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生产制造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6
/ 2

焊接生产制造管理

庄兴龙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现代质量管理认为,为使产品达到所要求的各项质量指标,应从生产的每一道工序抓起,通过控制和调整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来保证。而工序质量又要通过工作质量,采取各种管理手段来实现。因此,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要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用工序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可见为实现质量目标,就必须在管理体制上建立一套有效的、便于操作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将这套体系应用于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中。

关键词:焊接生产;制造;管理

引言

质量管理的核心内涵是使人们确信某一产品(或服务)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并且使需方对供方能否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是否提供了符合要求的产品掌握充分的证据,建立足够的信心,同时,也使本企业自己对能否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有相当的把握而放心地组织生产。焊接生产质量管理实质上就是在具备完整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对焊接结构制作与安装工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因素所进行的有效控制。

1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也称为“质量管理点”。任何一个生产施工过程或活动总是有许多项的质量特性要求,这些质量特性的重要程度对产品(工程)使用的影响程度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为保证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条件下,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件或薄弱环节就是质量控制点。在什么地方设置质量控制点,需要对产品(工程)的质量特性要求和生产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全面分析来确定。设置质量控制点一般应考虑以下原则:

(1)对产品(工程)的适用性(性能、精度、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等)有严重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重要影响因素,应设质量控制点;

(2)对工艺上有严格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工作有严重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部位应设质量控制点;

(3)对质量不稳定,出现不合格品多的工序或项目,应建立质量控制点;

(4)对用户反馈的重要不良项目应建立质量控制点;

(5)对紧缺物资或可能对生产安排有严重影响的关键项目应建立质量控制点。

2 焊接生产主要控制环节

焊接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材料质量控制系统、工艺质量控制系统、焊接质量控制系统、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和产品质量检验控制系统等。在每个控制系统均有自己的控制环节和工作程序、检查点及责任人员。

(1)材料质量控制系统,它是从编制材料计划到订货、采购、到货、验收、保管、发放、标记移植等全过程进行控制,重点是入厂(场)验收并严格管理和发放可靠,坚持标记移植制度。

(2)工艺质量控制系统,是对生产工艺或施工方案的分析确定、工艺规程和工艺卡的编制、生产定额估算等一系列工作进行控制的流程。  

(3)焊接质量控制系统,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宽,主要包括焊工考试、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材料管理、焊接设备管理和产品焊接这五条控制线。 

(4)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无损检测按其任务不同,控制程序繁简不同。原材料只要求作超声波检验,经无损探伤责任工程师签发探伤记录报告后交材料检验员,作为原材料检验的一部分原始资料。而焊工技能考试及工艺评定试板的控制程序是相同的,其探伤记录报告签发后,交焊接试验室立案存档。

(5)产品质量控制系统实际上反映了产品制作全过程的控制,由于职责分工的不同,如材料、焊接、无损检测是由各独立的系统加以控制。

3 建立“三检制度”

三检制度包括自检、互检、专检,是施行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具体表现。

(1)自检。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进行个人自检,填写有关检验评定表中自检项目内容。经班组长验收后,方准继续其他部位的生产施工。

(2)互检。工种间的交接验:上道工序完成后下道工序插入前,必须组织交接双方工长、班组长进行交接检查。经双方认真检查并签认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未经交接检或虽经交接检但未达到要求的产出物,接方可拒绝插入施工。

(3)专检。)所有分项任务、“隐检”、“预检”项目,必须按程序,作为一道工序,提请专检人员进行质量检验评定。未经专检人员进行检验、评定的项目,或虽经检验、评定未达到质量标准的项目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对违反此规定的责任者,专检人员有对其实行罚款权利。专检人员进行分项任务质量核验之前要先查阅班组自检记录是否符合要求,做到无自检记录或其不符合要求时,不予进行核验,以促进班组质量管理工作,对有自检记录的分项任务,在对其评定时应会同项目经理组织工长、班组长共同进行。并依专检人员核验评定的质量等级为准。专检人员在核验评定分项任务工程质量等级时,必须按质量标准、质量控制设计目标认真检查、严格把关;在施工过程中,应认真检查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主动协助工长、班组长搞好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要注重抓薄弱环节、抓重点部位、抓防止(治)质量通病及抓隐、预检等工作。

4 建立健全质量信息系统

建立健全质量信息系统主要应该由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来执行。但是,生产工人在其中也应发挥积极的作用。生产现场中的质量缺陷预防、质量维持、质量改进,以及质量评定都离不开及时正确的质量动态信息、指令信息和质量反馈信息。对各种需要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传递和处理,形成一个高效率的信息闭环系统,是保证现场质量管理正常开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质量动态信息是指生产施工现场的质量检验记录,各种质量报告,工序控制记录,原材料、半成品、构件及配套件的质量动态等。指令信息是上级管理部门发出的各种有关质量工作的指令。这些指令是质量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也是质量管理活动中进行比较的标准。质量反馈信息是指执行质量指令过程中产生的偏差信息,即与规定目标、要求、标准比较后出现的异常情况信息。这种异常信息要及时反馈到有关人员和相应的决策机构,以便迅速作出新的判断形成新的调节指令信息。

现场生产工人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都应该提供必要的质量动态信息和质量反馈信息。而这些信息又可为制定指令信息提供第一手资料。

结束语

以上主要是对焊接生产制造管理的主要质量控制环节,实际针对焊接质量人、机、料、法、环、测各影响要素,均有质量管控要求,各管理内容涵盖方方面面,重点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以体系保过程,过程保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