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信息化背景下工程造价转型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3

建筑业信息化背景下工程造价转型发展研究

徐再成

身份证号:3711221984****7631

摘要:建筑行业朝信息化方向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建筑业的发展趋势。面对建筑业走向信息化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我国工程造价领域现存的问题,加快工程造价的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工程造价的转型升级发展可以使自身快速向智能化、精细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加快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走向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势在必行。建设后,信息技术的作用将充分发挥,配合人员良好信息素养及良好信息质量、网络环境等,能有效推动工程造价管理发展。

关键词:建筑;信息化;工程造价;发展

引言

现阶段,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建筑企业可通过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等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和高效化水平,在实现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概述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和财务管理效率,而且可以规避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良影响因素,在保证项目品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企业的项目造价成本,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市场性。市场性是指建筑型企业要想在项目招投标活动中获取承建权,就必须在竞标环节尽全力展示企业在生产经营水平、效率和价格等方面的绝对优势,以此来提高企业的中标率。这就需要造价管理部门结合企业与行业的经营数据,在合理的范围内调控企业的利润空间,制定出可行的项目造价预算,向招标单位提供合适的协议价格。为此,需要在设计、采购、施工等多个环节进行详细的核算,结合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造价预算报告。(2)单件性。由于建筑型企业在项目工程量、施工环境和施工特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为此,企业需要参考竞标项目在其复杂程度等方面的细节,确认最终可接受的协议成交价格。作为已经获取承建权的建筑施工单位,从项目开启直至竣工的漫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因为人工、材料及不可抗力因素影响造成的造价预算增加。因此,建筑型企业需要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开工进程,采取可行的调整方案,保证总体项目造价没有严重超出预估,从而保障企业的项目利润可以依照预期计划足数获得。

2建筑业信息化背景下工程造价转型发展的作用

结合当前工程造价需求,纯人工模式下的造价管理主要存在两大问题:①纯人工模式下造价管理中的信息传递等都非常依赖人工,而人工能力有限,导致信息传递等工作效率不满足当前需求,间接拖慢各环节管理工作展开,因此整体管理工作效率偏慢;②因为造价管理依赖人工,所以在人工的主观因素下容易发生管理质量问题,例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因一时疏忽忽略了某个造价项目,这将导致实际造价高于预算造价,易引发工程建造资金不足问题。除此以外,纯人工模式还存在其他问题,但这些问题在信息化建设背景下有了解决的方法,这既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所在。因此,在效率方面,信息化建设完成后工作人员能跨越时空限制进行信息传递,且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信息传递速度非常快,完全满足造价管理中信息传递的效率要求,这是人工无法做到的。在质量方面,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直观的将所有造价项目陈列出来,还能帮助人工处理复杂、庞大的信息,避免人工主观因素干扰而做出错误判断的情况发生。所以,在建筑业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工程造价转型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分析

3.1管理模式缺乏规范性

从现实来看,建筑工程一般由施工企业的造价经理与工程负责人共同负责工程项目的造价管控,由于缺乏完善、严格的管理机制,给工程造价的客观性、精准性构成很大影响。因此,设计方案在不断变更的过程中工程造价成本预算也容易与实际的施工成本发生冲突,造成造价失控。此外,一些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后期,为了加快进度,赶超工期放松了施工管理,很多资金在未严格审核的前提下就直接开始投入施工,这也是导致建筑项目施工成本管控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3.2成本核算流程不合理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能够有序推进,需要会计人员按照企业制定的工作制度来进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一项系统性、周期性的工作,相关流程较为复杂,尤其是针对规模较大、投入较多的工程项目,会计人员需要处理的数据和信息非常庞杂,很容易出现问题。我国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和支出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尽可能地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内容复杂、流程繁琐,如果会计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来操作,就会降低核算工作质量。

4建筑业信息化背景下工程造价转型发展的策略

4.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4.1.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必要举措。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打造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目前,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信息数据传输渠道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确保工程造价信息高效流通、实时共享,建筑企业有必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扩容网络带宽。提升网络传输速度,以满足建筑企业大数据量、高实时性的信息交换需求。②加大网络安全维护力度。维护网络安全是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工程造价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及数据传输安全的关键。其间,建筑企业应搭建防火墙,安装入侵检测系统,运行安全认证机制,以有效防范网络攻击、网络病毒和恶意访问。③设计稳定可靠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应满足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的规模、分布及互联互通等要求,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因此,建筑企业应合理选用树状、星状、网状等网络拓扑结构,以提高网络的容错性和可管理性,降低网络故障的影响。

4.1.2加强数据库系统建设

首先,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技术和平台。建筑企业应根据工程造价信息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技术与平台,并从数据量、性能要求和系统规模等出发,合理优化数据库配置,不断完善数据存储、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等功能。其次,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和维护机制。在数据库系统建设期间,建筑企业通常需要针对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归档与清理、数据权限管理等制定数据管理策略,建立数据库系统性能优化和维护机制,以保障数据库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最后,统一数据标准和格式。由于工程造价信息往往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系统,为实现对数据的统一管理,建筑企业需要为数据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格式。

4.2完善数据共享平台

建设数据共享平台是一个集中、安全的数据存储及共享平台,具有跨系统、跨部门共享或交换数据的功能。在完善数据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确保数据安全,保护隐私。工程造价信息通常涉及大量敏感数据,为维护数据安全,保护隐私,赢得客户信任,建筑企业可引入身份验证技术和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获得授权的员工才有访问权限。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还可应用加密传输技术来存储敏感数据,防止数据泄露或遭到恶意篡改。②建筑企业应优化和完善数据共享规则与合作机制,即通过细化数据的使用权限及共享条件,建立数据共享合作机制,促进不同部门和系统间高效协作。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可通过开展信息安全培训活动来增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精准识别、妥善应对数据安全威胁的能力。

4.3加快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

应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工程造价信息共享数据库、基于数据挖掘的工程造价指数等的开发和建设,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智能性、开放性、共享性和全过程性,如人工智能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的搭建可以考虑将BIM技术、人工智能、数学建模、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融合,设置数据采集形成、智能处理列项、全过程管理计算、技术经济分析决策、监管与反馈五大系统,能够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决策、图纸设计、招投标、工程施工、项目运营维护等各阶段的综合成本、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工期进度等要素进行智能化分析,打通全过程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实现建设项目各参与方实时协同工作。

4.4提升人员信息素养

①考虑到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处理日常事务,不能长时间暂停工作,且空余时间不定,因此建议在第一阶段培训中开展“会议集训”。会议集训就是在特定时间段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培训会议,由专业人员负责会议主持、讲解,阐明信息技术现状及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性,以提高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调动他们想要加强个人信息素养的意愿。然后既可讲解有关于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诸如现有信息系统具备哪些功能,各项功能要如何操作。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会议集训只在特定时间展开,时间短、间隔长,所以该阶段培训内容要直指要害,旨在让工作人员尽快上手,使得信息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被用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②第一阶段培训并不足以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信息素养提升到理想水平,因此还需要开展第二阶段的培训,该阶段培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建议采取“日常学习+小组讨论”模式。该模式下,培训要针对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从信息化角度出发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提出改进要求,促使他们加强日常个人学习,提高个人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然后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心得,推动个人信息素养提升。这种模式虽然会消耗较长的时间,但能让每个人按照个人时间安排进行个人学习,只要抽调出一小段时间参与集体研究即可,不断循环下,能持续性地提高个人信息素养。

4.5提高成本核算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强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效率和可靠性,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建筑企业能够实现成本核算的自动化和数字化,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基于此,首先建筑企业需要引入专门的成本信息系统,用于管理和处理成本核算相关的数据,该系统应具备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报告等功能,实现成本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其次,建筑企业要注重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传感器、自动识别技术等,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自动采集。最后,企业还可以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提高成本核算的处理能力和效率。云计算技术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弹性的计算资源,满足成本核算在不同阶段和规模下的需求。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发现隐含的成本规律和趋势,为成本控制提供更加精细化和准确的支持。

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估算、费用控制、造价咨询等活动的整个过程。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依赖人工,存在信息不透明、效率低、成本控制难度大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逐渐成为建筑企业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建筑业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工程造价转型发展意义重大,能够为建筑企业提供实时、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从而全方位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赵燃.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J].居业,2018(11):158-159.

[2]王勇.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J].河南建材,2018(5):225-227.

[3]李永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及趋势[J].智能城市,2017,3(5):240.

[4]崔景翔.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及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214-215.

[5]辛龙龙,胡海英.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及趋势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