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在慢性牙周炎种植义齿修复中的效果观察及价值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1
/ 2

口腔护理在慢性牙周炎种植义齿修复中的效果观察及价值体会

周宏明

652325197502070016

摘要:目的口腔护理在慢性牙周炎种植义齿修复中的效果观察及价值体会。方法以患者入院时间为分组标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牙周各项指标、正确口腔保健行为,进行具体调研。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牙周指标、正确口腔保健行为得到相应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更优。结论种植义齿术后向患者开展口腔护理干预,能让种植治效更为突出,减少种植体周围炎的形成。

关键词:口腔护理;慢性牙周炎;种植义齿修复;效果观察

引言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模式属于临床口腔疾病患者常用的治疗干预方式。整个矫治期间,可通过固定矫正器的佩戴,满足患者口腔内牙齿矫正的需求,包括牙齿的调整、错颌畸形的缓解等,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但患者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期间,往往会出现牙龈炎、牙龈增生等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到临床矫治后的整体质量。而如何寻找到科学合理的口腔护理方法成为当前临床所面临的重要难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符合上述要求的患者64例纳入研究,以入院时间为分组标准。2021年6月至12月入院3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21-65岁,平均(45.15±6.36)岁。2022年1月至5月诊疗者为观察组,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23-62岁,平均(44.69±7.12)岁。对临床主体各类资料、疾病程度、牙体状况、基础性病症、生活方式等调查,无显示对比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针对疾病基础知识,展开常规宣教,倾听患者诉求,积极解答疑问,关注其心理变化情况,缓解负性心理,监督患者遵医用药等。

1.2.2观察组患者行系统化口腔护理

(1)认知护理:良好的认知有助于纠正患者不良行为,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情况、生活习惯、刷牙习惯以及心理状态等,明确患者疾病程度,掌握其病情变化规律,引导患者接受口腔检查,结合其实际情况,制订差异化护理措施。以患者文化程度、学习能力为基础,拟定宣教方案,为其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疾病发生发展情况,牙齿丧失和疼痛带来的危害,可能引发感染现象等,帮助患者做好准备。详细为其讲解疾病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宣教方式可以选取公众号宣传、健康知识讲座、宣传手册以及口头宣教等。(2)心理护理:该病会影响到患者的进食和日常说话,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牙齿美观度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抑郁、不安等负性情绪,对临床治疗产生不良影响。相关报道显示,该病病情进展和心理应激之间关系密切,患者一旦出现心理应激,其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明显降低,导致病情加重。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及时评价其心理状态和效能感,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介绍治疗成功案例,促使患者依从性和积极性提高,强化自信心。(3)进食护理: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参考医生意见,提醒患者规范饮食。该病具有特殊性,患者需积极限制自身饮食,不可食用高糖食物,聘请专业医生合理管控患者饮食情况,同时分析病情程度,适当调整饮食计划,鼓励其多喝热水,缓解疾病程度。(4)健康运动指导:引导患者于餐后适当运动,促使其释放机体能量,针对其实际情况,严格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强化其机体抵抗力,预防牙周组织发炎。(5)口腔卫生护理:为患者提供牙龈护理,在三餐后及时刷牙,提醒患者定期洗牙,维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污染反复性发作。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牙周指标

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牙周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各项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

2.2两组干预后正确口腔保健行为

比较观察组平均刷牙次数、刷牙时间、竖刷率、使用牙线率、冲牙器使用频率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错颌畸形问题多发于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其往往是因家族基因、后天环境等因素而导致发生的口腔类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齿、颌骨位置出现畸形表现。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口腔疾病中,错颌畸形的发病率占总体发病的50%,且疾病的发生严重损害到青少年儿童的口腔健康。与此同时,由于口腔清洁难度比较大,大量食物残渣的积存,会严重影响到口腔环境的酸碱平衡,进而为细菌的滋生创造便利的繁殖环境,以此刺激到患者的牙周正常组织,增加治疗难度的同时,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耐受性也不断降低,使其产生焦虑、自卑的不良心理,严重影响到其日常的生活和学习。目前,口腔正畸固定治疗属于口腔错颌、畸形症状的常见干预方式,其通过对牙和模型给予三维数字化的重建,结合临床需求来完成矫治,其治疗后可满足患者对牙齿整齐度、美观度的需求。但是,矫治术的实施会应用到固定矫治器以及附件等,很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比如:牙龈炎、牙龈增生等,且预后质量较差,增加患者治疗痛苦的同时,也无法满足临床实际应用需求。基于此,临床针对接受口腔正畸固定治疗的患者,合理增加护理干预,为患者口腔内组织的完整性提供保障,抑制并发症的出现,提升预后效果,提高口腔内的整体美观度。定期标准化口腔护理可将实施口腔正畸固定治疗患者分为三个护理阶段,而后完成标准化口腔护理干预。从本文的研究数据发现,实验组并发症数据为2.33%,对照组数据为16.28%,差异较为明显,P<0.05。说明定期标准化护理对并发症可产生抑制效果;同时实验组病例对于口腔护理的依从性、卫生合格符合率均处于较高状态,差异较为明显,P<0.05。说明定期标准化护理可有助于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培养,从根本上改善其口腔内环境质量,预防其他口腔疾病的出现,进而确保临床疗效。分析原因在于:相较于常规护理来说,定期标准化护理更加注重科学、细节性护理,同时将常规护理中的温盐水漱口替换成专用漱口水,以此可有效达到细菌滋生的抑制效果,将细菌全面消除,改善口腔环境,提高口腔卫生合格率。除此之外,经不同方式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更优,对照组资料较差,P<0.05。可知,口腔定期标准化护理可帮助患者进行不良心态调整,缓解其因口腔疾病所产生的不适感,提升舒适度,缓解心理压力。

综上,种植义齿是口腔临床常见治疗方法,术后向患者开展口腔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种植体周围环境,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敏,王成祥,张淼.口腔精细护理模式对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牙菌斑及釉质脱矿的影响[J].包头医学,2022,46(1):58-60.

[2]周王峰,陈贤明.陶瓷与不锈钢的复合材料在正畸托槽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20(S1):385-388.

[3]张红,李晓玲.循证护理联合家庭成员协同护理在儿童口腔正畸治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美学美容,2021,30(3):42.

[4]王馨妍,王欢欢.口腔精细护理对固定矫正器正畸患者牙龈指数及牙釉质脱矿的影响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5):171-173.

[5]王娟.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口腔健康自我管理现状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4):16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