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与临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与临床治疗分析

沈秋月夏昌春通讯作者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0005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与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7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入院急救,研究组选择院前急救。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急救效果更好(P<0.05);研究组的GCS评分更好(P<0.0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使用院前急救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减少救治时间,使患者尽快苏醒,提高GCS评分和抢救成功率,减少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临床治疗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属于非常常见的急诊科急症,主要发生在冬天室内选择煤炭或者木炭取暖,以及在浴室选择燃气热水器进行洗澡,导致气体泄漏。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主要脏器由于缺氧造成的严重损伤和缺氧性脑损伤等,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就容易对机体的生命产生威胁。就该类病症院前急救的临床角度而言,我院也不断提高院前急救的整体水平,通过持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临床急救体系,可以把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死亡率去维持在一个最低的水平[1]。我院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治疗期间,通过院前急救进行干预,现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76例,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平均(39.7±2.6)岁。研究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18~63岁,平均(38.7±3.2)岁。且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入院急救,选择平卧位,清理呼吸道的阻塞物质,用面罩吸氧,选择地塞米松及维生素C等进行药物注射。

研究组:选择院前急救,由120的医生随着急救车进行出诊,并联系家属,去了解患者情况,提醒其隔离有毒物质,转移到通风位置。在到达目的地之后,马上检查其基本的生命体征,确定是否出现呼吸道堵塞及活动障碍等情况,根据具体病情予以紧急救治,对出现呼吸道阻塞的患者予以积极处理,确保正常通气,并予以吸氧处理;使用纳洛酮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剂量是0.8mg,和5%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并提前向院内介绍机体的具体病情,并及时通知院内医生开展急诊准备。

1.3观察指标

比较救治效果

比较格拉斯哥昏迷(GCS)的评分情况,GCS评分越高,说明恢复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2.0做分析,其中计数行X2(%)检验,计量行t检测检验, P<0.05,有显著差异。

2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急救效果更好(P<0.05),见表1。

表1  急救指标对比(x -±s, n(%))

组别

例数

苏醒时间(h)

急诊处理时间(min)

住院时间(d)

抢救成功率(%)

对照组

38

7.28±1.12

93.55±10.75

5.78±0.25

30(78.9)

研究组

38

4.21±1.04

70.84±10.24

3.64±0.23

36(94.7)

T/X2

/

11.112

10.324

11.784

5.023

P

/

<0.05

<0.05

<0.05

<0.05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GCS评分更好(P < 0.05),见表2.

表2  GCS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h

治疗后3h

治疗后6h

对照组

38

5.8±0.4

6.1±0.3

6.3±0.6

6.5±0.4

研究组

38

5.6±0.3

6.7±0.4

8.1±0.5

10.8±0.5

T

/

1.029

4.357

7.564

10.758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一氧化碳在进入机体里面后会造成各组织出现缺氧情况,特别是脑、心等比较重要的器官,增加迟发性脑病以及神经损伤等相关并发症的整体发生率,为了防止该病对机体脏器产生损害并威胁生命安全,所以就要进行有效抢救,临床治疗的目的就是促进一氧化碳尽快从体内排出,改善其对组织所起到的毒性作用,来有效纠正缺氧状态[2]

院前急救对于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显著明显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所以,不管是家属或者医护人员都要进行足够重视。因为院前急救时间愈早,中毒症状就会愈快改善,死亡率和致残率就会愈低。在对该病患者急救期间,要按照早发现、早脱离以及早给氧的三大原则。而且,在急救期间,急救人员需要一直保持镇定,并仔细观察,准确操作,保证急救工作可以有条不紊进行[3]。纳洛酮属于阿片类受体的相关拮抗剂,可以对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机体大脑损伤实现阻断,并提高整体的脑血流量和灌注量,减轻偏瘫及昏迷等临床症状。而且在用药后,可以特异性的和心脑等位置里面的阿片类物质相结合,防止这类物质去抑制机体的交感肾上腺素相关系统和呼吸中枢,来有效缓解呼吸衰竭,提高心输血量。而且,纳洛酮的整体催醒效果较好,并有效改善机体的呼吸频率和通气情况,调节血压和脉搏,对于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根据院前急救,可以对患者的整体病情予以及时有效的诊断,并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抢救治疗,最终明显降低整体的死亡率

[4]。本次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急救效果更好(P<0.05);研究组的GCS评分更好(P<0.05)。可以表明,院前急救的效果更好,可以明显缩短急救和苏醒时间,提高GCS评分,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患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使用院前急救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减少救治时间,使患者尽快苏醒,提高GCS评分和抢救成功率,减少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文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与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3, 21(4):71-73.

[2]宋卫东,孙杰,诸海军,等.急诊内科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效果评价[J].黑龙江医药,2023,36(2):259-262.

[3]Han,SangsooChoi,SungwooNah.Cox regression model of prognostic factors for delayed neuropsychiatric sequela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Neurotoxicology,2021,82(1):77-79.

[4]刘长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221例临床分析与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23, 18(7):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