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奈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2

替奈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

郭秀芳郭芳燕崔军民吕志环付文月

涉县医院  河北  涉县  0564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替奈普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310月,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60例,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可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替奈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两组对比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经相应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更低,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奈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关键词】替奈普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疗效

临床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具体主要指血管狭窄或闭塞而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的情况,其特点可表现为起病急、病情发展速度快、预后差等。溶栓是当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方法,可改善患者预后。替奈普酶属于第三代溶栓药物rt-PA的异构体,通过新增一个糖基化位点延长了半衰期,可加快纤溶酶降解,发挥恢复闭塞血管血流供应的价值。鉴于此,此次研究以2021年1月至202310月作为研究时间区间,挑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60例,分析了替奈普酶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1年1月至202310月为研究时间区间,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60例,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可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分别有16例、14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不超过79岁,年龄均值为(61.21±3.35)岁;观察组患者男性与女性分别有17例与13例,年龄50岁~80岁,平均年龄(60.52±3.72)岁。两组的基线资料相比无较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在0.9%生理盐水100ml中加入100万~150万U尿激酶,静脉滴注,30分钟内完整。

观察组实施替奈普酶溶栓治疗,与患者体质量相结合,0.25mg/kg,最大剂量16mg小于10s中完成静推,两组患者均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发生血栓二级,口服,1天100mg。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患者均在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经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大于90%,即提示为显效;NIHSS评分降低18%~90%,则提示为有效;不满足上述标准,则提示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1]

1.3.23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应用NIHSS评价,总分42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3.0软件统计分析各项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IMG_256±s)、[n(%)]予以表示,检验工作分别采用t和x2完成,当P<0.05时,提示统计学具备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n(%)]

组别

病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826.67

1240.00

1033.33

2273.33

观察组

30

13.33

1033.33

1963.33

2996.67

x2

/

/

/

/

6.405

P

/

/

/

/

0.011

2.2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两组对比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经相应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更低,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对比分析(x±s,分)

组别

病例数

NIHSS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14.17±3.38

8.99±2.47

6.777

0.000

观察组

30

14.34±3.42

7.46±1.76

9.883

0.000

t

/

0.194

2.871

/

/

P

/

0.847

0.006

/

/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神经内科中属于常见疾病之一,若脑组织长时间处于缺氧缺血状态,则会导致不可逆损伤或坏死。临床应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展开治疗时,其关键在于及时实施溶栓措施,促进脑组织血液供应恢复[2]

替奈普酶属于第代纤溶酶原激活剂,半衰期长,操作简单方便,对全身纤溶系统产生的影响较小,短期内血管再通率较高。在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时,可修复损伤脑神经,加快患者病情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3]

综上所述:应用替奈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参考文献】

[1]丁宏举,周光,李明晖. 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3,31(12):112-115.

[2]赵丽,季宇腾,高静杰. 丁苯酞联合替奈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2,6(21):135-138.

[3]凤心雨,王敏,郭文军,等. 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药房,2023,34(9):111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