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血脂指标及IMT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血脂指标及IMT的影响

刘俏含

富锦市中心医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6100

摘要】 目的 分析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血脂指标及IMT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门诊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接受二甲双胍、卡托普利及利拉鲁肽联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及IMT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基础上应用利拉鲁肽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血糖、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关键词】 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IMT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liraglutide on hypoglycemic effect, lipid index and IM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reatmen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captopril,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captopril and liraglutide.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blood glucos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lipid and IMT valu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Liraglutide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captopril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 Key words 】 Liraglutide; Type 2 diabetes; Blood Sugar; Blood lipid; IMT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通常发生在中年和老年人身上,但在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发病人群逐渐趋向年轻化【1】。该疾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和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也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2】。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来控制血糖水平。为此,本文选择我院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2022年1月-2022年12月接收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男女人数比例为18:12,年龄区间41至65岁,平均年龄值为(48.04±4.85)岁。对照组男女人数比例为17:13,年龄区间42至66岁,平均年龄值为(49.11±4.94)岁。两组间治疗的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每次250mg,每天服用3次;卡托普利片,口服,每次服用25mg,每天服用3次

观察组接受二甲双胍、卡托普利及利拉鲁肽联合治疗,二甲双胍及卡托普利服用方式同对照组一致,利拉鲁肽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治疗第一天,取利拉鲁肽注射液0.6mg,行皮下注射操作,每天注射一次。然后,在7天之内逐渐增加每次给药量,直到次注射剂量达到1.2mg时停止增加给药量。密切关注血糖水平,如果治疗30d血糖控制水平未达标,应将次给药量增加到1.8mg,依旧遵循每天注射一次的标准。

全部患者均给予3个月的持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血糖水平。(2)对比两组血脂及IMT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对比数据。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血糖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变化较对照更为显著(P<0.05)。详细情况请参照表格1。

表1  对比两组血糖水平(  ±s,)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mmol/L)

餐后 2 h 血糖
(m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0

12.43±2.95

6.11±1.04

14.76±3.39

8.18±2.09

对照组

30

12.50±2.99

7.87±1.61

14.79±3.41

10.15±2.14

t

0.091

5.029

0.034

3.607

P

0.928

0.000

0.973

0.001

2.2 对比两组血脂及IMT水平

通过表格2的数据可以发现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改善情况及IM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对比两组血脂及IMT水平( ±s,)

组别

例数

总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2.75±0.64

2.01±0.48

6.63±1.28

4.09±0.82

4.12±0.71

2.41±0.52

观察组

30

2.78±0.66

2.49±0.65

6.61±1.25

5.79±1.16

4.15±0.73

3.83±0.62

t

0.178

3.254

0.061

6.555

0.161

9.612

P

0.859

0.002

0.951

0.000

0.872

0.000

组别

例数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IMT(mm)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1.26±0.35

1.49±0.49

1.22±0.32

0.81±0.11

观察组

30

1.24±0.33

1.22±0.36

1.25±0.35

1.18±0.20

t

0.228

2.432

0.346

8.879

P

0.821

0.018

0.730

0.000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控制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与医生紧密合作,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注意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发生。利拉鲁肽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3】。其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的表达和活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关于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它的有效性【4】。利拉鲁肽能够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改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其他降糖药物相比,利拉鲁肽在降低HbA1c的效果更为显著,尤其是对于那些无法通过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的患者。此外,利拉鲁肽还对血脂指标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利拉鲁肽能够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这种影响可能与利拉鲁肽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促进脂肪酸氧化有关【5】。此外,利拉鲁肽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也值得关注。IMT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增厚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次研究发现,利拉鲁肽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IMT,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作为一种胰岛素增敏剂,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血脂指标,并对颈动脉IMT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具体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实践进行评估和监测。

参考文献
  [1]刘英,陈欣,江霞.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10):83-84.
  [2]郭雯,李芳,陈频,等.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用利拉鲁肽与甘精胰岛素26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2):1086-1091.
  [3]陈刚.艾塞那肽治疗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32 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5):150-151.
  [4]陈珊珊,程慧茹,闫寒冰.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糖和体重的控制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7):112-113.
  [5]奚悦.利拉鲁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疗效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8):3339-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