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儿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性分析及应对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矮小症儿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性分析及应对策略探析

方盛敏、尤强、何锐、史昕玉、牛芸芸、李清、刘芳圆、杨四荣

富源县中医院 富源县幼儿园 云南省富源县  655500

摘要目的:对矮小症儿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详细分析,并给出措施应对。方法: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选择到医院诊治的45例矮小症患儿(研究组)和同时间段内到医院健康体检的45例身高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分。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比较,研究组数值和对照组比较提高,组间数值为P<0.05。结论:矮小症患儿的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关,临床需要给予关注,给出应对策略,保证患儿生活质量提升。

关键词矮小症儿童健康生活质量社会适应能力

矮小症疾病使儿童的生长发育发生障碍,该疾病发生机制复杂,疾病的产生和内分泌、遗传、睡眠质量有关,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矮小症在临床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认知功能降低、社会障碍等,无法使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加上矮小症的患儿年龄小,很容易发生不良心理,如果干预不及时,也会使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受到影响[1]。因此,分析矮小症儿童健康的生活质量、社会适应能力,并给出应对策略十分关键。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对90例矮小症患儿对比分析,经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比较,组别比较如下所示:

对照组:男性和女性数量分别为20例和25例。年龄范围为1-15岁,平均(8.45±0.52)岁。身高80-130厘米,平均(100.45±0.45)厘米,体重(20-60)公斤,平均(40.24±0.35)公斤。

研究组:男性为22例,女性为23例。年龄范围为2-15岁,平均(8.44±0.51)岁。身高83-130厘米,平均(100.46±0.42)厘米,体重(20-64)公斤,平均(40.25±0.37)公斤。

纳入标准:患儿诊断均为矮小;患儿的沟通正常;患儿和家属知情且认可。

排除标准:超重儿童或者肥胖儿童;肿瘤疾病患儿、血液疾病患儿;心理障碍患儿。

以上资料比较的意义不存在,为P>0.05。

1.2方法

儿童在家属的陪伴下完成调查。(1)为了对儿童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需要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通用量表,分析内容为学校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生理功能,内容分值设定为92分,随着分值的增加,则代表儿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提升。(2)在对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估中,主要应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判定指标为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随着分值的增加,则代表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

1.3 统计学分析

经SPSS27.0软件进行各个指标的对比分析,研究数据结果是否符合统计学差异性。其中各个数值表示为(x±s)和%形式,分别实现t数值检验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表1,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的意义显著,为P<0.05。

表1 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n

学校功能

情感功能

社交功能

生理功能

研究组

45

80.13±2.34

78.43±2.45

88.32±0.45

83.32±0.23

对照组

45

63.56±2.35

70.31±1.23

73.45±0.32

76.34±0.36

T值

33.5174

19.8695

180.6502

109.6050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社会适应能力评分

表2,组间数值比较为P<0.05。

表2 社会适应能力评分(

组别

n

独立功能因子

认知功能因子

社会/自制因子

研究组

45

56.75±4.73

50.74±4.23

100.34±7.43

对照组

45

47.67±4.24

42.35±5.64

90.42±4.57

T值

9.5889

7.9832

7.6288

P值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矮小症属于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疾病发生复杂,是因为患儿出现生长激素缺乏、宫内发育迟缓等症状。矮小症患者在临床上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无法保证人际关系,影响未来发展[2]。矮小症疾病也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等,导致患者的身体情况受到影响[3]

矮小症患儿由于体格发育情况存在异常,容易受外部歧视,无法保证自信心,临床很容易表现为自卑心理。所以,临床需要对矮小症患儿的心理、生理变化情况详细分析,明确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社会适应能力等,尽早给出应对策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需要掌握患儿的情绪变化、社交能力、满意度情况等,加强问题的详细分析[4]。本研究分析,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为P<0.05。说明父母需要重点关注患儿的心理情况,并加强干预。社会适应能力是患儿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主要技能,但矮小症患儿由于自身存在缺陷,心灵比较脆弱,对外界变化应对薄弱,对社会适应能力影响较大。因此幼儿保健就非常重要:

①幼儿入园以后,保健医生必须根据幼儿入园体检评估筛查出可疑幼儿,并建议家长带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②幼儿园及家长必须配合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正确的干预,避免幼儿耽误治疗:

③幼儿园在加强营养的同时还要在体格锻炼方面加以引导,提高幼儿免疫力,减少疫病影响。

本研究分析,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比较意义显著(P<0.05)。证明社会适应能力与患儿自身的影响。矮小症患儿不仅要给予关注,还需要与其相互沟通,充分掌握患儿的心理需求,以促使患儿身心健康发展[5]

综上了解,矮小症患儿的生活质量与适应能力相关性明显,需要充分掌握患儿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在期间给予积极指导,促使患儿生活质量改善,保证患儿的各个方面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会娟,张业平,黄燕,等. 矮小症儿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家庭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4):2705-2708,2752.

[2] 弓雪茹. 2015~2017年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矮小症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现状调查[J]. 预防医学论坛,2018,24(5):383-385.

[3] 罗大佳,刘敏,于晓玲,等. 家庭功能对矮小症患儿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7):2124-2127.

[4] 刘慧敏,潘稽,瞿秋萍. "云课堂"互动家庭功能干预对矮小症患儿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3):1-4.

[5] 段利侠,李婷,牛忠鹏. 认知行为疗法在矮小症儿童治疗中的应用及对儿童SDS、SAS评分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11):2638-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