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陆空通话用语的特性与歧义现象的处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民航陆空通话用语的特性与歧义现象的处理对策

陈向陟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那拉提、昭苏)机场  835000)

摘要:民航陆空通话用语是一种简洁、准确、快速的专业交流方式,它具有标准性、明确性和流利性的特点。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歧义现象,包括词汇和表达的多义性、上下文的歧义以及听力和发音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如建立标准化的通话指南、强化跨文化沟通技巧和发展先进的通信技术。这些对策有助于提高通话的准确性和效率,促进民航陆空交流的顺畅进行。

关键词:民航陆空;通话用语;特性;歧义现象;处理对策

引言:

民航陆空通话是一种关键的沟通方式,用于确保飞行安全和流畅的空中运输。通话用语在民航行业中具有特殊的特性和挑战,包括简洁性、标准性、准确性和流利性。然而,由于特殊环境和专业性质,民航陆空通话也面临着各种歧义现象,可能导致误解和沟通困难。本文旨在探讨民航陆空通话用语的特性和处理歧义现象的对策。首先,我们将介绍通话用语的特性,包括使用标准语法和短语、准确使用专业术语和注重速度和流利性。然后,我们将讨论歧义现象可能出现的词汇和表达的多义性、上下文的歧义以及听力和发音方面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提出应对这些挑战的对策,如建立标准化的通话指南、强化跨文化沟通技巧和发展先进的通信技术。通过深入理解民航陆空通话用语的特性和处理歧义的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沟通中的困难,确保有效、安全和高效的民航陆空交流。

1. 民航陆空通话用语的特性

1.1简洁性与标准性

民航陆空通话用语要求使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以便快速传递关键信息。在通话过程中,使用标准的语法和短语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冗长的表达可以节省时间,并降低出现误解的可能性。

1.2 准确性与明确性

准确性和明确性是民航陆空通话用语的关键要素。使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和词汇可以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词汇,而是选择精确的表述,有助于确保接收方正确理解信息的含义。

1.3 速度与流利性

民航陆空通话需要快速高效地传递信息,因此速度和流利性也是重要特性。通话双方需能够快速、流畅地交流信息,以确保飞行过程中的实时沟通。遵循特定的语音节奏和语流规范,有助于提高通话的准确性和效率。

2. 歧义现象

2.1词汇和表达的多义性

2.1.1同音异义词的处理

在民航陆空通话中,同音异义词是常见的多义性现象,容易导致歧义。为了避免误解,通话双方应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确定具体的词义。如果存在多个可能的意思,可以通过进一步澄清和确认来消除歧义。

2.1.2同义词和近义词的选择

在表达时,选择最准确的词汇对于避免歧义至关重要。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别,通话双方应根据具体语境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词汇,以确保准确传达意思。

2.2 上下文的歧义

2.2.1解析语境和相关信息

在民航陆空通话中,理解和解析语境是解决上下文歧义的关键。通话双方需要仔细分析对话中的具体语境,并结合相关的信息来推断对方的意图。这可以通过提问、求证或请求更多信息来澄清不明确的部分,以消除歧义。

2.2.2理解语言的隐含意义

语言中的隐含意义是另一种常见的歧义现象。通话双方需要注意到语言中可能存在的暗示、讽刺或修饰等隐含意义,并尝试理解其中的含义。除了字面意思,注重语气、语调和非语言因素(如肢体语言)也是理解隐含意义的重要因素。

2.3 听力和发音的问题

2.3.1耳语和噪音的干扰

在民航陆空通话中,耳语和周围噪音可能对听力造成干扰。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通话双方应尽量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进行通话,并确保语音清晰可听。如果存在噪音干扰,可以要求对方重复或提供更清晰的信息,以确保正确理解对话内容。

2.3.2发音错误和误解

准确的发音对于有效沟通至关重要。通话双方应注意正确发音,特别是使用专业术语和特定名称时。如果对方的发音不清晰或存在误解,应及时请求重复或进一步解释。此外,使用补充性的非语言信息,如手势或图表,可以辅助正确理解。

3.对策

3.1建立标准化的通话指南

3.1.1制定清晰的语言规范

建立清晰的语言规范可以帮助减少歧义和误解。制定针对民航陆空通话的专业术语和表达的统一标准,明确词义和用法,确保通话双方理解一致。这样的规范可以作为参考工具,为通话提供指导,减少歧义的发生。

3.1.2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认证

为民航陆空通话人员提供相关培训和认证是减少歧义的重要措施。培训应包括语言技巧、表达清晰度、发音准确性等方面的训练,以提升沟通的质量。认证机制也可以帮助评估和确保通话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3.2 强化跨文化沟通技巧

3.2.1关注语言和文化差异

民航陆空通话中,通话双方可能涉及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了解并关注这些差异对于减少歧义很重要。通话人员应学习和理解不同文化间的语言表达差异,例如礼貌用语、姓氏的命名顺序、称呼方式等。这种跨文化的意识可以帮助避免使用冒犯性或不合适的言辞,并促进更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3.2.2提供跨文化敏感性培训

为民航陆空通话人员提供跨文化敏感性培训可以提升他们在跨文化环境中的沟通技巧。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尊重他人的文化信仰和习俗、适应不同文化价值观等。这样的培训可以帮助通话人员更好地适应跨文化沟通环境,减少误解和歧义的发生。

3.3发展先进的通信技术

3.3.1使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利用先进的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帮助识别和理解通话内容,减少对人工干预的需求,提高通话的准确性和效率。这些技术可以将语音转化为文字,进行实时的文本分析和语义理解,从而减少由听力误解导致的歧义。通话人员可以通过查看文本来核对和确认信息,以确保正确理解对话内容。

3.3.2探索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的应用

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为通话提供更直观的沟通方式,减少语言和文化差异带来的歧义。例如,通过使用AR技术,通话人员可以在视觉上呈现航空器的相关信息,如位置、状态、操作指令等,帮助双方更清晰地理解和交流。VR技术也可以用于模拟不同语境下的通话场景,让通话人员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歧义的情况。

发展先进的通信技术,如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的应用,可以改善民航陆空通话中的歧义问题。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更准确和直观的沟通方式,增强通话的可理解性和效果,为通话人员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支持,以解决听力和发音导致的歧义挑战。

结语:

综上所述,民航陆空通话用语的特性和处理歧义现象的对策是保证通话准确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对策,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民航陆空通话中的歧义风险,提升通话质量和安全性,确保通话双方能够准确理解和传递信息。同时,持续改进和监控也是必要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通信环境和需求,提高通话的可理解性和适应性。要不断努力以改进通话质量,减少歧义现象的发生,并不断提高通话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通话的准确性,并为民航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Li Jingfeng,李景峰,Ding Songbin,等.民航陆空通话用语中歧义现象的分析及对策[C]//第七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2007.

[2] 肖凌.独词句在民航陆空通话中的调查与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4(2):3.DOI:10.3969/j.issn.1674-1374.2012.02.027.

[3] 向倩.基于深度学习的陆空通话标准用语处理与建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1.DOI:10.3969/j.issn.1672-9722.2021.03.009.

[4] 李伟.公文处理中几种常见不正确现象及其成因和对策[J].秘书工作, 2002(6):2.DOI:10.3969/j.issn.1003-9740.2002.06.020.

[5] 杨群,周凯,刘绍翰,等.针对民航陆空通话领域的中英文语种语音识别方法及系统:CN201810905662.1[P].CN108986791A[2024-01-20].

作者简介:陈向陟(1995.12),男,汉族,陕西汉中,本科,航行管制助理工程师,从事航行管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