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效果评价

周金秋  陈彬冰  董京京  张紫娥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五集团军医院 骨科  671003

【摘要】 目的 分析围术期优质护理在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本院在2021年9月-2023年8月间收治的50例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随机分组,各有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优质护理的应用,使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降低了疼痛程度,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

【关键词】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颈椎病是指颈椎结构损伤或退行性改变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头痛、手臂无力等[1]。如果颈椎病导致神经根受压或受损,还会引起手臂无力、麻木或刺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手部功能。临床上经常应用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这种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会使患者受到较小的损伤,疗效显著。但是这也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式,有研究表明,在围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恢复效果提高,改善预后情况[2]。因此,本研究针对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患者,进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并分析具体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本院在2021年9月-2023年8月间收治的50例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随机分组,各有25例。观察组,男女比14:11,年龄26-58岁,平均(42.65±2.51)岁。对照组,男女比15:10,年龄25-59岁,平均(42.39±2.44)岁。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将手术各个时期的注意事项进行告知,并对患者的饮食、康复锻炼、运动等进行干预。

观察组行围术期优质护理。(1)术前。入院后为患者安排好床位,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将病房的环境进行调整,使患者的舒适度增加。提前讲解手术的相关指标和基本流程,提前做好手术准备,做好术前检查。如果患者的心理压力过大,要第一时间应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根据患者的喜好或者是专业的心理疏导,使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得到显著的改善。使患者的治疗信心显著提高,配合手术开展,使手术顺利进行。(2)术中。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并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消除其紧张心理。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吸氧、心电监护、静脉通道建立等常规工作,从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器械的传递。严密观察患者的状态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告知,保证患者的安全。(3)术后。①饮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身体感觉,关注疼痛情况。在禁食两小时后,可以指导患者食用一些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等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降低便秘的发病率。②锻炼。术后评估患者的症状,如果恢复情况较好,可以让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床上锻炼,例如缓慢转头等。每天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锻炼,并逐渐的增加锻炼的强度。术后第三周可以进行轻度颈部肌肉锻炼,例如颈部肌肉抗组运动,第四周可以增加锻炼的强度,颈部伸展运动、侧屈等。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护理质量。以患者满意度评估,非常满意:分数>90分,满意:分数70-90分,不满意:分数<7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3.2 比较疼痛、自理能力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Barthel指数评估,分数与疼痛评分成反比,与自理能力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24.0软件处理。(±s)、n(%)为计量、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护理质量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比较护理质量[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25

10

14

1

24(96.00)

对照组

25

8

11

6

19(76.00)

X2

/

/

/

/

4.153

P

/

/

/

/

0.042

2.2 比较疼痛程度和自理能力

观察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比较疼痛程度和自理能力(±s,分)

组别

例数

VAS评分

Barthel指数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5

3.62±1.62

1.34±0.51

51.62±3.24

78.62±2.54

对照组

25

3.47±1.59

1.84±0.65

51.73±3.55

75.93±2.66

t

/

0.330

3.026

0.114

3.657

P

/

0.743

0.004

0.909

0.001

3 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由于颈椎受到长时间的压力或过度使用而引起。根据统计数据,颈椎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姿势,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3]。常见的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肩部疼痛、头痛、手臂麻木等。这些症状会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通过一个小的切口就可以完成手术,减少了对患者其余组织的创伤[4]。患者可以在较为清醒的情况下进行手术,这样患者可以告知医生自身的感受。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方式,可以使术后的恢复速度加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情况改善,效果显著。

围术期优质护理属于一种较为新型的护理方案,是指在患者进行手术的前、中、后均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以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隔离需求[5]。在手术前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的紧张情绪降低,并做好准备工作,使手术的开展更加顺利。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护理人员严密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使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到缓解。术后针对患者的饮食、康复锻炼等方面进行干预,使患者的恢复速度加快,显著的改善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6]。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护理后患者的疼痛降低,护理满意度提高。这一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围术期优质护理实施的优势,不仅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还使手术的顺利进行得到了良好的保证。

综上所述,围术期优质护理的应用,使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降低了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石艳.中医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31):120-122.

[2]邢丰娟.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围术期系统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的对比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3,29(1):174-177.

[3]张玉玲,韩茜,张晨.延续性护理对经皮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加神经根减压术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4):40-42.

[4]张永筠,张叶,颜叶,罗圆花.细节管理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12):33-35.

[5]陈胜燕,韩秀英,李月荣.精准护理理论引导下的快速康复护理对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2):156-159.

[6]曾莉莉,魏彩虹.快速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6):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