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中医外治法联合使用干预视神经萎缩69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多项中医外治法联合使用干预视神经萎缩69例

罗平  廖若夷通讯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410007

摘要应用多项中医外治法联合干预视神经萎缩患者的治疗,通过针灸、拔罐、刮痧、耳穴等手段,对从2022年4月-2023年3月的在我病区的住院病历69例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指标视力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干预后有较好的疗效。结论是进一步加强整体观、辨证论治、辨证施护,进一步研究此类方法更好地提高疗效。

关键词:针灸  拔罐  刮痧  耳穴  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是指视神经退行性病变而致的视盘颜色变淡或苍白。临床上习惯性将所有视盘颜色变淡均称为视神经萎缩。病变视神经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神经节细胞及轴突广泛损害,最终神经纤维消失,胶质增生。临床表现以视功能损害及眼底视盘颜色改变为主【1】。我科自80年代就采取了综合治疗从而改善了部分患者的视功能。受到了社会及广大患者的关注2。近年来我科从不同单项的干预措施到不同的联合措施组合进行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观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收集我科从2022年4月1日-2023年3月31日的在我病区的住院病历69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从2022年4月-2023年3月的在我病区的住院病历69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男41例,女28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5年。其中辨证为肝郁气滞证20例,肝肾阴虚证24例,气滞血瘀证8例,脾虚气弱证7例,气血两虚10例。观察69例,134只眼,(另4只无光感,不纳入)。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⑴单眼或双眼视力逐渐下降,直至不辨人物,甚至不分明暗,而外眼轮廓无异常;⑵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色淡或苍白,边界清楚或模糊;⑶视野检查中心暗点或视野缺损;⑷瞳孔直接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⑸色觉减退先红后绿;⑹VEP检查振幅和波峰延时有助于诊断。

2.治疗方法

管床医生通过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及根据不同辨证给予汤剂的同时,给予针灸、刮痧、耳穴、拔罐等治疗;针刺由科内医师专人给予针灸,取穴睛明、阳白、承泣、神庭、太阳穴、四神聪等;刮痧选右尺泽、左神门加头部;拔罐选督脉、膀胱经、肝经等、耳穴选神门、肾、肝、脾、枕、眼等;以上是基本穴位的选穴和部位,必要时根据辨证进行加减穴位和部位,如耳尖、肝阳、三焦等。

3.疗效观察

3.1评价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评价标准,结合视力、视野情况来分析。具体为:视力恢复1.0以上,或在原视力基础上提高5行以上;或者0.01以下,提高到0.2,视野扩大25度以上判为基本治愈;视力提高3行以上,或由原视力提高10倍以上,视野扩大15度以上判显效;视力稍有提高,但不及显效判有效,治疗前后无变化的判无效,同一患者以单眼视力提高为判定。

3.2治疗结果

⑴治疗前后的效果判定如下表:

基本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例数

例数

占比

例数

占比

例数

占比

例数

占比

69

6

8.7

43

62.3

14

20.3

6

8.7

⑵临床疗效

计算方法: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治愈率例数)/总例数;

显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

患者每次住院平均时间13.01天,有效例数占比有91.3%,显效例数占比71.0%。

⑶安全性评价

针灸、刮痧、耳穴等治疗未出现安全事件,拔罐有2例出现了皮肤烫伤,有水泡样改变,经抽出水泡,无菌纱布覆盖换药,皮肤均恢复。

4典型案例

    09床,XXX,住院号:630498,男,33岁,因双眼视力下降3年余于2023219日入住我科症见:双奄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左眼视野中央视物遮挡,右眼颞上方视物遮挡。舌红,苔白,脉弦细。双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KP无,前房深,Tyndallsign(-),虹膜纹理清,瞳孔圆形,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双晶状体在位,呈皮质型混浊,核颜色透明,双眼底可见,视乳头界清,色苍白,C/D0.9,视网膜平伏,黄斑中心凹反光不清。查阅患者病历:患者分别于2022518日右眼 0.02  左眼0.01202268日右眼 0.05  左眼0.04 20221016日右眼 0.02  左眼0.022022116日右眼0.2左眼0.052023219日右眼 0.2-1左眼0.04,2023317日右眼0.8  左眼0.08

通过OCT监测的前后对比,如图片:

F:\欧阳小辉的图\微信图片_20230318164240.jpg

F:\欧阳小辉的图\微信图片_20230318164309.jpg

5讨论

   在应用多项外治法联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过程中,有较典型的案例出现,如颅咽管瘤术后患者降至双眼光感进行干预后,视力恢复至加镜Vod1.0,Vos1.2;并跟踪随诊视力能保持在双眼加镜0.8。

针灸,取穴睛明阳白、承泣、神庭、太阳穴、四神聪等,均是眼周穴位,疏通经络为眼部供氧血运、祛邪外出的目的。拔罐选督脉、膀胱经、肝经等。督脉上通脑海,下达尾宮,循行于人体背部正中线,为阳经之海。激发人体阳气,促进气血运行

3。《内经》曰:“阳气者,柔则养筋,精则养神”,故拔罐时刺激足太阳膀胱经培育阴精,濡养筋脉。在拔罐时肝经轻取章门,是脾的募穴,八会穴之脏会,调和五脏。耳穴的选取神门、肾、肝、脾、枕、眼等;对眼部综合调理4

我科注重整体观、辨证论治、辨证施护,注重通过外治法对经络的疏通以及阴阳气血的调和以及饮食、情绪、睡眠的管理。即肝卧则得血,肝得血,目方可视。故拔罐、刮痧、耳穴、针灸等联合应用使得病人从神到形,整体得到调养,方有这段时间的疗效显现。但具体的理论阐述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需要更大更多的投入和案例佐证。如果有累计效应,这将是我们在今后的治疗和护理中应该加强的方面。

【1】段俊国,主编,中西医结合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2014.7

【2】罗平,青盲(视神经萎缩)气滞血瘀型的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24)137.

【3】罗平,单次耳穴压豆对青光眼眼压的影响观察[J],健康管理,2022,05,64-66

【4】罗平,耳穴压豆联合眼三针对青光眼患者的昼夜眼压波动及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9),1833-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