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9
/ 2

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程文强  陈新龙

陕西宝隆检测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加强生态建设,提高环境质量,是当前的一项社会性任务,环境部门及相关监管部门必须要真正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作用,实时消除环境的威胁。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属于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既有助于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也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目前,我国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存在许多污染问题,比如土壤盐碱化,地下水污染等,这种情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严重不符,相关部门需及时落实防控举措,促进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地下水和土壤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使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显著上升,其中固体废物和有害废水是导致土壤污染恶化的重要原因,对周围的环境质量和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积极开展环境问题的监测对于确定地下水、土壤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对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及环境的发展与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的意义重大,也是管理部门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真正发挥环保部门的职能作用,实现对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就必须要保证管理流程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完善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条例,实现对目标的有效管控。实际上,在现阶段的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过程中,一些部门存在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还有一些部门的管理制度丰存在着相关管理条例不完善的问题,因而出现各部门责划分不明确、工作存在漏洞、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的问题,使一些关键性工作无法落实,导致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的管理效能不高,污染隐患得不到全面控制和有效消除,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污染的风险,这对地方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整体发展非常不利。

(二)资金和装备存在问题

近几年,各级政府越来越多地关注地下水的监测工作,可以利用的资金也在增加,但实际使用资金十分有限。由于我国地下水监测起步较晚,所采用的监测仪器技术落后,许多地方仍然采用手工测绳,这严重影响了监测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地下水成分复杂、生产生活污水量增加的情况下,老旧的仪器设备已成为制约地下水监测工作的主要因素

(三)污染防治技术支撑与人员监管薄弱

目前我国关于地下水环境质量检测平台大多是分散的,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因此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存在方法不一和检测重叠等问题,而且不同的监测指标各有侧重,这就导致最终的检测数据很难有效互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执法力量也相对薄弱,很多县级市并未配置专业的监测队伍,因而不具备对土壤监测的能力。除此之外,土壤监测工作的专业性相对较强,对技术要求较高,而部分基层的环保部门缺乏相应的人才,这就导致监测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当然,在实际检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工作人员未能严格按照标准开展监测工作,出现违规操作的问题,这就导致了监测结果的参考价值受到影响。

二、优化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的措施

(一)合理划分分管部门职责

当前,国内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存在着多头管理,各个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政府部门使用合理的处理手段,开展统一管理,合理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明确划分不同部门的实际责任,将具体责任明确到个人身上,使其与国内土壤与地下水治理的要求相符;还应当明确法律责任的划分,当前,对于已经产生的土壤污染问题,并没有详细的法律规定应当由谁来承担责任,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主体也没能进行详细的规定;在责任具体落实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两方之间的协调性,防止在污染防治时产生违法行为;此外,还可以尝试问责制度,一旦产生地下水污染或是土壤污染问题,应当持续追究责任,提升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与警惕性,进一步促进生态健康发展,有效进行污染防治工作。除了上述策略,相关人员在落实部门责任时,还应当正确认识土壤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形成健全的地下水环境检测网络及系统化的评价体系。相关资源管理单位和水利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区域管理和控制体系,尊重生态环境的职能定位和防治职责,同时在治理过程中保障各部门信息共享,才能更好地开展污染防治工作。

(二)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治

为了确保修复质量,修复人员在实践中需综合运用调查与监测等手段,把握土壤污染的具体状况,确定污染物的来源,并结合具体状况对废水,废渣,废气进行有效治理。(1)禁止用未经处理的污水浇灌农田,不得施用毒性强、残留量大的农药,尽可能采用生物病虫害防治手段。(2)加强农用地、建筑用地等的污染风险控制,严控工业生产“三废”排放。(3)采取多种措施,从根本上治理土壤污染,切实减轻土壤受污染程度。

(三)建立监测和预警体系

建立环保监测预警系统适合于某些难以治理的地区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是一种了解该地区环境现状的方法,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环保部门进行环境分析时,要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用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其合理、合规的设置,使其内部的各种功能得到优化,从而使整个地区的环保措施得到科学合理的实施。只有正确看待环保问题,才能获得更多的实际资料,并根据具体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保证后期的环境治理计划具有针对性和完备性,并在适当的时候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环境损害的程度和影响范围,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总体效率。

(四)改进土壤修复方案

为了确保土壤修复的效果,有关部门在进行土壤修复之前,需制定出科学、完善的修复方案。对此,相关人员首先需要明确土壤污染种类,充分考虑土壤污染渗透效果,尽可能做到水土污染联合控制,以取得更好的修复效果。在实际进行土壤修复工作时,有些区域具有易污染,难治理的问题,相关人员需综合考虑不同土壤污染类别,土壤修复目的及土壤污染程度等因素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如对于土壤污染较重的区域,修复过程可分为调理减弱与恢复增效两个阶段。调理减弱阶段明确污染区污染组分,通过物理与化学手段改良土壤,合理利用修复技术将污染区有毒物质清理干净,降低污染区土壤污染水平;恢复增效阶段可通过增加污染区域植被的覆盖率、改善土壤结构与土壤性质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土壤修复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结束语

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治理体系已经形成,其中涉及大量技术应用内容,某些地区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策略布局与实践应用方面比较出色,对国家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我们在对土壤与地下水进行污染防治时,应当对生态修复问题展开有效探讨,分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他们之间所具有的协调性。此外,相关部门应当依据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具体策略,实施具体方案,形成健全的地下水环境检测体系,在各项措施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制定科学的策略,科学规划不同部门的实际责任,加强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有效防治。

参考文献

[1]陶静,李铁纯,刁全平.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进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19(4):51-57.

[2]王婷,张凌鹏,孙睿.水体污染控制技术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5):107+117.

[3]李瑾.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8(6):92-93+115.

[4]郑才庆,支国强,李田富,等.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对策措施分析[J].环境科学导刊,2018,37(S1):49-52.

[5]李娇,吴劲,蒋进元,等.近十年土壤污染物源解析研究综述[J].土壤通报,2018,49(1):23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