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训练基地总平面规划布局优化策略——以中山市消防救援综合训练基地建设项目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9
/ 2

消防训练基地总平面规划布局优化策略——以中山市消防救援综合训练基地建设项目为例

蔡学文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本文对消防训练基地类型建筑总平面布局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并以中山市消防救援综合训练基地建设项目为实际案例,列举了该类型项目的总平面规划布局常见问题及优化策略,以期为广大从业者在从事相关实践工作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消防训练基地、训练设施、总平面

引言:

消防训练基地是消防员集中进行灭火和应急救援训练的重要场所。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实践工作中,设计师一般很少有机会参与这种特殊的项目设计,也不容易找到相关的图集、参考和资料。消防训练基地项目一大特点是用地大、建构筑物多,因此,总平面规划的合理性是整个项目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笔者有幸全过程参与了中山市消防救援综合训练基地建设项目。在该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为完善设计,总平面前后经历了多次重大的修改。对该项目总平面的优化策略进行研究总结,对其他设计师在进行相关设计实践时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一、消防训练基地建筑总平面布局相关的理论概述

  1. 项目构成

消防训练基地的建设项目由场地、房屋建筑、训练设施及配套训练和训练装备等部分构成。其中的房屋建筑包括教学用房、训练及辅助用房、生活及附属用房等。训练基地的训练设施包括体技能训练设施、灾害事故处置训练设施和战勤保障训练设施等。训练基地的训练设施配套设备包括供排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电气设备和燃料供给设备等[1]

  1. 总平面设计要点

消防训练基地的规划布局对比其它类型的项目,相对复杂。主要是因为消防基地为了适应多灾种训练,布置有大量的消防设施和体能训练设施。《消防训练基地建设标准》建标190-2018对这些消防设施的设置有明确的要求。

在布置总平面时,除了基本的四大功能分区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外,还需要考虑各种设施布置的合理性。对于功能相近的设施,应考虑是否具有合并的可能性,以节约用地。场地布置时,应综合考虑整个场地的排水、污水处理、电气设备及燃料供给问题,做好管线综合的工作。

二、中山市消防救援综合训练基地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

  1. 项目概况:

 中山市消防救援综合训练基地建设项目(下简称“项目”)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红光农场北部,建设单位是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训练设施及室外场地的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为993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2753平方米。其中建设单体包括1#综合楼、2#消防训练及辅助用房和3#消防泵房。训练设施包括:综合训练楼、绳索救援训练设施、地下建筑火灾事故处置训练设施等。室外体能训练设施包括田径场、球类训练场和器械训练设施。

根据《消防训练基地建设标准》建标190-2018第九条,训练基地建设规模分为六类,本项目属于支队级一类训练基地。

训练设施专家评审会20231007终_3

  1. 总平面设计方案

1)项目总平面特点和功能分区

该项目红线形状不规则,西侧临自然山体,东侧临规划路。本项目划分为教学与生活区、后勤保障区、设施训练区和体能运动区四个功能分区。教学与生活区布置在东北临路侧,该区域相对独立,作为整个项目的主入口充分起到形象展示的作用。后勤保障区考虑消防车的进出方便,同样需要与规划路便捷联系,因此安排在了南侧临近规划路区域。用地中间不临路的部分布置了设施训练区和体能运动区。可使消防员训练时不受外部交通噪音的影响。

总平面布局动静分区、规划合理。

2)消防训练设施布局

攀爬、器械等体能类训练设施集中在训练展开场地的东侧。气体储罐火灾事故处置训练设施、油罐火灾事故处置训练设施、化工装置火灾事故处置训练设施、火幕墙训练设施考虑到开展训练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污物,需要进行污水处理,因此集中布置在训练展开场地的西侧。建筑倒塌训练设施、建筑构件破拆和支撑训练设施、受限空间救助训练设施相对独立位于地块西北侧。危险化学品槽罐车火灾泄露事故处置训练设施和公路交通事故处置训练设施为节约用地,考虑合建,公路交通事故处置训练设施至于模拟隧道构筑物天面。

  1. 原总平面布局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1)设施训练区和体能运动区没有明确划分。需要大量用水及污水处理的训练设施虽然独立成区,但显条状的规划,南北展开面足长300米。这样的布置方式导致总平面的排水、燃气管网长度很长,造价比较浪费。同样的,训练设施布局的分散也会造成训练的消防员可能需要步行较远的距离才能到达相应设施,使用并不方便。在训练时有可能产生大量烟、热的设施离室外球类训练场过近,容易相互影响。

因此,在优化方案上,把球类训练场南移,靠近田径训练场,整合整个体能训练区,集中在用地的南侧。相应的把设施集中在用地中部以上。缩短燃料输送管线和污水回收管线,大大地减少成本和施工难度。

训练设施专家评审会20231007终_2

2)破拆区临近教学生活区,噪音、粉尘等对宿舍产生不利影响。优化方案上把破拆区域南移尽量远离教学生活区。考虑把训练集中在室内的地下建筑与地下工程火灾事故训练设施布置在临近教学生活区的用地西北侧,有效解决了噪音、粉尘污染的问题。

3)经过深入的了解,火幕墙训练设施在平时的消防训练过程中的应用频率是很高的。火幕墙训练设施在开展扑救训练时,会进行射水、掩护、驱散烟雾等方法训练,且训练时会产生大量的烟热,因此,设施前应留有足够的训练场地且充分考虑污水处理问题。

在总图优化时,设计师充分重视了该设施的布置。在设施前部预留了30×25m的训练空间,可供消防车回车。污水处理设施布置在设施南侧不远处,减少管线长度,提高项目经济性。

4)原总平面设计考虑到污水处理和气体、油罐供应区同为设施附属配套用房,合并建设。虽因场地有限无奈为之,但这样的考虑是欠妥当的。气体、油罐存储区有一定的危险性,也需要满足和周边有着火点的设施的防火安全距离。

优化总图布局时,把这两项功能拆分,气体、油罐储罐区选择了与没有真火训练的建筑倒塌训练设施合建,与最近的真火点距离30m以上,满足消防距离。污水处理设施单独位于场地中部,靠近污水源头。

结束语:

消防训练基地的建筑设计优劣,直接关乎到消防救援人员的训练效果,可以说是和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因此,作为建筑设计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地了解消防救援训练活动的特点,多作实地调研,反复完善方案,这样才可以设计出一个更合理、有社会价值和意义的消防训练基地建筑,为消防救援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建标190-2018,消防训练基地建设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