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1
/ 2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策略探讨

唐瑛

四川省蓬安县第二中学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介绍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并对当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如何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如何通过创建真实情境和引导探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自主学习。还详细描述了听说课教学模式和听力训练的具体实施方式,最后通过一个成功案例来展示这些教学策略的实际效果,旨在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听说教学现状;教学策略与实践

引言:全球化浪潮中,英语扮演着国际交流的关键语言角色,其听说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生来说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和实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视角,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实践性,与传统教学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1建构主义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主要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强调知识的主动建构而非被动接受,该理论提出学习是积极构建及重新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经验的积累以及社会互动来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在建构主义的视角下,知识不是简单地从教师传递到学生,而是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现有认知结构主动建构的。教学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认为学习应当是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理解主动进行的过程,教师的角色更多是作为指导者和协助者,而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者,在此理论指导下,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真实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合作交流,以及通过反思深化理解。建构主义对语言学习尤其重要,它强调语言学习应当是一个社会化的、互动的过程[1]。语言不仅是信息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社会实践,通过使用语言参与社会互动,学习者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创设真实的交流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言使用中学习和运用英语,从而提升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2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听力和口语技能是英语学习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技能的培养往往受到诸多限制。一方面,由于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听说教学在许多学校中往往未能得到充分重视,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如重复记忆和文法练习,虽然在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积累上有一定效果,却常常忽视了听力和口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听力教学常常局限于教材的听力部分,而忽视了听力技能在真实语境中的应用。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缺乏对听力材料的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口语教学也面临类似的挑战,由于课堂上实际对话和讨论的机会有限,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实际交流方面的能力发展受到制约。

3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

3.1创建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真实情境的创设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模拟真实生活或工作场景,让学生在类似实际生活的语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提升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旅游规划的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游客、导游、酒店职员等,进行模拟对话练习。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还能在实际情境中练习语言运用,增强语言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2]。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投入到学习情境中,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英语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意图,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交能力。情景模拟则是在课堂上创造特定的社交或工作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方式,并增强他们的语言适应能力,通过情景模拟,学生不仅能够在安全的课堂环境中尝试使用英语,还能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处理实际交流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餐厅点餐的情景,通过模拟顾客与服务员角色,学生们练习用英语进行点餐和提供服务。

3.2引导探究,促进自主学习

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主题,如环境保护、文化差异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和网络搜索,学生积极搜集信息,并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利用英语资源,如网站、报刊和电子书,来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用英语获取和筛选信息,还提高了对英语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辨别可靠的信息源,并指导他们如何有效地整合和处理所得信息[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深入讨论,协作完成特定任务或项目,这种互动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还学习了如何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和协作。此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增强了学习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辅助引导,通过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强化学生听说能力的培训,将听力练习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听前、听中、听后。在听前阶段,通过预览材料的标题、插图、练习和听力信息,学生们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进入听中阶段,他们全面理解材料的主旨和细节,并完成相关练习,听后阶段,则通过复述和模仿听力材料,巩固所学内容,并进一步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

北京市某初中的李老师和她所教的八年级(1)班学生,在英语听说课中积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目标聚焦于听懂和表达旅游相关话题,旨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在学习英语课文《Wheredidyougoonvacation?》时,教学过程细分为听力训练、口语交际和听说综合三个部分。听力训练环节,李老师通过展示世界各地风景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预览教材,掌握听力主旨,学生在听力练习中不仅完成教材任务,还根据内容搜索和处理相关信息。这一过程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听力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口语交际部分,学生用一般过去时谈论假期,进行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练习不同场景下的语言运用,学生在课文话题之外,再进行拓展口语话题,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实际交际技巧。听说综合环节中,学生根据听力填空内容进行口头报告,介绍个人的旅行计划和感受,这一部分旨在综合提升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关注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的使用。听力训练使学生能有效捕获信息,理解和回答问题,口语交际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灵活性,应对不同情景的能力得到了加强,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导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体现了学生在积极参与、搜索处理信息和合作讨论中的学习动力、策略和效率的提高。

结语:创建真实情境、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及引导探究等策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学习兴趣,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应更多地采用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技术工具,增强课堂互动性,更应重视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学校和教育决策者应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实施这些创新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丁慧.建构主义视角下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启迪:教育教学版,2021,000(008):P.53-54.

[2]刘雨婧.智慧课堂支持下初中英语听说课互动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3]周桂君.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