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润物无声——"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研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不忘初心,润物无声——"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研讨

刘青

山东 滕州市界河镇界河中学 277531

摘要:“双减”政策背景下,为响应政策号召,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各阶段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开展积极“减负”,以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作业布置更加合理为总体目标,不仅对一线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进了初中班主任角色的转变。基于此,本文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出发,分析“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旨在为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班主任管理

前言:与一线教师不同,班主任的工作更加繁杂,不仅是素质教育践行的关键载体,传递知识的园丁,也承担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责任。从实际工作来看,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因此,“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班主任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强管理,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提升管理工作质量。

1.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班主任管理观念较为滞后

“双减”政策背景下,不论是一线教师还是班主任,都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统教育模式中优秀的部分,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良,适应当下学生需求,不断提升班级管理质量。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部分初中班主任仍采用传统管理方式,管理方式较为滞后,导致学生在学校存在较大束缚,再加上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部分学生较为叛逆,较为严格的约束往往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

1.2班主任管理方式不够科学

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管理手段的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再加上当前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大多数班主任采取的班级管理方式不够科学,并未从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也没有考虑学生的真实诉求。同时,存在部分班主任管理方式过柔或过硬的现象存在。此外,大多数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只关注学生整体情况,并未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部分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使得管理工作开展缺乏科学性,不利于学生发展。

1.3班主任与学生间的沟通不够

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大多数班主任都更加注重学生管理,导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意见,导致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存在沟通不够的情况。为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管理工作实效,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等方面的不同需求,结合初中生特点来进行解决。

2.“双减”政策背景下优化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

2.1更新教育观念

实施教育过程中,班主任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做好教育观念的更新,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将更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去,有针对性解决管理问题。“双减”政策背景下,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减负,提升学生综合学习效率,还学生一个美好童年[2]。从传统教学观念来看,教师和学生都认为采用大量的课后作业或者校外辅导的方式,对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有非常好的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题海战术并未达到想象中的效果。为响应政策号召,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班主任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知快乐,引导学生爱上学习。因此,在教育环节,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2.2革新班级管理方式

“双减”政策背景下,针对班级管理不科学的问题,建议初中班主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诉求,采用刚柔并济的方式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管理方式中的“刚”,需要教师在面对班级规则、学校规章制服方面问题时不退让,引导学生养成规则意识;管理方式中的“柔”,需要教师结合初中生自身特点,例如年龄阶段特点、心理特点以及认知发展规律特点等,在班级活动中渗透班级管理、教育意图。比如,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班主任可以与科任教师合作开展“我来当教师”系列活动,选取本学科学习水平较高或课代表担当“教师”角色,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与其他学生一起采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梳理知识点、制定复习计划等,科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将学生引导正确发展方向即可,班主任则作为协调者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来,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

2.3用心与学生沟通

沟通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3]。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除了同学外最亲近的人,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于提升初中班级管理工作质量有非常好的效用。针对当前班主任与学生间沟通不够的情况,一方面,班主任要意识到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采用差异化方式来开展沟通。例如,针对性格较为内向、出现叛逆心理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充分依托互联网,降低学生心理抵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被认可,获得信任感和尊重感,同时可以依托互联网匿名功能,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共同努力,提升班级管理工作质量。针对性格较为开朗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采用面对面的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也可以向学生了解班级情况,在了解班级情况基础上,及时发展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相关意见,促进学生发展。

结语:可见,“双减”政策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在逐渐发生转变,需要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更新教育观念、革新班级管理方式、用心与学生沟通等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不忘初心,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丁生昌.不忘初心,润物无声--"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研讨[J].学周刊, 2022(35):175-177.

[2]刘京翠,赵福江."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对全国16,166名班主任的问卷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 2022(8):10.

[3]王慧芳."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学周刊, 2023(18):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