升临床护理教学水平。

二.临床带教老师培养模式应用中的重点

在护理专业中,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点,也是重要一环。它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经验巩固所学知识,这也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其中,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整体素质和带教水平对护理学生临床实践至关重要。因此,组建一支高标准高质量的带教队伍,快速且有效提高带教老师整体水平和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就需要加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要提高老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摒弃封闭式教学模式,积极拓展开放式教学,将师资培训融入到教学实践中。[[5]]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养的实际应用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注重培训力度质量,提高带教水平

在培养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过程中,可充分整合医院、学校等各方教育资源,产学研相结合,从实际出发,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力度,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保证临床护理教学成效。

2.2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保证临床带教老师培训可持续开展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往往是在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下承担着临床护理教学任务,高强度的工作本身会使精神紧绷,双重压力往往会出现护理质量下降、护理带教老师没有时间为教学做准备、与其他工作人员协作时间减少等不良反应。培训时间的有效合理,可大大提升带教老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3优化培训方式,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效果

目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形式较为单一,以填鸭式为主,在接受培训后所达到的成效并不明显。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积极探索激发学员兴趣爱好和主动性的方式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生动的培训。[[6]]高萍等报道,通过邀请专家开展教育学知识的讲座提高老师的授课艺术。其次,也可以通过带教老师期望教学查房和教学观摩、案例分析和操作示范、经验分享等形式让带教老师在工作中学习,用传帮带的形式达到培训的效果,同时也达到信息资料共享的效果,也可以通过这种传帮带的形式密切大家的关系。同时也可积极推广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教学,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使用高科技手段调节自己的学习节奏,合理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灵活多样的实践培训方式能更有效的激发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学习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主动提升的氛围。

同时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综合能力培养模式要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还要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将实际与带教老师的综合能力整体考量,将培养模式的实施应用中不断地完善,持续优化教育手段,尽量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才能更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取得教学成效。

三.结束语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也是护理医学生检验自身所学所修的关键环节。临床带教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医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提升其自信心和责任感的重要契机。在这个过程中,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临床带教的质量的关键。构建应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养模式将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有效的推动临床护理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角色压力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20.DOI:10.27439/d.cnki.gybdu.2020.000112

[2]李佳临;李保刚;卢玉林;潘雨;王会笑;司延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师资培训需求的质性研究[J].全科护理,2019,17(08):997-999.

[3][1]黄琨;莫婷;周艳丽;应燕萍.浅谈护理“双师型”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培养[J].全科护理,2018,16(26):3310-3311.

[4]温雨晴;闫文靖;唐文.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及护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12):126-128.

[5]谢琴.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0):249.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7.70.211

[6]孔竞;张凤琴.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1):14+17.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