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背景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2

“1+X”证书背景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刘明明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省丹东市  118008

摘要:“1+X”证书制度高职教育重要的改革与实践,文中阐述了“1+X”证书制度的内涵,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了“1+X”证书制度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旨在推进“1+X”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进而提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在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的推行势必到来职业院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是掌握建筑类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工建筑施工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建筑工程造价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应针对“1+X”证书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相关课程负责人基于“1+X”证书考纲要求修订课程标准,将“1+X”证书制度确实融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1+X证书制度的内涵

“1+X”证书制度中的“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是国家资历框架的改革和实践。高职院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并不是原来“双证书”的翻版,而是从产教深度融合视角出发,根据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将“1”和“X”证书两者之间的标准融通,解决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等关键问题。通过实施1+X证书制度,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的改革,发挥证书的重要作用,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可获取“1”所代表的学历证书以外,还可以考取多项企业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这一方面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开阔了就业空间,并且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利于让学生毕业后掌握就业的主动权。

21+X证书制度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2.1基于“1+X”证书制度调整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可考取的“1+X”证书主要有建筑工程识图(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BIM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建设工程管理等。“1+X”证书的考核内容不是单独某一门课程的内容,是多门课程的综合,因此,调整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十分必要。“1+X”建筑工程识图(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重点考察学生建筑施工图、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图以及利用CAD软件绘制建筑结构节点详图、建筑竣工图的能力,可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建筑结构》、《建筑CAD》两门课程的学时;“1+X”BIM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建设工程管理重点考察学生基于BIM5D技术进行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能力,可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课程,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由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同时增加《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的学时。

2.2基于“1+X”证书制度修订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单元,将“1+X”证书制度融入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有利于学生考取“1+X”证书、有利于推进“1+X”证书制度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推进课证融通工作的落实。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应的“1+X”证书所涉及的课程较多,以《建筑结构》为例,由于“1+X”建筑工程识图(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建筑结构识图能力,因此可在课程中增加平法施工图识图的学时,相应减少结构构件计算的学时,在进行平法施工图识图讲授时,可以往届“1+X”证书考试设计的工程图纸为依托,将证书考核内容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提前感受“1+X”试题难度,助力学生通过“1+X”证书考试。总之相关课程应根据“1+X”证书考核要求,调整授课的重难点、借助“1+X”试题开展专业教学。

2.3基于“1+X”证书制度开展相应的实训课程

为了对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同时帮助学生通过“1+X”证书考试,应针对“1+X”证书开展相应的实训课程,这类实训课程单独开设也可在相应的课程中开设,例如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可增加BIM5D实训环节,借助BIM5D软件让学生体验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在《建筑结构》课程中可增加建筑结构节点绘制实训,可以往届技能大赛或“1+X”试题为实训任务,借助实训助力学生考取证书;单独设置《建筑信息化模型》实训周,训练学生建筑施工图的识读能力及建筑模型的构建能力,为学生参加“1+X”证书考试做准备。

2.4整合“1+X”证书课程资源

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应的“1+X”证书,收集开发相关教学资源,为1+X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做好准备。一是校企共同开发“1+X”证书相关网络课程;二是通过互联网收集相关“1+X”证书试题的讲解视频;三是收集往届“1+X”证书考试试题;四是基于“1+X”证书考核要求编制相关实训任务书、课堂练习题等。

2.5基于“1+X”证书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基于“1+X”证书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推进“1+X”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一是建立“1+X”证书与学分的转换制度,对于考取相应“1+X”证书的学生给与一定的学分奖励;二是相关课程考核中增加“1+X”证书相关内容;三是对于积极参加“1+X”证书培训但未能通过“1+X”证书考试的学生在相关课程的综合评定中给与一定的加分奖励,激发学生学习和考证的积极性。

2.6高职院校应给与相应的政策支持

高职院校相应的政策支持有利于推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高职院校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如承担“1+X”证书考试试点建设费用、学生参加“1+X”证书等级考试的报名费、资料费等;同时对于组织“1+X”证书考试及培训的专业教师应给与一定的鼓励政策,如职称评定中给予一定的加分、给与一定的课时费等;对于“1+X”证书考试成绩突出的学生在评选先进、奖学金评定中给予优先权等。并将相关政策落到实处,激励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参与到“1+X”证书的考评中,确实推进“1+X”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

结语

“1+X”证书制度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应从调整课程体系、修订课程标准、开展实训课程、整合“1+X”证书课程资源、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高职院校相应的政策支持等方面着手,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1+X”证书制度建设,促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建筑行业培养满足岗位能力需求的人才,促进建筑行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72-76.

[2]李学礼.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探索与实践——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12):1-5.

[3]蒋琦.“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改革[J].科学咨询,2023(20):158-160.

[4]满虹,魏婷,张贞. “1+X”证书制度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J]. 新课程研究,2023(6):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