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郭坤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新林中心学校 邮编:137626

摘要:在推动当前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发挥了积极作用,完成了对小学生科学观念的培养,有助于提升科学教育效果及质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发课程教学课程资源具有必要性,能够为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自然资源;互联网

前言: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课程资源为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了补充作用。有助于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以往传统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向学生传授课本中的教学知识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上来看该种教学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好。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加强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及利用的必要性,并重视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进而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课程体验。

一、充分开发户外自然资源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期间,应摒弃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应给予学生以引导,带领学生进入到户外去接触大自然资源,以此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生态资源及其文化的相关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有助于确保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课程知识应用到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1]。例如,在《校园里的植物》一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以往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予以摒弃,教师会组织学生进入到学校中的花园中进行实地考察,以便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到植物的生长习性及生长环境,明确各种植物的生长需求及生长种类,了解植物的生长要素,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参与到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中来,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度,学生生活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另外,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外采风活动中来,带领学生到乡村,学生会接触到更多的土壤及水文资源,上述资源有比较浓厚的自然特色,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课程中丰富教学资源的进一步了解,资源包括土壤及水文等[2]。学生通过参与到户外活动中来,完成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运用,教师完成了对户外自然资源的充分开发及利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二、增强教师课程开发及利用意识

    在人类的活动中意识占据主导性作用,对于课程资源开发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教师应重视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以促使自身的课程开发及利用意识得以显著增强,开拓了学生的课程资源开发思路[3]。首先,教师需要加大对其他课程的关注度,并对当中蕴含的小学科学课程知识点进行开发。小学科学课程本身具有包容性及基础性等特点,教师通过对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科学课程内容予以充分利用,以便能够为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工作的高效实施及开展提供依据。教师在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期间应注意,需要将注意力向当地地方特色上进行转移,由于我国有比较辽阔的疆域,在不同的地区中地域特色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对科学课程资源进行挖掘期间需要加大对当地教学资源予以充分的挖掘,以此来运用到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4]。例如,在学习《寻找生物的家园》一课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带领学生找寻当地独有的生物,并向学生介绍这一生物,为什么会在本地有,而在其他地区没有。经过学习的过程,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当地特色的进一步认知和了解,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而取得比较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在日常生活中找寻课程资源

科学探究的本质在于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应带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进行搜集,挖掘出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并做好充分利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例如,在《摩擦力的秘密》一课教学中,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会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准备好乒乓球、橡皮筋、砂纸及绳子等材料,在刚开始课堂导入期间,教师会引导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要求学生应运用桌子上的材料,要求学生应在19秒钟之内将乒乓球夹到杯子中,对比哪个小组夹的数量更多。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获胜小组学生使用的工具是什么,随后教师会将摩擦力这一课程知识点引出来。并询问学生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有哪些摩擦力现象?教师会引导学生一起体验摩擦力,会将两只手平放在桌面上,轻轻向前推,摩擦力产生是什么感觉,摩擦力会在什么地方产生,方向是怎样的。教师会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有哪些摩擦力现象,之后学生会陷入到思考中,说出了以下摩擦力现象,刹车、手与笔杆、矿泉水瓶子上的竖纹等均属于摩擦力。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寻找日常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摩擦力这一课程知识点本质的进一步认知和了解,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快解决课堂问题[5]

三、灵活运用互联网课程资源

    在最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诞生了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科学作为小学阶段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课程知识点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度,建议将互联网课程资源纳入到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使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资源得以丰富,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加大对互联网课程的关注度,重视对网络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将现代化教学技术灵活运用到教学中,确保课程知识能够以动态且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配合课程学习的积极性高,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在现代教学中网络、多媒体及显示设备被广泛应用,目前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设备,教师应掌握互联网课程资源使用方法,以此来为学生营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显著提升。例如,在《太阳系大家族》一课教学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进一步认知和了解,教师会使用互联网技术将太阳系挂图向学生进行展示,并将“横星”的初步概念向学生强调,并为学生播放一段与太阳系相关的影片资料,放映的短片主题为太阳系的构成。学生经过观看之后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太阳系。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互联网课程资源,学生能够较为直观的了解到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进行路线,带给学生视觉上的震撼,学生对于课程有比较高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大幅提升[6]。

结论: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应重视挖掘课堂中的教学资源,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课程教学资源缺乏的原因,并结合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要求,充分开发户外自然资源,增强教师课程开发及利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找寻课程资源,灵活运用互联网课程资源,以此来提升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效果,使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质量得以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翟宏伟. 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中外交流,2019(10):80.

[2]吴秀明. 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中外交流,2019,26(35):280.

[3]冷晓艳. 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3(6):43-45.

[4]翟宏伟. 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文渊(小学版),2018(11):152.

[5]翟君. 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0):30.

[6]刘洪振. 分析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学周刊,2019(2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