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浅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张丞禹

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66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施工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施工现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安全问题成为制约施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已经成为保障工人生命安全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关键举措。本文通过对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义进行阐述,探究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技术的具体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安全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工地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不仅能够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还能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因此,施工单位应该高度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不断完善和加强,为建设安全、高质量的工程做出贡献。

一、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义

(一)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等级

施工现场涉及到各种危险因素,如高空作业、机械设备操作、电气设备使用等,如果不加强安全管理,就容易发生事故。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等级。

(二)保证施工项目顺利完工

任何房建施工项目都有明确的施工建设周期,而房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如果不到位,就会引发安全管理事故。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施工现场的停工或调整,从而使工期无法按计划进行。在处理安全事故后,需要重新组织施工工作,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整改,会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进而延误整个项目的进度。通过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可以提前预防和解决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保证施工过程的平稳进行,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工。

(三)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求质量过关,还要求企业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可以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扩大市场份额。此外,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企业声誉和信誉,使得企业在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管理意识不足

目前,施工单位将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划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实际上,质量管理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如果质量管理不到位,施工材料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其次,一些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制度[2]。施工单位可能没有明确的质量管理责任部门和人员,也没有相关的培训和考核机制,导致质量管理工作的不落实,从而给施工现场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此外,一些施工单位对质量管理的监督和检查不够严格,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情况缺乏及时和全面的了解,以次充好、使用假冒伪劣材料,给施工现场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

有些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不够严格,往往只是进行表面性的检查,没有形成长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和纠正,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的排除,极易引发事故的发生。此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机制。在施工现场,信息的传递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施工人员对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存在误解或不了解,从而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例如,当施工单位更新了安全操作规程时,如果没有及时将这一信息传达给所有的施工人员,那么他们就会继续使用过时的操作方法,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管控不力

在施工现场,存在着施工材料无序堆放、材料运输不规范等情况。材料无序堆放,容易引发材料倒塌、滑落等事故,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材料运输不规范则可能导致材料碰撞、摔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也会对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其次,机械设备的管控不力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施工现场常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挖掘机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机械设备使用不当、维护不及时等问题。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不够熟练,容易发生错误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技术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把质量管理放在首位,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施工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质量管理意识,使其明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能力。同时,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质量管理职责,加强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3]。其次,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面临各种危险和风险,因此必须具备丰富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使施工人员了解各种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技术,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构建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监管机制

政府应当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施工企业的执法检查。同时,要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并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单位进行处罚。此外,应当建立施工现场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汇总和分析施工事故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其次,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培训。施工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通过培训和教育,使施工人员熟悉和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同时,施工单位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督和指导。施工现场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装备,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三)加强施工现场材料、机械设备管理

制定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材料、机械设备的采购、验收、入库、出库、使用和报废等环节的管理要求。制度要求人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不得违反规定私自调取和使用材料、机械设备。其次,加强材料、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施工现场的材料、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理或更换。特别是机械设备,要定期进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同时,要对材料和机械设备进行标识和分类储存,避免混乱和交叉使用,以免造成安全隐患。第三,加强材料、机械设备的防盗防火工作。施工现场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容易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因此,要加强材料、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装监控设备、加强巡逻和封堵等措施,确保材料、机械设备的安全。

四、结束语

总之,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建筑施工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充分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应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培养专业化的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稳定,为建设美好的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世荣.智慧工地技术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优化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3.

[2]杨帆.浅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技术加强措施[J].房地产世界,2022,(10):136-138.

[3]李鹏翔,游金彪,陈胜.加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思考[J].安徽建筑,2022,29(05):183-185.

作者简介:张丞禹 1989年7月11日 男 山东胶州 汉 本科 中国地质大学 安全员 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工程技术、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