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扎装置在1例内镜下肠道长蒂息肉摘除术中的辅助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1

结扎装置在1例内镜下肠道长蒂息肉摘除术中的辅助应用

周丽萍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宝山   201900)

关键词:结扎装置;长蒂息肉;辅助应用

消化内镜微创技术飞速发展,术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结扎装置辅助闭合技术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手术创面闭合 、穿孔闭合、息肉结扎〔1〕 等,在息肉摘除术中以往结扎装置常用于息肉摘除后闭合创面的荷包缝合。本文探讨一例结扎装置用于消化道长蒂息肉经内镜下摘除电凝电切前将息肉根部提前套扎,以达到缩小创面,防止术后出血的目的。此技术相对于息肉切除后再进行荷包缝合的主要优势有: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创面缝合也更加稳定,不会出现裂开的情况价格低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2] 。但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对病灶要求较高,病灶需带有长蒂,以便有充分的套扎位置,如病灶为短蒂或无基底则不适合使用此种方法。本研究总结和分析了尼龙绳结扎装置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事件及其原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消化内镜中心 2024 年 1月收治的1例内镜下肠道息肉摘除术中结扎装置辅助应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患者初查肠镜显示距肛门80CM息肉,大小约2.5*1.5CM,长蒂,分叶,病理显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术者为从事2年以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操作经历的内镜医师,由经过专业内镜手术操作培训,拥有8年以上内镜专业技术的护士进行配合。

1.2手术器材准备:

仪器设备:电子肠镜(带附送水管道,型号:EG-600WR),爱尔博冲洗泵,安杰思内镜用二氧化碳送气装置。

耗材:结扎装置(型号LOOP-30,LOOP-40)及推送器,安瑞一次性使用止血夹(型号AMH-HCG-195-135),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型号ROCC-D-26-195,,10mm),注射针,粘膜切开刀。

1.3方法

   患者做好充分的肠道清洁准备后,术者将肠镜巡腔进境,到达手术部位,用亚甲蓝、肾上腺素及0.9%生理盐水配制的注射液经注射针进行息肉基底部抬举注射,。从消毒袋中取出推送器,检查器械有无变形、破损等异常情况,将结扎环的拉环套于输送器的牵引钩上,拉动手柄使结扎环固定于推送器前端,推动导入鞘使结扎环完全缩进鞘管内,将器械通过内镜活检孔道送到病灶旁,拉动导入鞘释放结扎环,将结扎环套于息肉长蒂根部,拉动导入鞘,借着收紧结扎圈,完全收住长蒂根部,推送器小钩放松结扎环,撤出推送器,接着用圈套器在结扎环上部套住根部,利用电凝电切完整切下息肉,此时创面经结扎环提前套扎后创面已缩小,最后用止血夹夹闭创面。 

2.结果

这例患者利用结扎装置提前对病灶根部进行结扎,病灶完整切除,术中术后均无出血并发症,患者次日出院。

3.讨论

本研究根据结扎装置提前结扎病灶根部的结果成功率为100%,相较于结扎装置荷包缝合技术操作更为简单,但对病灶的根部要求相对较高,如有失败,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结扎环套扎位置不理想等。

3.1人为因素 其一助手在操作结扎装置时,回退导入鞘速度与拉动手柄速度不同步,即拉动手柄较快,而回导入鞘较慢,导致导入鞘前端滞留引起褶皱,而收紧后褶皱严重,造成导入鞘无法回退,最终导致结扎环无法被释放。其二助手在收紧结扎环时未掌握力度导致病灶根部被勒断,这个失误操作会导致大量出血,故此操作需对结扎装置技术非常熟练的护士进行配合。

3.2结扎环套扎位置不理想 结扎环套于病灶的长蒂过于靠近头部,不能完整切除病灶或者为了完全切除病灶而导致结扎环不起作用的同时反而影响圈套器的操作。

参考文献

[1]刘靖正, 钟芸诗, 刘祖强, 等. 水悬浮下双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

电切治疗结肠粗蒂息肉[J]. 中国内镜杂志, 2020, 26(8): 80-84.

[2] 慈娟娟, 陈建平, 庄耘, 等. 荷包缝合技术在消化内镜中的临床

应用价值[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7, 34(9): 67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