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建议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6
/ 2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建议探析

杨建

650102198801043015

摘要:进入新时代,在我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得到提升,推动了当前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本文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相关工作要求,对其相关思路及要点进行研究,提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的优化内容,以期降低现场管理工作中不必要的成本消耗,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明确管理核心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的概况及各环节管理重点进行深层次探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管理;优化建议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因此在其体开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地优化与控制。由于当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所以为了使我国建筑行业能够持续稳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对于施工企业内部管理能力提升工作力度制定出一系列相关的措施来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需求等要求,同时还要注重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进度和收益工作者间相关结合协调作用以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常见的问题

1.1质量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尤其是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建筑材料种类多样,施工涉及范围广,应用的建筑施工工艺要求高,在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中,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如材料管理不到位,在施工中应用不合格的材料,或使用的施工工艺不规范,进而产生质量问题,如某一个环节把控不到位,进而引发各种建筑施工质量问题,需要返工、返修。

1.2施工现场管理中人员管理的问题与成因

施工现场管理中,人员管理是比较核心的问题,人员管理如果有问题,就难以保证人力资源的效能得以发挥,继而影响施工的质量。在此方面对应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其一,员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不同的人员技术水平是不一样的,这就可能难以保证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内部培训活动的效果比较差,难以保证其技术素养可以不断提升。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内部推行培训计划时,往往不能看到员工技能上的差异性,技术评估和调研工作不到位,培训内容与方式不合理,继而对于实际技能素养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其二,施工现场生产过程管理也存在差异性。投入施工的各种要素,与施工现场之间不能很好结合,部分人员的水平比较低,施工现场管理很容易出现漏洞,施工现场问题暴露之后,也不能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去应对,继而影响正常的施工工序,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对于施工企业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其三,管理层对此的重视程度有偏差。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对于实际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知比较浅层次,难以切实投入,这样就可能对于此方面的管理效益发挥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1.3没有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

随着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对整体建筑工程领域也有了良好的促进性作用,可以对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而施工企业如若想要在施工管理过程当中灵活的应用信息技术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才可以有效改变施工现场管理的,大幅度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效果。但是部分施工企业虽然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应用,但却没有将信息技术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出来,从而导致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过程当中,信息技术只是成为一种基础的管理工,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必然无法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和质量。因此施业应该对信息技术的价值有充分的认知,并提高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推动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创新和完善。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对策

2.1构建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施工现场,要有严谨、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要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对考核与奖惩作出明确规定,从而保证后期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时能够有制度可循。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前,要充分做好现场勘查工作,只有因地制宜的管理制度才能充分发挥规范指导现场施工的作用。在具体施工中,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充分涵盖各项内容,如现场的运输路线、地下管道管线、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施工当地的人文情况等,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结合相关生产规范、预算条件、工期等,从而制定最适合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保证施工现场管理质量。此外,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还应涉及施工现场布设等内容,如垃圾的清理、障碍物的堆放、排水排污系统的建设等,确保施工现场不会杂乱无章,保证工程施工有序进行,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与施工效率。

2.2组织全员去学习6S理论,熟悉对应方案

全体成员都需要积极参与到6S理论学习活动中去,将此作为员工素养提升的重要节点,切实地在宣传和教育方面进行投入,以保证人力资源基础朝着更加夯实的方向进展。在这样的历程中,企业需要利用各种渠道,实现宣传培训工作的开展,保证员工对于实际的6S有着正确的认知;在专门的动员会议上,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树立典范,主动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案,并且建立对应的学习考评机制,保证实际学习活动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进展;在施工现场合理设定宣传册子,拉横幅,设定板报,确保更加多的施工人员可以全面理解什么是6S管理,思考如何将其与自己的工作关联起来,由此使得学习氛围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还有在公司内部开展6S理论知识竞赛,面对全体员工,开展知识考核工作,定期去检查,以保证全员能够更好地认识该理论。

2.3充分重视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整体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施工企业应该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首先,施工企业必须严格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以此来培养施工人员,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在施工人员上岗操作之前,企业应该对其进行安全培训,而在培训完成后,施工企业还应该进行培训效果的考核,当完成考核并颁发相应的安全上岗证书,只有持有安全上岗证的施工人员才可以进入到施工现场。其次,施工企业应该将安全管理工作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层面,在整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当中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例如有施工人员不佩戴安全帽进入现场的情况。就应该按照相应的制度要求对其进行惩罚,同时企业必须要加大施工现场的巡视检查力度,对施工人员不按规定操作的危险行为进行大力的整治,同时可以适当性的提升惩罚的力度,以此来对现场施工人员形成约束并提升施工人员对制度的重视。另外,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过程的当中,还应该每天召开安全例会,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进行深入的检讨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最终保证施工安全,可以切实落实到实处,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4细化管理工作

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变动,建筑工程的完成时间将会受到直接影响,想要保证工程的正常运作,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就需要更加精细。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需要正确分析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方并多加注意。首先,管理人员要正确处理好材料的采购问题,结合工程的计划方案按需购买,避免出现浪费原料的情况。在项目开启之前,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从多个方面考虑材料的使用。细分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的环节、标准和要求,哪些是需要特殊保存的材料,哪些是可以混用的材料。通过科学的优化措施,减少材料的滥用或者丢失,从而保证用最少的成本购买合格的建筑用料。其次,现场施工人员应加强安全管理水平,把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细化,通过制度的约束,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并涉及到工程项目的各个放面。因此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工作。通过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完善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强化监督与控制等工作来提高建筑企业整体水平及质量能力;同时还要重视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维护工作等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合理化建议,仍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

参考文献

[1] 张华 . 浅谈高速服务区房建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提升对策 [J]. 居舍 ,2022(18):169-172.

[2] 吴瑶 . 疫情防控下感染病房建设要点——以重庆儿童医疗中心感染病房建设为例 [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2,23(06):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