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5
/ 2

乡村振兴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思考

陈忠党

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协会  510000

摘要:在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当中,需要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但农村经济不同于常见的城市经济亦或者是企业经济,其具有自身的独特特点,这对于乡村振兴建设中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也是日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建设;农村经济;经营管理

前言:近年以来,在乡村经济振兴建设宏观背景之下,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好发展,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增的同时,农村自身的经济营收渠道也不断增加,在这一趋势和背景下,对于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崭新且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方法已经开始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农村的全面振兴,这也是乡村振兴建设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

一、乡村振兴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升农村经济效益

在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当中,农村自身的经济水平提升是一个重点,也就是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可以提升农村经济的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农民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劳动力和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1]。同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培育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民从事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产业,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是当下乡村振兴建设工作中的重点之一。

(二)提升农民创业和就业能力

农村的主人是广大的农民群众,近年以来,农民群众的经济水平虽然具有较大的提升,但依旧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理想水平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我们需要通过合理举措,促进农民群众自身创业和就业能力提升,使其源源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经济水平。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强化对于提高农民的创业和就业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创业指导和市场信息服务,可以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其创业意识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建设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民提供贷款和融资支持,降低他们的创业和发展风险,鼓励他们在农村就地创业和就业,推动农村就业稳定增长,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三)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建设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有利于保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通过规范农村经济经营行为,加强农村土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推动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监管和评估机制,加强对农村经济运行和政策实施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保障乡村振兴建设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2]

二、乡村振兴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关注农民负担问题

乡村振兴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其主要对应的目标其实就是农民主体。因此,在强化经济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关注和解决农民负担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到农民的生产成本、生活成本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一方面,在经济经营管理强化过程中,为了减轻农民的生产负担,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首先,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广高效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其次,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成本。此外,加强对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管,防止垄断行为导致生产成本过高。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的生产负担,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另一方面,除了降低生产成本外,也需要关注和解决农民的生活成本和社会保障问题。同时,可以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群的帮扶力度,确保他们基本生活水平。此外,可以推动农村居民参与商业保险,增加风险分担渠道,提高农民的风险抵御能力[3]

(二)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完善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完善需要着重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这对于保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至关重要。目前来看,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首先,可以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公开制度,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支出和资产状况的公开透明,让村民了解村集体经济的运行情况,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公信力。其次,可以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和审计,规范村级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行为,防止财务管理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增强村集体经济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另外,除了透明化财务管理外,还需要强化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政府可以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执业规范。

(三)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需要加强土地制度改革、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和完善土地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工作。为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加强土地制度改革。首先,可以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使用权和收益分配权。其次,可以推动农村土地市场化,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交易平台和价格监测机制,提高土地流转效率和流转收益

[4]。此外,也需要加强土地信息的公开透明,让广大农民和土地流转参与者更好地了解土地交易情况,促进土地流转规范和合法。其次,除了加强土地制度改革外,还需要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土地流转奖励、减轻土地流转税费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土地流转参与者。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土地流转项目的评估和监管,确保土地流转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此外,政府还可以推动农村土地托管、租赁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满足不同的土地流转需求。最后,政府可以加大对土地流转参与者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他们的土地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后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管理的服务保障,增强土地流转参与者的投入信心。

(四)强化农村产业化经营

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需要强化农村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和强化产业链整合和延伸。政府、企业和农民可以共同努力,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模式,推动农村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在此项工作当中,首要任务是优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这包括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现代畜牧业、推动农村加工业发展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引导,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促进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此外,还可以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挖掘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另外,还需要强化农村产业化经营的产业链整合和延伸。这包括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加工、储运和销售网络,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结论:乡村振兴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同农村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对经济经营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史平丽.农村经营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J].河北农机,2023,(15):112-114.

[2]王慧敏.乡村振兴背景下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问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3,(15):32-35.

[3]朱琳.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06):52-55.

[4]吴伟铁.乡村振兴背景下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措施[J].南方农机,2020,51(02):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