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中医护理操作在眩晕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3
/ 2

耳穴贴压中医护理操作在眩晕中的应用效果

周文娟

长春市中医院总部 吉林 长春130000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耳穴贴压中医护理操作在眩晕中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应用不同护理方案的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率高达97.62%,生活质量评分为(90.02±4.51)分,参照组为83.33%和(78.64±4.06)分,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眩晕患者采取耳穴贴压中医护理操作,临床效果确切,不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而且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达到标本兼治,应在医学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眩晕;耳穴贴压中医护理操作;应用效果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错觉或幻觉,表现为视物旋转、晃动、偏斜等,常伴有恶心、呕吐【1】。目前西医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虽然能改善病情,但是不能治疗疾病的根本,整体疗效较低,且该疾病在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症状改善十分必要。而从中医学角度出发,眩晕属于“玄冒”等范畴,是因筋脉失养、闭阻不通,加上寒湿侵袭而致病,因此可以以中医经络及腧穴理论为指导对其干预护理。耳穴贴压主要通过刺激穴位使药物经皮肤吸收入血液,能够调节躯体内脏器功能,起到镇静和缓解疼痛的作用2,对患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选取本院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4例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符合《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中的标准3,患者行头颅检测无病变情况,研究内容符合我院医学伦理会提出相关执行标准及规定内容,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意识清楚,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指导,均已签署相关同意书。入组样本排除入院前及治疗期间采取其他相关治疗,有出血性疾病或凝血障碍者,合并心源性、高血压、颈椎病发作导致眩晕症状者,精神疾病或癫痫史者、有认知和沟通障碍、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恶性肿瘤和重要器官病变者,对治疗药物不耐受或过敏者以及临床配合度较低和因各种不可控原因,不能全程参与者,以上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x±s

组别

例数

男女比例

平均年龄(年)

平均病程(月)

参照组

42

19:23

54.58±5.43

5.24±1.51

实验组

42

21:21

54.32±5.87

5.61±1.78

1.2 方法

1.2.1参照组: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记录患者的眩晕发作规律,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针对眩晕产生的原因进行评估,保证环境舒适、安静,确保患者能够充分休息。强化对患者的情志支持,指导患者学习个人情绪调节方法,给予积极鼓励,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减轻心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眩晕发作时,应避免剧烈活动或突然改变体位动作,保持静止状态,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饮食干预(禁食油腻、刺激、辛辣食物)等。

1.2.2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中医护理操作,操作前需要确保耳廓没有破损、炎症等不适宜贴压症状,指导患者为仰卧位,对患者的耳廓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选取皮质下、交感、枕、晕点及神门穴,将王不留行籽放在所选穴位上,用医用胶带固定,并对王不留行籽进行持续按压,每次按压2min,每日早、中、晚按压一次,以局部酸胀为度。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案护理后,其护理满意度,并使用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21.0 软件进行研究结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n(100%)]表示,行x²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1. 结果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n(100%)](x±s

分组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生活质量评分

参照组

42

19(45.24%)

16(38.10%)

7(16.67%)

35(83.33%)

78.64±4.06

实验组

42

30(71.43%)

11(26.19%)

1(2.38%)

41(97.62%)

90.02±4.51

P

-

-

-

-

<0.05

<0.05

3.讨论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错觉或幻觉,表现为视物旋转、晃动、偏斜等,常伴有恶心、呕吐4,病情严重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脑血栓、脑溢血等疾病,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确诊该疾病之后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5

从中医研究中看该疾病的发生与脏腑虚弱,情志不畅有关,同时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脑窍失养会加重病情,《内经》中提到:"耳,百脉之所也",强调耳朵与全身经脉和脏腑之间的紧密联系,对其进行刺激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6,因此通过耳穴贴压作为外治方案,可以达到良好效果。

经研究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对眩晕患者采取耳穴贴压中医护理操作,临床效果确切,不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而且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达到标本兼治,应在医学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谢磊,钟荣玉,曾燕慧,等.耳穴贴压中医护理操作在眩晕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20,33(1):208.

[2]曾成霞,李英志,李蓉等.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在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4):86-88.

[3]赵性泉,鞠奕,等.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3):212-212.

[4]谢磊,钟荣玉,曾燕慧,等.耳穴贴压中医护理操作在眩晕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20,33(1):208.

[5]阎登富,何仲春,董海,等.和解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少阳郁热型颈性眩晕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20,41(3):324-327.

[6]谢兰.耳穴贴压中医护理操作在眩晕中的应用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