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何为“面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2

中医科普何为“面瘫”?

安登平

长宁县竹海镇中心卫生院  中医科  四川宜宾  644304

面瘫,中医学上称为“面瘫病”,是一种由于面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病症。在中医理论中,认为人体的经络与脏腑相互联系,而面瘫则被归类为“经络病”之一。本文将详细探讨面瘫的病因、症状以及中医治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面瘫的病因

面瘫的病因复杂,可以涉及多种因素,包括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角度。以下是面瘫可能的病因:

1. 中医角度下的病因

1.1 气血不足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是导致面瘫的一个重要因素。气血的不足可能导致面部神经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影响其正常功能。

1.2 风邪侵袭

风邪是中医术语,指外邪侵入人体。中医认为,风邪侵袭面部经络可能导致面神经受到损害,从而引发面瘫。

1.3 湿邪阻滞

湿邪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致病因素,如果湿邪滞留在面部经络,可能导致面神经的运行受阻,引发面瘫。

2. 现代医学角度下的病因

2.1 病毒感染

带状疱疹病毒是导致面瘫的主要病因之一。病毒感染可以引起面神经的炎症和损害。

2.2 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些情况下,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神经结构,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包括面神经,从而引发面瘫。

2.3 遗传因素

一些家族性的面瘫病例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即个体在基因水平上对面神经的易感性。

2.4 脑卒中

脑卒中或其他脑部血管事件可能导致血液供应中断,影响面神经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面瘫。

2.5 肿瘤

头颈部的肿瘤,尤其是压迫或直接影响到面神经的肿瘤,可能导致面瘫。

2.6 外伤或手术

头部外伤或头颈部手术可能损伤到面神经,引发面瘫。

3. 其他因素

3.1 感染或炎症

除了带状疱疹病毒外,其他感染或炎症,如流感、耳朵感染等,也可能引起面瘫。

3.2 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如极度的情绪压力、焦虑等,有时也被认为可能与面瘫有关。

二、面瘫的症状

面瘫是一种由于面神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病症,其主要特征是面部肌肉的运动受到影响。面瘫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面部表情丧失

面部肌肉无法自主收缩,受到神经损伤的影响,患者面部表情肌肉失去正常的张力,导致表情呆滞。

2. 口眼歪斜

在笑或闭眼时,患者一侧的嘴巴和眼睛可能会向一侧歪斜,表现出不对称的表情。

3. 眼球问题

由于面神经控制眼部表情肌肉,面瘫患者可能会经历眼球干涩和不适感。面瘫可能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使眼睛缺乏足够的润滑。

4. 咀嚼困难

嘴部肌肉运动受限,面部肌肉的运动障碍可能导致咀嚼困难,患者可能感到吞咽不畅。

5. 语音问题

受到面神经损伤的影响,患者的口腔肌肉可能无法协调运动,导致语音不清晰。

6. 面部感觉异常

部分患者可能在面瘫的同时出现面部麻木或刺痛的感觉。

7. 眼睑问题

面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眼睑肌肉无法完全闭合,增加眼睑干燥的风险。

8. 唾液分泌问题:

唾液分泌减少或过多: 面瘫可能导致面部表情肌肉无法正常协调,影响到唾液的分泌。

9. 面部抽动

在某些情况下,面瘫患者可能经历面部肌肉的不规则抽搐。

10. 听力问题

面神经与听觉神经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耳部症状,如耳鸣或听力下降。

三、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

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主要基于中医理论,包括调整气血、祛风活络、温通经络等方面的治疗原则。以下是中医治疗面瘫常采用的一些方法:

1. 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特定的穴位施针,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活络经络,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常用的穴位包括阳明明目、足太阳、足三里等。

2. 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的治疗面瘫的方案通常包括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中药。具体的方剂会根据个体情况而定,有些常用的中药包括丹参、川芎、红花、乳香等。

3. 推拿按摩疗法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面部肌肉和穴位,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面部神经的恢复。按摩应该由专业的中医医生或推拿师进行。

4. 艾灸疗法

艾灸是通过艾绒的燃烧产生的热力刺激穴位,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方法,有助于促进气血的循环。常用的穴位有迎香、合谷等。

5. 气功调理

气功练习,如太极拳、气功气运动等,有助于调整身体的气血平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6. 脑神经功能训练

中医治疗面瘫也包括一些脑神经功能训练,通过一系列的面部肌肉运动和训练,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7. 饮食调理

根据中医理论,一些具有活血化瘀、益气补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龙眼等,有助于面瘫的康复。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治疗方案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医生制定。此外,中医治疗通常是综合的,可能会结合多种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疗效。

四、中医预防面瘫的建议

中医强调整体健康和平衡,预防面瘫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调理气血、强身健体。以下是一些中医预防面瘫的建议:

1. 保持情绪平衡

长期的情绪波动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中医认为,情绪与脏腑有密切关系,保持心情舒畅对于面部神经的健康至关重要。

2. 注意保暖防风

面部是人体的要害之一,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气,要注意保持头颈部的温暖,防止寒邪侵袭。

3. 避免劳累和过度用眼

长时间用眼、劳累过度可能影响全身的气血流通,增加神经系统的负担。适度休息和眼保健对于预防面瘫有益。

4. 良好的饮食习惯

多食用活血化瘀的食物,如桂圆、红枣、山药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维持面部神经的正常功能。

5. 规律作息

中医认为,夜晚11点到凌晨1点是肝脏排毒的黄金时间,保持在这个时间段休息,有助于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6. 适度运动

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对预防面瘫具有积极作用。

7. 戒烟限酒

中医认为烟火气和酒精可能伤及脏腑,影响气血流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8. 避免寒湿侵袭

中医认为湿邪和寒邪容易侵袭人体,特别是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要注意保暖,防止湿邪侵入。

9. 草药保健

根据个人体质,可以选择一些中医草药调理,如养血安神的草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神经系统的抗病能力。

综合而言,中医预防面瘫的方法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等方式维护身体的平衡状态,从而降低面瘫的发生风险。

面瘫是一种影响面部表情的疾病,中医治疗注重调整体内的气血平衡、疏通经络。综合运用针灸、中药、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面瘫患者的症状。然而,在接受中医治疗的同时,患者也应与专业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康复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治疗效果。如有面瘫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