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痹的临床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痹的临床应用观察

王艳,通讯作者:冷文明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100

【摘要】目的:探究针刺联合中药对肝肾亏虚型膝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9月至次年8月间的120例肝肾亏虚型膝痹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以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的观察组(60例)与常规西药治疗的对比组(60例),将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关节炎症因子水平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高于对比组,关节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比组,呈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能够实现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关节炎因子水平,实现最终的治疗目的,可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刺中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痹

肝肾亏虚型膝痹主要为受先天不足或后天未重视养护导致劳损过度、病症时间久未得到治疗以及外感风寒湿邪等因素引发[1],对膝关节功能产生影响出现关节疼痛、酸软无力等表现。临床上对该类膝关节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暂时性维持效果但无法进行根除治疗。而据相关中医疾病记载了解到,将针刺与中药联合使用[2],能够穴位针刺刺激相关膝关节神经的活动,再通过中药引导与治疗实现疏通经络控制关节炎症因子发展等效果,实现最终的治疗目的。为详细了解该方法的治疗效果,以下研究中将针刺联合中药对肝肾亏虚型膝痹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间的120例肝肾亏虚型膝痹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观察组-60例,男女-32:28例,年龄56-79岁,平均(67.52±3.24)岁,病程2-3年,平均(2.56±0.31)年。对比组-60例,男女-36:24例,年龄59-72岁,平均(65.59±3.31)岁,病程3-5年,平均(4.26±0.39)年。无中途退出者;无精神疾病;无恶性肿瘤患者;无血液凝固障碍;无免疫性病症;均为肝肾亏虚患者;已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此次研究目的并征求其同意参加此次研究;伦理委员会已批准;两组基础资料差异为P>0.05。

1.2方法

对比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予以患者三七伤药胶囊(广西玉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19980087)每天三次每次三粒,与能够滋补肝肾的仙灵骨葆胶囊(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337),每天两次每次三笠,两种药物均服用治疗3周,告知患者三周后到医院进行复查,依据最终检查结果调整药物服用剂量或治疗方案。

观察组:实施针刺联合中药治疗:(1)针刺治疗,使用消毒棉签对内外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补合谷、曲池等穴位使用一次性针刺针进行直刺治疗,将针刺针针尖向穴位倾刺到达穴位正中后采用导气手法强化针感,直至患者得气后,将针柄与电针仪连接,依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相应电流度,效果以患者肌肉呈现轻度收缩情况最好,实施每天一次每次30min的治疗,连续治疗两周时间。(2)中药治疗,药方中包含淫羊藿、肉苁蓉、补骨脂、川牛膝、甘草、延胡索各10g,当归、白芍、丹参各15g,黄芪20g,加水煎煮后放温分为两份于早晚两次服用,每天一剂共服用治疗四周。

1.3观察指标

(1)膝关节功能对比,包括活动伸缩能力、承重支撑能力、稳定性、缓冲能力。

(2)治疗后关节炎症因子水平,包含IL-1β、IL-6、TNF-α。

1.4统计学方法

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实施t值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借助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膝关节功能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比组,呈P<0.05,附表1。

膝关节功能比较

组别

例数

活动伸缩能力

承重支撑能力

稳定性

缓冲能力

观察组

60

91.56±5.23

90.48±5.13

90.76±5.24

91.47±5.42

对比组

60

84.62±5.36

86.21±5.38

82.72±5.36

86.72±5.33

t

7.178

4.449

8.308

4.840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关节炎症因子水平

观察组关节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比组,呈P<0.05,如表2。

关节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组别

例数

IL-1β(ng/mL)

IL-6(ng/mL)

TNF-α(ng/mL)

观察组

60

91.56±5.23

90.48±5.13

90.76±5.24

对比组

60

84.62±5.36

86.21±5.38

82.72±5.36

t

7.178

4.449

8.308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膝关节性疾病是老年疾病中的常见多发性骨质关节疾病[3],发病后患者的生活行动能力及膝关节功能等均会受到严重影响,临床上常采用西药治疗对相应炎症因子进行控制进而实现治疗干预效果,但该方法无法有效实现对病症的有效控制,甚至产生其他副作用。而中医中认为该病症为肝肾亏虚型膝痹,对主要因患者年龄增加肝肾等脏器功能的下降,易受风寒湿邪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最终诱发关节炎等疾病,中医治疗中可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方式,对相应关节穴位进行针刺,促进膝关节附近神经组织的运作外加服用中药调理

[4],将体内的风寒湿邪外出体外为膝关节补充相应营养物质,活血化瘀舒筋益肝,从而实现治疗效果。对上述治疗比较结果进行总结阐述,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比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比组,呈P<0.05;充分展示了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方法对该病症的治疗效果,能够疏通经络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通过药物成分抑制并降低关节炎症因子的生长,实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中药对肝肾亏虚型膝痹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于相关疾病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家鑫,王江,胡昌芸,赵农云.补益肝肾针刺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08):110-111.

[2]方源,李学飞,沈高波,李振,吴连国,崔龙慷.骨痹饮联合西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22,57(03):219-220.

[3]贝丹.独活寄生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洗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05):107-109.

[4]常茹,陈美丽,何文智,戴舒,刘华彤.龟甲胶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21,17(10):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