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0
/ 2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何艳红  高志   王影

新华乡中心小学校  152000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日益重视,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拓展知识面、培养情感意识等多重作用,本文通过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理解并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引言: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完成正式语文学习任务之外,通过阅读图书、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主动拓展阅读广度和深度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于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拓展语言表达能力

课外阅读涉及到丰富的题材和文学作品,学生在不同领域的阅读中接触到各种新颖的词汇,从而不断拓展自己的词汇量,通过接触不同作品,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多样化的词汇,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敏感和把握能力,包括对语言的韵律、语调、表达方式等的敏感性,课外阅读中,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方式,逐渐形成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使其在表达时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学生还可以学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这有助于学生更灵活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实际的语文写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自如地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写作更加生动有趣。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文学素材,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通过模仿和吸收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学生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他们在阅读中积累的丰富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能够在实际写作中得到应用,使其写作更加富有层次和深度。课外阅读不仅仅是文字的阅读,也可以通过朗读等方式进行口头表达,通过读出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学生能够培养流利、准确、富有感情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的口头表达水平。

(2)培养情感意识

文学作品通常通过描绘人物、情节和环境来表达情感,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元素,如喜怒哀乐等,学生通过阅读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能够体验和理解这些情感,使其对人生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通过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人生的多彩和复杂,不同题材和类型的文学作品展示了不同人生百态,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知社会和人性,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处理情感,培养情商,通过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的相处、情感的表达,学生可以学到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沟通、理解他人的感受,进而培养出较高的情商,使其在人际关系中更加得心应手。阅读文学作品还能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情感体验,对自己的情感进行深入的认识。通过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经历进行对比,学生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变化,进而形成更积极、健康的情感表达方式。同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有机会与书中的人物建立情感共鸣,也可以与同学、老师进行情感分享和交流,这种情感沟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团队建设和班级关系的协调。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展开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通过巧妙设计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再结合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书写,可以更全面地促进学生对文学的独立认知和深刻理解,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比如当教授《少年闰土》这一篇课文时,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步骤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入思考,激发对文学的热爱,通过深入解读文章,学生会对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形象有一个直观而深入的了解,这一步骤旨在为学生奠定对文学作品的基础认知,引起他们对文学创作背后的深刻思考。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关于鲁迅先生的小视频,生动展现鲁迅的生平事迹和写作风格,使学生对鲁迅有更为细致、立体化的了解,通过视听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个性、生平经历以及作品创作的背后故事。接着,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系列优质的鲁迅课外阅读作品,比如《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这些作品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文学视野,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社会寓意等方面。在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为了让其更深刻地体会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撰写读书心得或读书笔记,通过书写,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品味和理解水平,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表达的机会,也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注意学生的阅读节选

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阅读节选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摘抄优秀的句子和段落,以提升阅读质量并加强写作技巧,这一过程既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又能够培养他们对语言表达的敏感性和创造性,比如在讲解《触摸春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巧妙的教学方法,布置一份写作作业,要求学生描述四个季节的场景,并鼓励他们阅读朱自清的《春天》等文章,通过此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四季变化的美妙,同时也能够学到如何从优秀作品中汲取灵感,将这些启发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另外,学生在阅读时被引导着关注精彩的句子和段落,他们可以通过标注或画出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笔记,这种积累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创造力,在写作阶段,学生可以将阅读过程中收集到的优秀句子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不仅提高了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运用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结合课外书籍,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以《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拓展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来源是《三国演义》这本名著,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能够拓展他们的文学视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聚焦于主要内容,即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心理,通过深入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妒忌是一种不良心理,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从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营造生动而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古代三国的历史氛围,增强对故事的情感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度。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三国演义》相关片段,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三国演义》,通过观看片段,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面的细节,从而更好地理解《草船借箭》的背景相关知识,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巩固课堂内容,达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作用不仅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还包括知识面的拓宽、情感意识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等多个方面,因此,教育者应该更加重视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走向更为丰富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祥雪,费招娣.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探究[C]∥对接京津:扩展思维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686-689.

[2]贺延莉.浅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9):6-8.

[3]曹孟丽.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策略[C]∥创新教育实践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20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