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运运

身份证号:370522199004081419

摘要: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会有许多的参建单位,同时施工所运用的材料相对复杂,涉及很多新技术等,故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较多。为减少受到的相关影响,需要创新施工质量管理模式,最大化地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项目建设水平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会受到工程施工中所用原材料的影响,对此,为更好提升质量管理效果,就需要强化和重视施工材料管理,提高对这方面管理的认识,并做好全过程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相关工作。还要强化机械设备管理、构建高素质的团队、重视细节方面管理,进而在多种方法下,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是一项长期使用的重大资产,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通过施工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因素,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有效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工序和各种施工设备,如果质量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施工中发生事故和安全隐患。通过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可以识别和控制潜在的安全风险,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和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质量管理不仅可以避免施工中的重复工作和损失,还可以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和生产力。同时,合格的施工质量也可以为工程增加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带来更多的盈利和回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音、污染、废弃物等环境问题。通过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可以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有时施工图设计不合理或存在错误,如尺寸偏差、装配不准确等,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这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不合格的材料采购或使用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这包括低质量材料、不符合规范的材料选用、不当的存储和保护等,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发缺陷和损害。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不严格、协调不到位和沟通不畅通等问题常常会影响施工质量。包括工序交叉干扰、工人技能不足、施工计划不合理等,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稳定和施工进度延误。不充分的质量检验和验收程序可能导致未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此外,验收过程中可能存在主管部门的失职、不公平评判等问题,导致合格的工程被误判为不合格或是存在质量隐患的工程被接受。

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创新策略。BIM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项目各个阶段的数字化建模和集成管理。通过BIM,可以在设计阶段检查并纠正施工冲突和问题,预测施工期间的质量风险,并优化施工过程。BIM为多方协作、资源共享和决策支持提供了基础。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设备、材料、工程实时数据的远程监测和控制。通过物联网,可以实现对施工质量参数、工艺参数等的自动采集和分析,监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和异常情况。通过对大量施工过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发现隐藏的质量问题和改进空间。AI技术还可以辅助质量监督、质量评估和预测,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通过移动设备和移动应用,可以实现移动化的施工质量管理。施工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记录施工情况和质量问题,上传现场照片和数据,提供即时反馈和指导。移动技术还可以提供在线培训、安全提示和指导文件等便利工具。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施工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数字化管理和实时监控,可以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促进各参与方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提升整个施工团队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对施工企业而言,引入信息技术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加项目成功交付的机会。

3.2推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推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创新策略之一。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强调设计标准和规范的检查和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应要求。加强与设计师的沟通和合作,及早解决潜在的设计问题。制定详细的施工质量管理计划和程序,明确任务和责任分工。加强工艺、工序及临时设施的控制,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隐患。严格执行材料质量管控标准,并建立良好的供货商和供应链合作关系。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仪器,实时监测施工质量参数,并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措施。设立独立的质量验收机构,进行整体质量评估和验收。采用多方参与的评审制度,确保质量标准的一致性和公正性。注重记录和分析验收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质量控制方法。推行全过程质量控制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工作程序。通过建立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节点和检查机制,实施质量数据的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和提升。全过程质量控制不仅仅是独立的环节,而是一种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3.3强化质量文化建设

强化质量文化建设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创新策略。将质量置于工程管理的核心位置,确保每个参与者都具备质量意识并将质量作为首要目标。领导者要发挥表率作用,倡导和践行质量优先的价值观。开展针对不同层次和角色的培训,包括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等。培训内容应涵盖质量标准和规范、质量控制方法、问题解决技巧等,提升全员的专业素养和质量意识。确保信息和意见在各个层级之间流通畅通。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提出质量改进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给予反馈。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和共同进步的合作氛围。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和奖励提出优质工艺、解决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管理的个人和团队。同时,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对违规行为和质量失误进行追责和处罚,传递出质量管理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构建学习型组织,鼓励持续改进和创新。通过分析和总结项目经验教训,推动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建立分享平台,将好的实践和经验推广到其他项目中。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督和审查机制,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通过定期检查和质量评估,发现和改正问题,为实施有效的质量文化提供支持。可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重视质量、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氛围。强化质量文化建设将使所有参与者都理解并认同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从而提高整体质量水平并促进持续改进。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如施工图设计问题、材料采购和使用问题、施工过程管理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创新策略和对策来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其中包括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强化质量文化建设等。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施工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监控,提高施工质量管理的精准性和效率。推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则能够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验收阶段全面把控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稳定和提升。同时,强化质量文化建设可以培养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营造一种重视质量、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陶江.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J].房地产世界,2022,4:122-124.

[2]蒲廷海.关于如何加强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筑,2020,17(23):191-192.

[3]李博.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8):49-50.

[4]王波.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8):40-42.

[5]荆新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探究[J].四川建材,2022,48(3):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