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火灾防控中的人员疏散与逃生措施的效率与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2
/ 2

公共场所火灾防控中的人员疏散与逃生措施的效率与安全性分析

黄晓红

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

摘要:公共场所火灾逃生能力和应急疏散措施的提升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火灾风险,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和个人必须加强火灾预防与安全教育,提高逃生能力和应急反应技能,以应对突发火灾事件。公共场所火灾逃生能力和应急疏散措施的提升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公共场所;火灾;逃生能力;应急疏散;措施

引言

提升公共场所火灾逃生能力和应急疏散措施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除了对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有责任进行安全设施和紧急预案的建设外,我们每个人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只有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冷静应对,迅速逃离现场,并给予其他人支持与帮助,才能真正减少火灾带来的伤亡和损失。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火灾安全教育,不断提高自身逃生知识和技能,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而作出积极努力。

1案例分析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特别重大的火灾事故,其中包括河南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火灾、盘山县浩业化工公司爆炸火灾、河北省沧州市废弃冷库火灾、浙江伟嘉利工贸有限公司火灾以及北京丰台长峰医院火灾。这些案例不仅造成了多人伤亡,还给当地经济和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冲击。

河南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火灾发生于2022年11月21日,造成42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311万元。事故调查结果显示,火灾是由企业负责人违规进行电焊作业引起的,其负有主要责任。同时,消防设施缺失、疏散措施不到位等也加剧了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类似地,2023年1月15日发生在盘山县浩业化工公司的爆炸火灾造成了13人死亡、35人受伤。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镇东村一废弃冷库在拆除过程中发生火灾,导致11人遇难、1人受伤。另外,位于武义县泉溪镇凤凰山工业区的浙江伟嘉利工贸有限公司一厂房于4月17日起火,导致11人遇难。而北京丰台长峰医院火灾中转院的71人中,造成29人不幸遇难,其中包括住院患者、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接报火灾55万起,导致959人死亡、131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达39.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上升了19.9%,伤亡受伤人数上升了9.3%,财产损失略有下降。这些数据凸显出火灾事故对人员生命和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

针对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公共场所火灾的严重危害性和对人员疏散与逃生措施的紧迫需求,要求各级管理部门和个人必须加强火灾预防与安全教育,提高逃生能力和应急反应技能,以应对突发火灾事件。

2公共场所火灾特点

2.1人员密集,火灾风险高

公共场所的火灾特点之一是人员密集,人流量大。这些场所包括商场、学校、影院、体育场馆等,往往会有大量的人员聚集。在火灾发生时,人员密集会导致疏散困难,增加逃生风险和伤亡可能。此外,这些场所通常都有电器设备、照明设施等,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存在着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的火灾风险。

2.2火势蔓延快,扩展范围广

由于公共场所往往是大型建筑物或建筑群,火势蔓延快、扩展范围广是其火灾特点之一。大型建筑物内部的通风系统、管道、电线等构成了火势蔓延的通道,火灾一旦发生,可能会快速扩展到整个建筑物甚至相邻建筑物。这种火势蔓延的特点对于应急疏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火灾扑灭和救援工作更具挑战性。

2.3烟雾浓厚,通道阻塞

公共场所火灾的特点之一是烟雾浓厚,烟雾通常会在火灾现场快速产生并弥漫。浓烟会使人视线模糊,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给逃生造成极大困扰。此外,烟雾的产生还可能导致逃生通道的阻塞,烟雾蔓延会影响人员的正常逃生,增加火灾带来的伤亡风险。因此,提前了解火灾逃生通道、烟雾避免和应对方法等逃生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3提升公共场所火灾逃生能力的重要性

3.1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提升公共场所火灾逃生能力的重要性在于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火灾发生时,公共场所的人员密集程度增加了逃生的难度,如果缺乏有效的逃生能力和应急疏散措施,人员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威胁,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提升公共场所火灾逃生能力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首要任务。

3.2预防和控制火灾扩散风险

公共场所火灾一旦发生往往会蔓延迅速,给现场人员和周围环境带来严重威胁。然而,通过提升公共场所火灾逃生能力,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扩散的风险。确保人员了解火灾的逃生方法和应急措施,能够在火灾初期迅速逃离现场,避免火势扩大,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3.3提高社会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提升公共场所火灾逃生能力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加强火灾预防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公共场所管理者和个人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火灾的风险和重要性,并学会正确的火灾应对方法。同时,培养人们的应急响应能力,包括火灾逃生技巧和自救常识等,能让人们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4提升公共场所火灾逃生能力与应急疏散的措施

4.1加强火灾预防和安全教育

为了提高公共场所火灾的逃生能力和应急疏散措施。需要加强火灾的预防工作。公共场所管理者应制定和执行火灾防护规章制度,确保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和设备的有效性和完善性。这包括安装火灾报警系统、消防设备和灭火器,定期进行消防检查、维修和保养。除此之外,还应定期组织和实施火灾演练和模拟逃生演习,让员工和人员熟悉火灾逃生通道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技巧。此外,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和人员的火灾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迅速行动。

4.2改善逃生通道和避难场所

为了提升公共场所火灾逃生能力和应急疏散措施,需要优化和改善逃生通道和避难场所。公共场所管理者应遵守相关建筑法规和消防安全标准,确保逃生通道的畅通无阻,并设置明确的逃生指示标识和疏散路线图。同时,还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紧急出口和安全出口,并确保这些出口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正常打开,并且通向安全地区。在公共场所内合理设置逃生楼梯、应急通道,以便人员快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区。

4.3加强应急响应和组织疏散

公共场所火灾发生时,及时而有序地展开应急响应和组织疏散是至关重要的。公共场所管理者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流程,并确保员工和人员熟悉和掌握应急预案及相关操作方法。同时,应定期开展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和人员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行动。此外,在公共场所内设置应急通讯设备,与消防部门、救援队伍及时沟通,协助灭火和救援工作。在疏散过程中,管理者应安排专人负责疏导和引导人员疏散,确保疏散的顺利进行,并配备必要的疏散指示标识,为人员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路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公共场所火灾逃生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和控制火灾扩散风险、提高社会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等方面。通过加强火灾预防、改善逃生通道、加强安全教育等措施,我们能够在公共场所提升火灾逃生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带来的伤害和损失,提高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永久.公共场所消防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军转民,2022,(10):48-49.

[2]华夏.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研究[J].今日消防,2022,7(05):121-123.

[3]郑雄婷.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策略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22,8(09):126-128.

[4]魏星宇.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策略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2,8(07):77-79.

[5]王松.大型公共场所消防监督管理难点与对策探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2,8(0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