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舞蹈教育的损伤预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青少年舞蹈教育的损伤预防策略

刘成瀚

三峡大学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在“大舞蹈观”的视域下,我国的舞蹈教育已是愈发普及。为了追求高超的舞蹈技艺,舞蹈教员通常以学员的“舞蹈身体素质”,如柔韧素质、力量素质、灵敏素质等,为主要训练对象,从而全面提高舞者的表演能力、专业能力。但不科学的舞蹈训练往往会导致青少年的训练损伤,为了降低损伤发生的概率,本文将从病因学模型入手,结合着“舞蹈科学”的学科成果,从内在风险因素、外在风险因素与刺激事件,三方面谈青少年舞蹈教育的损伤预防策略。

关键词:舞蹈、舞蹈科学、舞蹈损伤预防

    舞蹈艺术,主要是以运动系统,即骨骼、骨骼肌、关节,为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在其局部或整体的位移、变换、运动中完成舞蹈动作,以表述艺术语言。由于其需要高超的“舞蹈身体素质”,如柔韧素质、力量素质、灵敏素质等,使得在不科学的训练、表演等实践活动中,易发生损伤。据研究表明,国内的舞蹈运动损伤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因损伤的定义庞杂,从身体不适到功能性下降等,均属于损伤的范畴,于是损伤预防方式也是让人眼花缭乱。但损伤毕竟属于医学领域,最科学的方式应是以病因学模型为基础,再结合着舞蹈科学,即舞蹈解剖学、舞蹈生理学、舞蹈训练学等学科理论,共同预防舞蹈运动损伤。病因学是探索疾病或损伤的致病因素或风险的医学分支,其模型表明,内部风险因素使舞者容易损伤,通过外部风险因素给予舞者损伤的机会,再通过刺激事件成为触发点,以形成损伤。因此,对青少年的损伤预防策略也应从这三方面进行。

一、内部风险因素的预防策略

内部风险因素一般指个体的自身因素,其包括着柔韧素质、神经系统功能、心理因素等,其预防需要教员具备一定的“舞蹈科学”的知识累积。首先,柔韧性损伤是舞蹈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因素,而骨关节结构是影响柔韧素质的最不易改变的因素,基本上由遗传决定。例如,舞者通常追求较高的绷脚背幅度,但其幅度大小主要受到踝关节面距下关节形状的影响,难以通过训练改变。此外,多数教师要求青少年有一个良好的“小胯”柔韧性,会对小胯不好的学员加大“压小胯”的训练强度,但“小胯”的好坏主要受到“股骨前倾角”的大小影响,一般该角度在10°~30°之间,当胯跟灵活性不变时,角度越小,其“小胯”也就越好,也是难以通过后天训练改变的,但若强行训练,只会使青少年受到损伤。因此,舞蹈教员只有了解青少年的解剖学特征才能正确地预防损伤。其次,据舞蹈生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神经系统也可能造成舞蹈运动损伤。青少年在13~14时由于分化抑制能力差,导致他们掌握复杂、精细的动作较为困难,在14~16岁时,才能掌握复杂的高难度动作。再者,在青春发育期,由于内分泌腺活动的变化可能对青少年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使动作的协调性出现暂时下降。这也就导致了在学习高难度的技术技巧时,若学习太早,训练密度过大,青少年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从而不自觉地引发各类损伤。因此,教师也需要考虑到青少年的神经系统特点,从而设定教学内容,以预防损伤。最后,据运动损伤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特别是思想麻痹大意、畏难、犹豫等情绪是损伤发生的另一要因,这也就要求教师需要从小培养教员的心理素质,在学习技术技巧时循循渐进,教会学员克服畏难、犹豫的心理,培养他们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以从内部风险因素预防青少年的舞蹈运动损伤。

二、外部风险因素的预防策略

    所谓外部风险因素,则源于外界环境,包括地面、服饰和鞋、训练计划等,是基于内部风险因素上的外在条件,青少年也需要通过改变不合适的外在条件来预防损伤。首先,舞蹈训练大多都是在地胶上进行,但地胶的好坏也十分重要,有建议称理想的地胶应达到60%的力量缓冲,若缓冲能力过小,与地板可能差距不大,在“走神”的跳跃落地时,容易被强支撑力挫伤腰椎,甚至造成踝关节、膝关节的损伤。因此,地胶的缓冲能力很重要,其也需要控制清洁产品的影响,以防使地面过于光滑或是不符合要求,造成青少年在做旋转时难以维稳重心,扭伤踝关节。其次,要严格要求学生穿着舞服、软芭舞鞋进行舞蹈活动。当今休闲鞋的鞋跟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高,不仅在进行舞蹈训练时,比如在进行芭蕾基训的单腿蹲组合时,容易在下蹲阶段使重心偏向脚外侧,导致小腿内侧肌群的发力被代偿,使踝关节扭伤,而且不同的鞋,不同的高度,会让青少年难以形成固定的发力习惯、身体姿势、重心控制等运动动力定型,使其容易在不习惯的高度下做技术技巧,最终导致损伤。最后,在训练计划上,一定要松、紧结合。据舞蹈训练学的研究表明,只有让青少年有充足的休息恢复,才能得到超量补偿,即训练效果,并使肌肉状态保持良好的水准,能有效地防止青少年错误用力。此外,在演出、训练前一定要充分热身,只有体温升高,肌肉的粘滞性才会降低,从而使肌肉高效工作,否则容易造成肌肉痉挛等现象,以及在舞动中的各式损伤。

三、刺激事件的预防策略

刺激事件是引起损伤的“诱发事件”,减少其风险的策略也包括着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涉及在跳跃和落地过程中改善关节运动学特征。首先,技能传递是影响损伤风险的关键参数,由于青少年的损伤多发生在跳跃技巧的落地环节,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跳跃”这一刺激事件,采用跳箱训练的方式来预防损伤。跳箱训练分为起跳和落地两个过程,通过“起跳”训练着重发展跳跃所需的爆发力,可以在不断增加跳箱高度、难度的同时,增加青少年的弹跳力。而“落地”训练则重点关注青少年的落地机制,可以从较低的跳箱开始训练,后逐步提升到与“起跳”训练相似的高度。但需注意,跳箱训练的高度一般在40cm~120cm之间,需结合着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一般规律来循序渐进地设定,不宜过高,否则容易挫伤腰椎以及造成踝关节、膝关节等损伤。其次,舞蹈运动的科学训练也是有效防止在刺激事件中损伤的重要因素,是改善关节运动学特征的关键。例如,在下肢的训练中,教员要对青少年强调保持髋、膝、踝的朝向在同一方位上,特别是膝盖与足尖的朝向一致最为重要,若足尖超过了髋、膝的连线,容易在长时间的训练下,导致重心偏向脚内侧,造成“姆外翻”,最终损伤踝关节内侧副韧带。

四、结语

随着舞蹈教育愈发普及,舞蹈运动损伤预防意识的提高刻不容缓。这需要广大舞蹈教员具备一定的“舞蹈科学”的学科知识,掌握青少年的训练原则与方式,也需要舞蹈行业与医学、体育等行业深入交叉、渗透,建立起“流行病学数据库”以及“损伤检测”,只有如此,才能正视舞蹈运动损伤,以减少青少年的损伤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高云著. 舞蹈解剖学 第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07.

[2]温柔编著. 舞蹈生理学[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09.

[3]杨鸥编著. 舞蹈训练学[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9.03.

[4](英)尼克·艾伦编著;钱菁华,刘冬森,祁奇主译. 舞者的损伤预防与康复[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