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分析

/ 2

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分析

谭经1  韩道宾2  李裕民1  徐天祥1  陈王文1   吴森贤1  陈敏1

  1.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康复医学科     广东省湛江市     524000
  2.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医学检验科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中,选择针灸联合康复疗法的价值。方法:以EXCEL表格选择2020年4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一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一组接受针灸联合康复疗法(观察)。统计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偏瘫治疗中应用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可改善其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确保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借鉴与实施。

关键词:针灸;康复疗法;脑卒中;偏瘫

脑卒中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继而导致脑组织发生坏死的情况[1]。近年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脑卒中死亡率逐渐降低,但部分存活患者存在运动、语言、记忆等多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其日常生活及工作质量,目前临床针对脑卒中后偏瘫尚无确切治疗方案,多通过抗血栓、稳定斑块、改善循环等方案进行治疗,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脑组织坏死程度,但临床疗效不理想,中医认为通过针灸、康复训练等方案可调整脏腑气血,疏通全身经脉,达到控制患者病情的目的,为深入分析该方案的应用价值,本文遴选2020年4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研究,汇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4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观察组中,包括29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40~81岁(均值60.24±7.38岁),病程0.2~2年(均值1.02±0.24年);对照组中,包括28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41~81岁(均值60.28±7.38岁),病程0.2~2.1年(均值1.04±0.21年),两组患者3项资料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患者入院后进行健康指导及饮食指导,并结合其实际病情进行抗血栓、稳定斑块、改善循环等治疗,并给予脑神经营养类药物进行治疗,旨在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灸联合康复疗法:(1)针灸,主穴为四神聪穴、肩偶穴、曲池穴、尺泽穴、手三里穴、外关穴、合谷穴、环跳穴、风市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解溪穴,针对出现面瘫者加颊车、颧醪、地仓,便秘者加支沟,痰热内盛者加丰隆、内庭。常规消毒后以毫针针刺头部及上肢穴位,深度15-20mm;其他穴位深度20-25 mm,以患者产生麻、胀得气感为宜,留针45min后持续治疗1个月。(2)康复疗法,指导患者选择健侧卧位,患侧上肢前屈90°后用叠好的被子托起,治疗者一手托住患肢的肩峰,一手固定肩胛下角,随后缓慢推动肩胛骨旋转,先顺时针旋转5-10次,随后逆时针旋转5-10次。指导患者仰卧,操作者将患者肩胛骨向外上方牵拉,一手固定肩峰,一手握住患肢上臂,进行小幅度牵拉、旋转,随后对肩关节进行挤压,持续3-5min。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功能评价[2],分为显效(神经功能评分下降>50%,病残0-3级,FMA评分>60分)、有效(神经功能评分下降>30%,FMA评分>30分)、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整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计数资料(n,%)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记录的临床疗效数据,较对照组统计数据升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临床疗效

对照组

49

20(40.82)

20(40.82)

9(18.37)

40(81.63)

观察组

49

26(53.06)

21(42.86)

2(4.08)

47(95.92)

X2

--

--

--

--

5.017

P

--

--

--

--

0.025

3.讨论

脑卒中作为危害性较大的脑血管疾病,可对神经功能造成损伤,从而引起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可增加患者家庭及精神压力,因此需要及时采取合理方案进行治疗,旨在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3]。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偏瘫为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机为经络内瘀血阻滞、气血脉络不通,由于气虚血瘀、阳气郁阻导致肢体痉挛性瘫痪,五志过极化火、内风扰动为发病诱因。康复疗法利用力学原理,对患者肢体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继而改善患者局部或全身功能,并借助反复、特定训练方式,促进神经功能重建[4]。针灸作为中医治疗措施之一,可达到调经通络的作用,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关穴位进行刺激,在短期内恢复神经细胞功能,随后通过脊髓反射通路,促使传导通路恢复,从而改善其肢体功能。

表1数据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可见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病情中效果理想,分析:针灸可直接作用于深层肌肉,从而改善肌肉痉挛状态,达到降低肌张力的目的;其次通过调整中枢神经区域的运动反射,达到修复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的目的,既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亦可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将针灸与康复疗法联合可发挥协同作用,增强整体治疗效果,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对运动、神经功能的损伤,既可恢复其步态,亦可改善疾病的整体预后[5]

综上所述,将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应用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值得借鉴与实施。

参考文献

[1]敖琪,唐由平.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3,38(08):1540-1543.

[2]张兆辰,孔庆磊,郭少勇.通督调神针灸法联合运动想象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12):2182-2184.

[3]高媛,于清鹏.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01):154-157.

[4]蓝圣资,商发科,崔煜萌.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4):4377-4379.

[5]徐威.针刺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提高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效果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34(12):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