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在肠造口黏膜旁感染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创新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在肠造口黏膜旁感染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刁品君

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院区门诊部  江苏省  南京市  210002

【摘要】:目的探讨创新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在肠造口黏膜旁感染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10~2022.01期间收治的肠造口黏膜旁感染的80例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创新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肠造口黏膜旁感染伤口护理中采用创新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创新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肠造口黏膜旁感染;伤口护理;

    肠造口是目前直肠癌及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方式。但引起的并发症是患者及医护人员面临的棘手问题,它不仅影响术后恢复时间,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有些造口患者进行手术时,因病情或手术器械、取病理需要,在腹壁上开口过大,形成造口旁伤口,常用不可吸收缝线缝合,造口旁的伤口易发生感染,多由于皮下组织发生脂肪液化、导致积液过多,引流不畅,发生感染[2-3]。本研究探讨创新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在肠造口黏膜旁感染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10~2022.01期间收治的肠造口黏膜旁感染的80例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7~57岁,平均年龄47.21±1.23岁);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7.54±0.46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且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创新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具体内容如下:①常规清创,用注射器吸取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创面,彻底清除坏死组织。②观察伤口,根据伤口的大小和形状选择不同规格的VSD引流材料并进行修整。若伤口直径>5cm,在伤口边缘采用间断缝合,将自制的带多个侧孔的消毒引流管一端置于VSD引流材料中,然后将VSD引流材料放入将伤口完全覆盖创面;如果较深,不要留死角。清洁并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半透膜封闭伤口。将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至中央负压。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负压,持续进行负压吸引,直至敷料为止。触碰后会收缩变硬,并有液体流出。注意患者的耐受性。若负压值过大引起疼痛,可适当降低负压。治疗过程中需动态观察患者伤口、引流管及引流液情况,保证伤口血液循环顺畅。如无特殊情况,5至7天后更换材料。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由专科护理、病情观察、安全于健康教育方面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详细内容见表1.

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n,x±s

组别

例数

专科护理

病情观察

安全与健康教育

观察组

40

(73.34±0.97)

(82.29±6.33)

(87.34±2.54)

对照组

40

(57.07±3.22)

(67.31±4.42)

(71.39±3.63)

t

-

9.672

10.011

8.732

P

-

0.003

0.001

0.024

3讨论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创伤的发生率日渐提高,一些重度污染创面和感染创面更是外科创面治疗所面临的重大挑战[3]。对于外伤导致皮肤大面积缺损的患者,脱套伤,大面积压疮或者溃疡等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是伤口清创,冲洗,封闭负压引流,待创面无感染,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进行植皮治疗,然后进行冲洗和封闭负压引流,以保持创面清洁并促进愈合[4-5]。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创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而植皮治疗作为一种更加有效和快速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复杂创面治疗的首选。

    创新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能够通过负压吸引装置持续或间断负压吸引,使创面保持密闭,有效阻止外界细菌感染伤口[6]。通过主动吸引及时去除感染性组织积液、坏死组织及细菌等,减少创面细菌,促进创面愈合。并降低开放性创面周围压力,刺激局部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渗出物,抗感染,加速创面的愈合等作用。可用于多种创面的治疗,目前在手外科应用广泛,对各种创面的愈合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7-8]。但该操作需要由专业的医生在无菌环境下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患者不可自己随意打开敷料查看创面,以免诱发感染。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意义(

p<0.05)。

   综上所述,在肠造口黏膜旁感染伤口护理中采用创新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冯月沂,袁一平.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普外科术后并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和护理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02):13-16.

[2]唐天生,陈兴爱,谭显春,何芳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银离子冲洗在治疗感染创面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8):50-51,54.

[3]富微.不同护理模式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中的辅助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1,7(16):17-18.

[4]梁增章.创面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骨折术后伤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22,30(12):4.

[5]李舒.自制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四肢骨折感染伤口的应用和护理[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45(04):379-380.

[6]罗苑植,梁月英,李力丛.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造口袋在腹部切口感染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1,25(22):74-76.

[7]谭德文,张帆,刘正勇,等.肠梗阻导管肠内封堵同步联合持续负压引流治疗高位高流量肠外瘘一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0,35(07):19-27.

[8]魏玲.自制简易密闭负压引流联合局部氧疗在肠造口术后合并肠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22,36(04):73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