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在疼痛科的应用及护理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在疼痛科的应用及护理价值探讨

许宏芳

恩施市中心医院 湖北恩施 445000

医用臭氧(medical ozone)O3 在国外尤其在欧洲临床应用已有50余年历史,主要应用于脑中风、骨关节病和关节肌腱炎等关节疾病、椎间盘突出症、慢性神经性疼痛、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脓胸、脓疮、褥疮、难治性慢性溃疡、糖尿病足、烧伤、感染性伤口、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乳头瘤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克隆病)、肺部疾病(肺气肿、哮喘、COPD)、皮肤病.(牛皮癣、异位性皮炎)、化疗药耐药的转移癌、癌性疲劳、慢性疲劳综合征和纤维肌痛综合症、口腔科(牙根腐烂损伤、口疮性溃疡)、抗自由基防衰老及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治疗,其临床疗效得到了充分肯定。该治疗方法具有安全、副作用少的特点。

一、臭氧大自体血回输疗法适应症:

1.动脉性缺血性疾病(脑中风)

2.免疫调节(免疫紊乱或免疫缺陷)

3.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相关疾病

4.糖尿病及糖尿病足

5.疼痛性疾病

二、大自体血回输疗法作用机理:

1.免疫活性细胞激活

2.红细胞代谢激活

3.激活和诱导生成生物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三、臭氧和血液结合后:

1.可促进红细胞的代谢增强,增加红细胞内ATP含量,来提供缺血神经细胞的能量。可有利于受损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国外研究资料证明臭氧化自体血治疗氧离曲线右移。

2可以降低或清除红细胞的凝聚,进而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对微循环障碍的缓解和恢复十分有利

3.臭氧激活抗氧化酶和清除自由基,可用于慢性关节炎症和血管炎症,以及抗衰老。

4.对免疫细胞具有激活和调节作用:臭氧对免疫细胞作用的具体机理还未完全明确。臭氧作用全血后,可诱导产生众多细胞因子,如IL-6能促进抗体合成; a, β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活性; IL-2和TNF -a具有调节免疫作用; L-10和TCF-B1 (生长因子)具有抑制超强免疫作用。

【摘要】目的:讨论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在疼痛科的应用及护理效果。

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间到疼痛科治疗的125位患者,分为观察组(63名,给予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和对照组(62名,给予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含量、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患者满意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含量、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疼痛科患者使用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护理治疗,能将患者的炎症情况进行有效改善,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医患关系。

【关键词】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疼痛科;应用及护理效果

在疼痛科的病人的诊治过程中,病人常会有疼痛症状,而伴随病人治疗的持续进行,其疼痛程度常常是持续增加的[1]。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调节免疫系统,有效减轻患者因过度或失控性炎症反应导致的机体损伤,促进患者身体恢复。该方法首先通过抽取患者血液,在向血液中注入一定浓度的臭氧后,再将处理后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地将臭氧渗透到疼痛部位,从而起到消炎的目的。本文将对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在疼痛科的应用及护理价值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125位疼痛科患者,分为观察组(n=63)男性32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43.17±6.28)岁;对照组(n=62)男性33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42.99±5.8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的疼痛程度、性质、持续时间等进行全面评估,协助患者按时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等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护理治疗。在进行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之前,医生应首先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该治疗方法。通常情况下,该方法适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对于急性疼痛、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应慎重考虑。随后,从患者的静脉中抽取一定量的血液,通常为100-150毫升。抽取时,患者应保持放松,避免过度紧张。再将抽取的一定浓度的臭氧注入到血液,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使血液与臭氧充分混合。在这个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臭氧的浓度和注入时间,确保安全有效。将制备好的臭氧血缓慢回输到患者体内。在回输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回输,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完成血液回输后,患者应休息一段时间,观察身体反应。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包括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c反应蛋白含量、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患者满意评分进行记录,观察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在疼痛科的应用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值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含量、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患者满意评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含量、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况对比(x±s)

组别

阶段

观察组(n=63)

对照组(n=62)

t

P

焦虑评分

护理前

50.89±3.71

50.93±3.74

0.0600

0.9522

护理后

29.41±1.14

43.72±1.03

73.6012

0.0000

抑郁评分

护理前

51.38±4.27

52.92±4.18

2.0372

0.0438

护理后

24.64±1.02

40.56±1.82

60.4516

0.0000

c反应蛋白含量

护理前

7.69±18.42

7.84±18.55

0.0453

0.9639

护理后

3.28±10.07

7.73±13.41

2.1001

0.0378

患者满意评分

护理前

81.24±2.94

80.92±2.81

0.6219

0.5351

护理后

95.39±1.48

89.24±1.13

26.0820

0.0000

3讨论

疼痛科是临床新兴诊疗学科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临床需求,我国很多二级甲等医院根据自身状况相继成立了疼痛科,为患者临床救治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3]。且疼痛科患者承受较大的痛苦,体能下降严重,护理工作隐患较多,对护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本次研究通过对125位疼痛科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使用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的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含量、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各项情况改善效果均与观察组相比较差(P>0.05),患者满意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表明,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在疼痛科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这种疗法通过将一定浓度的臭氧与患者抽出的血液进行混和,使血液与臭氧混匀,形成一种特殊的“臭氧自体血”。回输进患者体内后,可以起到激活免疫活性细胞、激活红细胞代谢、激活和诱导生成生物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对免疫细胞具有激活和调节作用。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全面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在疼痛科治疗中,应重视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的护理价值,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相波,马丽辉. 探讨人文关怀在疼痛科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 (47): 231. 

[2]孙艳芳,岳英杰,姜晨等. 基于疼痛专科敏感质量指标指引下的护理干预在住院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19, 25 (10): 50-53. 

[3]张锐. 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 42 (04): 209-210.

[4]瞿秀. 疼痛科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对策分析 [J]. 中国医药科学, 2021, 11 (14): 135-1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