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2
/ 2

基于情境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

王晓光

保定市徐水区崔庄镇南邵庄小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2550

摘要:面对社会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教育事业也迎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要不断加强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学习任务群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强调以生活为主线,以主题为引领,以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情境等加以整合,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切实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本文针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进行探析,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课程育人目标为导向,增设“课程内容”部分,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学习任务群”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概念。本文将结合《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表述来阐述学习任务群的内涵,论述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策略。

1学习任务群的基本概念

学习任务群是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任务完成过程为导向,对各类资源要素整合后形成优质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简单来看,学习任务群是由若干个学习项目或任务组成的,涵盖了语言素材与运用、语文实践情境、语体和文体等内容。构建学习任务群,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知识、技能、情感、文化修养等要素,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教学和生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既包括传统的文学知识、常识,也包括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爱国情怀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情感波动,而一旦将这些情感融入教材中,那么,课堂就会与真实的世界产生更密切的关系,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环节,导致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是另一大难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偏低,这主要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影响,没有形成对语文学习的正确理解,他们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获得好的考试成绩,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效果不佳,进一步影响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3.1创设教学情境

《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构成,可以助推学生走进实际生活中,在生活中获得良好发展。学习任务群下的真实情境是指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为依据,利用信息技术、语言描述、实物展示等方式营造出的真实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创设“跟着课本去旅行”的教学情境,调查部分学生的旅游经历,获取一些旅游景点,同时结合《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等课文内容,借助网络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精心制作微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微课,将学生带入美丽的自然景象中。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象,大部分学生会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趁机以该情境为依托,以“跟着课本去旅行”这一驱动任务为引领,提出不同的子任务,驱动学生学习。

3.2结合学科特色构建任务群

语文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内容的设置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起来。分析语文学科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古今中外皆有涉及,与多个学科知识密切关联,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这一学科特色来构建学习任务群,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设置形式多样的探究性任务,如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拓展阅读等,让学生进一步开拓思维;也可以设置兼具趣味性与挑战性的任务,如角色扮演、朗诵演讲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助力本次教学活动顺利完成。

3.3拓宽教材内容,构建语文任务群

情境设置下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不仅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表象问题实现语文情感的教学,同时还要求教师对学习任务中蕴含的各项教学素材进行充分的挖掘,在对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后,组织科学、高效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一系列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有效提高自身学科知识能力。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能运用学到的相关知识、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去认识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并学会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了实现能力的拓展,教师还可以在学习任务群中融入一定的创作灵感,可以结合基本学情以及教学目标,适当进行课堂教学的延伸,进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辩证思维能力。

3.4创设真实情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标明确提到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中情境也属于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出“真实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联想,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较为良好的感悟,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真正有效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还是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教师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时候,考虑到这篇文章主要是为我们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五名八路军战士牺牲自己、保家卫国的壮举,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这一“真实情境”再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真切地感悟到革命先烈的品质,之后再要求学生基于情境感悟来参与到学习任务“登上革命故事演讲台”活动中,并且要求学生思考:“我们要如何向他们学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贡献?”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深刻意识到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还能引发学生思考及探索,真正有效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3.5融合多门学科,引发小组讨论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是指融合多门学科和整本书阅读这两个学习任务群,与其他学习任务群相比,这两个任务群的学习量较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构建课内外融合的教学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应树立跨学科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结合多门课程内容分析语文知识,在不断的探究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此外,在打造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构建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多元的互动机会,融合多门学科知识展开深入研究,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3.6组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是落实学习任务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是“虚拟”的,语文实践活动是真实可感的。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任务为驱动,重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良好发展。

结语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重视学习任务群建设,依托学习任务群的有效建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让学生通过课文产生深层的思考,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学习任务群的建设和发展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在不断地实践中寻找创新模式,在创新中不断拓宽视野,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开辟更加宽广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杨静.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回顾、现状及反思[J].教学与管理,2023(27):76-82.

[2]王浩.微观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新样态[J].教育科学论坛,2023(19):15-18.

[3]彭青美.“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探析[J].教师博览,2023(18):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