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9
/ 2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段明

云南中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市政道路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本文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中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提高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问题

一、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路线放样及测量控制

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路基放样和测量是市政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后续施工的成果。施工人员需要深刻认识到,路线放样的质量将贯穿市政道路从设计、施工到竣工的全过程。这一阶段的操作必须具备高度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准确的路线放样是确保道路设计和建设达到预期标准的基石。在考虑到施工环境的狭窄和附近交通流量的干扰时,更需要施工人员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严密的操作流程,以确保路线放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对路基的测量控制同样至关重要。通过精确的测量,施工人员能够确保路基的高程、坡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在狭窄的作业场地中,准确的测量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避免因误差累积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强化测量控制需要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同时,施工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以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施工管理方面,建议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工具,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数据管理。这将有助于迅速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提高整体的施工管理水平。

(二)处理劣质土壤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施工团队经常会面临处理劣质土壤的挑战。这种土壤可能存在不同的问题,例如质地松散、含有有机物质、具有不稳定性或水分含量过高等。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减少可能出现的工程问题,处理劣质土壤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不同类型的劣质土壤,施工人员需要灵活运用多种处理方法。

首先,对于质地松散的土壤,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土壤加固。这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黏结剂或稳定剂来提高土壤的密实性和稳定性。这种方法有助于增强土壤的承载能力,使其更适合作为路基材料使用。黏结剂或稳定剂的选择取决于土壤的特性和所需的工程要求。其次,当土壤含有过多的有机物质时,需要考虑进行土壤改良。这可以通过添加石灰、水泥或其他合适的改良材料来减少有机物的影响,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工程性能。土壤改良不仅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还有助于提升其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对于不稳定的土壤,采取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些材料包括土工布、土工格栅等,能够增强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减少土壤的沉降和变形,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抗冲刷能力。另外,对于水分含量过高的土壤,需要采取排水措施。这可以通过提供排水系统,例如排水沟或排水管道,来有效控制土壤的水分含量,确保路基土壤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三)路基原地面清理压实控制

市政道路建设中,完成测量放样工作后的清表作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个阶段并非简单的土地清理,它直接关系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和效果。一般情况下,它涉及对填方处原有地表的表土进行清除,然后再进行填方施工。在这一关键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特别注意的质量控制技术包括几个关键要点。第一,要认真复核放样工作的准确性,检查放样和整地边界线等,确保没有错误。特别是对路段内的加宽路段放样,要进行核对防止遗漏,以免对后续施工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第二,清除路基中的根植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清除拆迁原有建筑物所剩余的残渣和不适宜用作路基的材料,以免对路基土壤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这个步骤需要细致、彻底,以确保土壤的清洁和适用性。第三,严格复测纵横断面的高程。如果出现与设计文件不符的情况应立即进行上报,并将复核结果作为计量支付的依据,及时的沟通和纠正能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最后,在进行路基填土之前,为了确保碾压施工的顺利有效进行,需要对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只有通过路基验槽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碾压作业。

二、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一)把控路基测量

在道路基础施工中,路基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测量数据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设计精度和最终施工效果。为了有效控制路基测量的质量,工程管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规范化操作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基础。测量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测量操作技能,确保每一步测量工作都符合规范和标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测量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施工现场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恶劣的天气、复杂的地形等,因此测量仪器必须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是提高数据准确性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测量仪器时,要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

在具体的测量工作中,导线、中线以及水准点的复测是关键步骤。导线的精准度直接关系到道路的线型和平整度,中线的准确性对于道路的纵断面控制至关重要,而水准点的准确度则直接影响到道路的纵横坡。因此,这些要素的复测工作尤为重要,应当严格按照国家道路施工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对市政道路水准点路线的复测设定了明确的标准,即需要符合国家道路施工的二级程序标准,并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复测时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水准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重点把握土方质控

在道路基础施工中,土方施工的质量控制是确保道路稳定性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土方施工方法通常采用分层填筑法,这种方法要求下层土石方的施工压实度达到规定标准后,方可进行上层土方填筑施工。为了确保填筑的压实度和路基的强度,施工人员需要科学地控制土方含水量。合理的土方含水量能够影响土壤的可压实性和密实度,进而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此外,在路堤施工中,对尺寸及边坡的控制也至关重要。如果路堤两侧填土宽度超过规定的30厘米,施工人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压实处理,随后再进行削坡。这个步骤有助于确保路堤边坡的稳定性和坡度的合理性,减少因边坡塌方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同时,当松土较厚时,应经过压实处理,使最小松铺厚度应大于规定的8厘米。这对于路堤的稳定性提升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土方填筑的密实程度和均匀性,进而影响整个路基的质量。在土方施工中,密实度和均匀性是两个关键的质量指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方的密实度,确保其在路基中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同时,坡度和尺寸的合理控制是防止边坡崩塌和路堤变形的重要保障措施。

(三)严格把控材料质量

在道路路基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填料、石料、沥青等。这些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安全性。因此,严格把控材料的来源、规格以及质量标准是确保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一环。其次,对于材料的检测和评估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施工前,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道路工程的要求。这可能涉及到材料的物理特性测试、化学成分分析、抗压强度检测等一系列严格的检测流程,以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此外,要确保材料的施工使用符合规范和要求。在实际施工中,操作人员需要按照标准操作流程,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量、混合比例和施工方法,确保材料能够充分发挥其设计性能,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浪费和损耗。

结语

在未来的市政道路工程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新技术的应用,如无人机测量、智能施工设备等,以提高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有信心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城市交通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新华.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若干技术问题浅谈[J].门窗, 2021(009).

[2]郝一阳.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若干技术问题[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2(3).

[3]周文杰.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若干技术问题研究[J].中华传奇, 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