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力学在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运动生物力学在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于小桐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摘要: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的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本文将以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的价值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全面探讨和分析,为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提升训练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

在我国的体育教学中,运动生物力学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主要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现象及其规律。不仅可以让人们在了解人体结构、功能和运动机理的基础上,还能将运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力学知识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1运动生物力学在运动训练中的价值研究

1.1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术

在体育教学中,运动生物力学主要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力学现象及其规律,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规律以及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学规律。前者主要是指人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的受力情况,其中包括肌肉收缩与舒张、肌肉的张力以及人体关节的活动度等;后者主要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能量变化,其主要包括人体的能量消耗情况以及运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动能和势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两方面内容进行详细地了解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正确掌握体育锻炼技巧。朱厚伟[1]在基于人玲合重心指标对运动员抓举失败的运动生物力学实验中通过让运动员对“汽车在转弯时车轮与地面之间摩擦力大小对汽车转弯半径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帮助运动员掌握转弯时所需注意的事项。同时,还可以引导运动员对“两足交替站立”进行分析,从而帮助他们掌握“两足交替站立时两足之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人体重心位置、两脚站得是否平稳以及身体重心所处位置有关”。综上所述,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将生物和物理学相结合的学科,它研究人类运动的机制和控制。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了解身体构造与肌肉骨骼的运作原理,以及各种外部力和内部力对运动造成的影响。通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知识,学生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训练,减小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压力和受伤的风险,并帮助他们在运动中的表现达到更高的水平。

1.2促进学生对运动技术的理解

在我国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许多学生对于运动技术的理解较为浅显,不能正确地掌握动作要领。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时,教师可以将运动生物力学应用到其中,促进学生对运动技术的理解。郑娜等[2]基于生物力学原理分析运动中膝关节受损原因的实验中发现,在跑跳项目训练过程中,可以结合人体的骨骼、肌肉和关节等结构来设计出适的起跳路线。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来设计合理的起跳角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运动生物力学知识来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手臂伸直时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越小越好[3],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起跳角度,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对运动技术的理解更加透彻和深刻。此外,在进行跑步项目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对人体各个部分的受力分析来设计合理的跑姿和跑姿。在设计跑姿时应使人体重心垂直于地面,同时尽量减小摆动幅度以及增大摆动幅度等[4]。总之,运动生物力学可以促进学生对运动技术的理解,因为它探究了人体运动的生理和力学原理,揭示了人体肌肉、骨骼和关节的结构、功能、作用以及对不同运动技术的影响。运动生物力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从而提升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运动表现。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运动生物力学中,相关的力学知识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现象及其规律,从而为人们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能够使人们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提高其身体素质。同时,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人体来进行运动,因此在体育运动中涉及到的一些力学知识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促进人们身体素质的提高。何楚娴[5]对篮球专项学生进行变向动作的下肢生物力学实验中发现,在进行篮球运动时,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空气阻力和地面摩擦力等作用会出现上升、下降等运动现象,其就是因为空气阻力和摩擦力使篮球受到了空气阻力和地面摩擦力,其需要通过快速奔跑、上篮和投篮等来进行篮球技能的训练,而这些运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力学知识都能够帮助人们掌握正确的篮球动作。而在篮球运动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力学知识对于掌握这些力学知识的人来说是十分简单的。因此,通过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促进其身体素质的提高。

1.4促进学生竞技水平的提高

通过对运动生物力学知识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人体各部分的力学原理,还能掌握到肌肉收缩的过程及作用,对于肌肉的收缩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制定出合理的训练方案,从而使训练效果更加显著。吴成亮

[6]在进行体操运动员后空翻落地与垂直落地的下肢生物力学比较研究中发现,在体操项目中,由于学生们要不断地做一些动作,在完成每一个动作时,学生们不仅要保持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还要注重腰部、颈部和肩部等部位的发力方法和发力顺序,从而使训练效果更加显著。通过对人体运动学原理及动作要领进行学习和掌握后,学生们就可以更好地掌握体操动作技巧。运动生物力学可以促进学生竞技水平的提高,因为它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支持,帮助学生深入掌握自己的运动技术,理解和优化自己的运动表现。通过学习运动生物力学,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肌肉、骨骼和关节等身体构成之间的协同作用,掌握各种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他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和解决运动训练中的难题,同时可以制定更加有效和科学的个人训练计划。此外,学习运动生物力学还可以帮助学生预防运动损伤,提升身体素质和运动表现,从而最终达到提高竞技水平的目的。

2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7]。首先,它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体育运动的本质和运动机制。通过深入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特点和运动水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化的训练。其次,它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提高教学效果[8]。同时,运动生物力学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并增强他们的体育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运动生物力学的应用也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提高竞技水平。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体育运动的本质和运动机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认知和技能,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9]。具体来说,运动生物力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姿势和动作规律,了解肌肉和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协同机制,提高运动精度和效率,从而提高运动成绩和竞技水平。此外,运动生物力学的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应用前景[10]。总之,运动生物力学的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将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应用运动生物力学,不仅能使学生们对体育运动中所涉及到的力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能使学生们在掌握了体育运动技能后,更好地将所学到的运动生物力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但在我国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运动生物力学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对运动生物力学不够重视、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的运动生物力学知识、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应加强对运动生物力学知识的学习,并充分了解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所涉及到的运动学与力学知识。此外,在进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此外,在进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时,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服务。

参考文献

[1]朱厚伟,史曙生,申翠梅等.基于人铃合重心指标对高水平运动员抓举失败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9,55(09):

[2]郑娜, 杨坤, 蒋毅. 基于解剖学与生物力学原理分析羽毛球运动中的膝关节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 30 (08): 266-270.

[3]程野,吴然丰.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在羽毛球运动中的重要性[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0):72-74.

[4]张美珍,曲峰.跑台和地面上跑动时的生物力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55-57+61.

[5]何楚娴,刘耀坤,陈贤,黄乔丹,黄治官.篮球专项研究生变向动作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07):156-157+254.

[6]吴成亮,郝卫亚,李旭鸿,肖晓飞,娄彦涛.体操运动员后空翻落地与垂直落地的下肢生物力学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22,58(05):21-26+83.

[7]高林华.健康视域下大学体育课身体素质训练的有效融入[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3,32(02):99-102.

[8]贾舒婷,贺道远.体能训练预防运动损伤研究进展[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02):50-53.

[9]丁源源.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趋向、内容与实践路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2(11):37-39.

[10]孙铭珠,孟涵,尹志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体育教师的角色挑战、重新定位与治理路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02):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