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心理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吴周军,张亚庆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省合肥市,2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3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评价焦虑情绪(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更低。评价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更高。评价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的优良率更高。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关键词】心理护理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焦虑情绪

过度饮酒是危害健康的行为,酒精摄入量、摄入频率越高,肝脏损害、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越大。过量饮酒后,醉酒者难以控制自身行为,存在意外受伤的危险。酒精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在长期过量饮酒的情况下,容易引发精神障碍[1]。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逐渐降低、消除患者对酒精的依赖,进而减少饮酒量,达到戒酒的目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接受戒酒治疗期间,应该密切关注其心理状态。焦虑情绪的产生,不利于戒酒治疗的顺利开展[2]。在环境改变、强制住院等因素的影响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容易出现过度焦虑、紧张。在焦虑情绪的影响下,患者容易对戒酒产生抵触情绪,容易导致戒酒失败。因此,针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焦虑情绪,需要采取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在平和、稳定的情绪状态下,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戒酒治疗,同时自觉加强自我行为管理,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6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资料见表1。

1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

组别

年龄范围(岁)

平均年龄(岁)

饮酒史(年)

平均饮酒时间(年)

观察组(n=43)

23-64

42.39±5.95

1-26

13.31±2.59

对照组(n=43)

25-62

42.61±6.33

2-24

12.94±3.06

χ2/t

-

0.193

-

0.605

P值

-

>0.05

-

>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

向患者说明病情,强调过量饮酒的危害性,指导患者接受戒酒治疗、药物治疗,详细介绍治疗计划,讲解治疗方法。在饮食选择、营养搭配方面提供建议。结合实际的营养需求,制定饮食计划,保障饮食结构均衡,对于进食时间、进食量提出明确要求。在床旁设置防护措施,清除附近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物品。注意观察患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判断其是否存在自我伤害或攻击他人的倾向,加强监护的同时,预先制定各种意外事件的应对方案。

1.2.2观察组(心理护理+常规护理)

基于常规护理(同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

(1)心理评估: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个性特点、对酒精依赖的认识、接受治疗期间的行为表现,均是评估其心理状态的重要依据。根据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制定心理护理计划。

(2)心理疏导:当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处于稳定的精神状态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与之沟通。结合患者的病情,联系实际案例,说明过量摄入酒精对于神经系统、心血管、脑血管、肝脏、消化道的损害,引起患者的重视,使其认识到戒酒的重要性。介绍戒酒治疗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向患者解释、说明各种不适症状的发生原因,避免其过度担心、忧虑。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表现,当患者产生不适症状时,及时进行情绪安抚。

(3)家庭支持: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介绍治疗计划与护理方案,说明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并为患者家属答疑解惑。在护理过程中,应该让患者家属参与进来,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家人的陪护,可以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4)生活指导:向患者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生活指导,调整其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鼓励患者参与各种生活活动,使其专注于病情之外的事物,可以起到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精神状态的作用。

2结果

2.1两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

2两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对比[±s,分]

组别

护理前SAS评分

护理后SDS评分

观察组(n=43)

61.54±4.29

40.30±3.84

对照组(n=43)

61.91±4.04

46.27±4.45

t值

0.412

6.660

P值

>0.05

<0.05

2.2两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评价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7.67%(42/43),对照组为88.37%(38/43)。

2.3两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评价自我管理能力,观察组优良率为93.02%(40/43),对照组优良率为74.42%(32/43)。

3讨论

过度饮酒后,人体内摄入大量酒精,对于多个器官组织均会形成损害,诱发各种疾病。酒精对于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容易引发精神障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产生伤害自身或他人的行为举动,并表现出情绪不稳定

[4]。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应及早接受戒酒治疗、药物治疗,减轻和消除酒精依赖,进而改善精神障碍,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心理问题应该得到密切关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多表现为过度焦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对于戒酒治疗的配合度,需要通过心理护理进行调节[5]。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心理疏导,患者能够理性看待自身病情,正确认识酒精依赖的危害。给予家庭支持,让患者获得良好的心理安慰。加强生活指导,让患者自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提高戒酒成功率以及改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6]

综上所述,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参考文献

[1]陆静静,王静辉. 心理护理干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4):11.

[2]黄辛. 心理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及行为障碍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5):521,564.

[3]陈小花,黄丽琼. 支持性心理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伴高血压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20):68-70,73.

[4]尹利,李金红. 渐进式康复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状况 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6):1509-1514.

[5]张芳,张丽,庄庆杰,等. 团体心理治疗联合延续性护理在酒精依赖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29(12):1764-1768.

[6]王来花,潘晓婷,章文峰. 延续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状况、营养状况及复饮效果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3):112-115.

作者简介 吴周军(1987-),男,汉,安徽合肥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物质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