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6
/ 2

基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控制措施

范学林,张兆军,孙百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150069

摘要:在基建工程开展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与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就当前基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来看,不少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在操作中没有根据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具,使得安全风险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因此需大力而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这则可以改善这一现象,对人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具有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规范操作的情况之下,可以保证基建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将返工、延工等负面情况的发生概率控制在最小范畴,确保基建工程保质保量地如期交付,维护好施工单位的切身利益,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基建项目。

关键词:基建工程;安全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引言

在基建工程施工当中往往涉及到复杂的技术和环节,这样就会导致施工现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较多,要想完全的做到安全施工是非常难的,可能会由于人为风险、物品风险、管理风险而导致管理难度加大,使得施工现场面临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一定要对这一问题有效的进行解决,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做好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做到安全施工,保障工程能够顺利的完成。

1基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1缺乏足够的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工作必须从加强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开始进行,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均已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并通过该机构对施工安全进行全面的监管。但是一些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将安全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上。只进行简单的安全施工方案的制订,责任书的签订和安全管理表格的填写等工作,对于现场的施工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到位。致使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出现了严重的漏洞和疏忽,导致了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同时还有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在面对着安全与成本投入的选择时,认为安全管理投资会使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导致利润下降。从意识上忽略了施工安全对工程整体的影响。

1.2安全教育培训不完善

现阶段,施工人员以农民工为主,文化水平、安全技能、安全意识相对较低,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的资金投入,极易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技能不达标,随之产生违规操作的施工行为。施工单位因受基建工程施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岗位繁多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进而导致施工项目安全教育培训效果无法达成预期目标。施工单位对基建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过于强调理论灌输,使得一线操作人员无法将理论应用在基建工程施工项目建设实践环节中,导致一线操作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薄弱,不利于基建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防范能力提升。

2基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2.1安全预警管理

(1)健全安全隐患预警处理体制。依据工程建筑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制对减少工程基建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公司在运用前沿的BIM技术模拟现场施工状况、设备运行状况和工作人员运行状态的前提下,将工程项目施工中关于安全的输入数据模拟仿真数据库系统,发现和处理工程建筑施工上存在安全隐患,采取相应对策合理预防。伴随着预警体制的建设,可以避免安全隐患不断周而复始的状况。在项目建设施工环节中,安全性事件的发生还存在着众多不可控因素,因而建筑施工企业务必详细分析与研究工程建筑施工中可能会引起安全生产事故的多种要素,从而达到有效减少基建工程安全风险性产生的影响。

(2)安全检查。基建工程安全检验是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需要按时或是经常性开展安全检查,保证安全防范措施的高效执行,充分发挥安全性预警系统的功能。因而,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安全大检查规定,对工程人员、设备、材料及周围环境进行全方位系统检查,找到可能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设备、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的原材料、安全防护不够等安全风险。并立即检修、拆换和损毁,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此外,在工程施工中,因为检测员对施工步骤过度了解而忽略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将很大可能造成安全性事件的发生,也是建筑安全事故高发的关键因素之一。施工公司在开展施工安全大检查时,必须使用交叉检查方法,从源头上避免安全隐患的产生,保证施工顺利开展。

2.2科学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安全监测

2.2.1设备与材料进出场监控功能

为一些大型设备与大宗材料贴上电气标签,用来完成对这些材料的进出场监控工作。当这些设备与材料进入现场时,电子标签可及时读取读卡器中的内容并及时上传,管理人员则可在系统中及时查阅这些设备进入现场的时间、出场记录及使用时长。如果这部分设备属于租赁设备,则可快速且精准地计算租赁费用,更有利于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租赁成本,并以此为基础,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如果设备属于自有设备,则可以结合设备进场时的监控,编制检修计划,避免设备因为维修不及时而出现损坏。材料的实时进场情况监控可以让管理人员更及时地掌握材料进入现场的数量与时间,结合具体情况,及时对材料计划进行修正,并对材料的应用情况予以控制,确保材料进入现场的时间与数量的合理性,防止出现严重的材料浪费问题。

2.2.2危险源监测功能

在危险区域内布置充足的传感器,完成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测。比如,在高大模板区域内布置数量较多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可完成对脚手架与区域内模板的应力监测,发现应力超标时及时发出警报,同时也可以将传感器布置到基坑边缘位置,从而完成对基坑附近环境的检测,在发现其中有数值超标时,可及时提醒管理人员处理危险源,并借助各种传感器完成对施工现场不同区域的实时监测,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信息透明度,将检测到的各种危险源的实时变化情况及时传送到监控室,帮助施工现场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对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调整,及时优化施工方案,从而将危险消除在初期阶段,避免危险源扩散导致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

2.3强化施工安全培训教育

针对施工安全培训的实际需要和工程实际,可以采取集中式的培训方式,明确培训对象,制订培训方案,运用多媒体和具体的实例,强化对施工安全培训教育效果。其次还可以采用实地参观、参加安全体验教育等方式,提升受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最后可以通过对重大安全事故的案例进行重点分析,让员工了解到安全事故给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的危险,并将其与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情况比较好的案例进行对比,受培训人员在主观上意识到不同的施工安全管理的不同。此外强化施工安全培训教育,还要重视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针对不同受培训人员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对与管理人员来说,应当把重点放在安全生产施工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上,同时对近年来出现的重大施工安全事故进行了总结和宣讲,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施工安全监管人员,除了国家安全政策和法规的培训之外,还要着重强调施工安全作业技术规程和风险隐患辨识方面的培训。确保其在日常的施工安全监管中,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是对于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主要是要从施工安全知识、技术操作规程和施工现场案例等方面进行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有效提高施工安全培训教育的效果。

结语

总之,在新时期背景下,基建工程施工中做好现场安全风险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管控策略进行运用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能够更好的保障项目完工、预防安全事故、提升企业实力,让工程获取到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杜伟,鲁亚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与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20:248-250.

[2]韩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与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21,7:214-215.

[3]张星.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措施和施工技术管理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