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潜伏者”——幽门螺杆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1

消化系统疾病“潜伏者”——幽门螺杆菌

袁露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提到幽门螺杆菌人们就马上会联想到“胃癌”。目前,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感染率高达50%。在中国大陆,感染率约为44.2%,估计有5.89亿人感染。感染率如此之高,它到底是什么细菌?是怎么被发现的?如何进行检测?如果感染了它,会导致胃癌吗?是否必须要根除?应该怎么做可以预防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革兰阴性螺杆菌,生长在微氧环境,也是已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宿主。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引起胃黏膜轻微慢性发炎,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与胃癌,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

胃内是高酸环境,医学界曾经一致认为任何细菌都不可能在胃酸中存活。直到1979年,在澳大利亚西部的珀斯医院,罗宾·沃伦通过显微镜在消化科一份胃炎病人的胃镜活检标本中意外发现:胃粘膜的表面有一条条淡色的蓝线,他与同事巴里·马歇尔共同进行研究。他们通过100例胃炎病人的胃活检标本证实,其中87.1%标本可以检查出这种细菌。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几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胃里,都可以找到这种细菌。但遗憾的是,他们一直没能成功分离培养出这种细菌。19824月,5天复活节假期,他们把一批胃组织培养标本忘在了实验室。放假回来意外发现培养基长出了细菌。原来之前失败的原因是由于这种细菌生长缓慢,最佳培养时间是3-5天,常规2-3天的培养时间是远远不够的。1989年,这种细菌被正式命名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2005年,由于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它们在胃炎和胃溃疡中的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问:幽门螺杆菌感染会有哪些症状出现,如何检测是否感染?

答: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出现的症状包括常见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其他症状也包括反酸,烧心,口臭等。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式包括非侵入性和侵入性检查:

1)非侵入性检查:呼吸检测方法(碳14呼气试验,这种方法无痛、无创、快捷简便,现已成为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方法)、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及基因检测。

2)侵入性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幽门螺杆菌培养。

2、问: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会得胃癌吗?是否必须要根除?

答:目前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癌变,但会增加癌变的风险。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后15年的随访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可使胃癌发生风险降低40%。根据20225月正式发表于《中华消化杂志》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针对幽门螺杆菌根除指征如下表:

3、问: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日常应该怎么做可以预防感染幽门螺杆菌?

答:幽门螺杆菌可通过人-人、口-口、粪-口传播,防止“病从口入”,讲卫生,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键。

1)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菌”从口入;

2)生肉、牛奶、蔬菜等有可能被幽门螺杆菌污染,进食新鲜蔬果一定要洗干净,饮用干净的水(不喝井水、生水等)、避免食用生肉;

3)尽量在家吃饭,家里也要提倡分餐制;如果出门聚餐,坚持使用公筷、公勺,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

4)加强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4、问:吃大蒜、洋葱等可能杀灭幽门螺杆菌吗?

答:有研究表明,在体外,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但这并不能说明通过吃大蒜、洋葱就能杀灭幽门螺杆菌。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吃大蒜、洋葱能根除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受到损伤的情况下,吃太多大蒜、洋葱还会带来不利影响。

经典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案,需要多种抗生素的协同使用,需要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5、问:杀灭幽门螺杆菌的网红牙膏有用吗?

:没有用。幽门螺杆菌长久栖息在胃的幽门部位。在口腔里,幽门螺杆菌不是优势菌群,数量不是很多。就算刷牙能清除口腔里的大多数细菌,清除的幽门螺杆菌量也是有限的,无法通过用牙膏刷牙预防或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