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美育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0
/ 2

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美育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

刘  成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作文教学、语文研究性学习、语文课外活动、文学社活动中创新语文美育,引导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语文学习,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美育;应用;创新;研究

语文美育是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实施美育。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具体谈一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美育中的应用与创新。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语文美育。

高中语文美育应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等原则,唤醒学生的审美感知,培养审美趣味,激发审美创造。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语文美育的实施。

1、借助问卷星,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展现思维美。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中,除了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写作背景、通读全文外,我还要求学生主动在问卷星中提出不懂的问题。收集到学生的问题后,我再据此调整教学设计。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形象思维,培养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人的审美感官对审美对象的感受能力,它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最基本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乐学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美的途径是多方面:可以利用单个媒体激发兴趣。如放录像、听录音、看幻灯等。可以利用多种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如教学《鸿门宴》,可先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录像,在讲述中,再用幻灯打出“项庄舞剑”一图,同时播放樊哙与项羽对话的录音,这样便能迅速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并激起形象思维。可以利用其他方式诱导,如用手机同屏在线视频导入、用微课创设微情境、用短视频再现课文内容等,形式可以不拘一格。

3、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审美联想。在分析课文中,如果不利用审美联想,就很难把握文章丰富的内涵。在教学中,我常常抓住重点、难点,扩大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背景的理解,拓展他们的思维,将教学内容延伸发散,扩大教学的广阔性。如教学《黄山记》,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雨中登泰山》、《黄山小记》等景色,让学生从不同审美角度去联想,去比较,感受不同地方的景色及同一地方对景物不同的感受,去品味作者所特有的审美体验。

4、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互动交流、沉浸式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学《登泰山记》时,我播放了泰山的图片、视频,并配上了音乐来创设情境,效果不错。如果能够加强互动,学生对情境的体验会更好,我联通了泰山的一个直播间,用希沃手机同屏技术进行投屏,让学生跟着主播放飞的无人机观赏泰山的壮丽景色,学生们还与主播进行了互动、聊天。学生的感受更真切,体验更真实。利用VR技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会带给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教学《老人与海》,在播放课文视频时,我让学生戴上VR眼镜,让学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虚拟现实情境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圣地亚哥与鲨鱼搏斗的激烈场面,感受到了他在与鲨鱼的搏斗之中展现出的力量和勇气。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互动交流、沉浸式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5、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挖掘知识内涵,加强审美理解。在审美理解中,只有悟得深,才能感受得深,只有细心地品味,才能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审美理解能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激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挖掘出课文深层的含义。如教学《故都的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领略了北平的“清、静、悲凉”的秋色、秋味,但这还是不够,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我通过放介绍郁达夫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到十年异国生活使郁达夫饱受屈辱和歧视,体会到他那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体会到他那种深藏不露的爱国激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挖掘知识的内涵还体现在对课文知识的延伸理解上。我在发表的一篇论文《运用信息技术延伸深化高中语文教学》中,就详细地谈了自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向思维促进延伸理解的实践。这种理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对课文知识的一种创造性把握。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高中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实施语文美育。

在作文教学中,我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写作教学,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美的能力。如指导学生写以“发现家乡生活的美”为主题的作文,我将益阳的美景图片、视频、益阳名人事迹、益阳的民间风俗等放在一起制成多媒体课件,将家乡益阳的美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马上就被家乡美丽的景色、丰富的文化、独特的风俗吸引了,写作的兴趣很快就激发出来了。在播放视频介绍益阳的著名景点山乡巨变第一村时,我选取其中的周立波故居从远到近、从外到内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观察,并充分利用特写镜头、慢镜头、重播等功能使学生的观察逐步做到有序而细致,把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有机地统一起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我组织学生开展在线投稿、参加作文大赛、同题展示、作文擂台等活动,学生不断有习作发表或获奖。看着自己的作品在报刊上发表,拿着一张张获奖证书,学生尝到了甜头,写作动力更强了,写作的兴趣更大了。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实施语文美育。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科拓展或现实生活中某个问题为研究切入点,组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我教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时,就选择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作为研究性学习主题,利用益阳数字科技馆及数字图书馆、直播益阳、益阳文化在线、益阳云旅游等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关注家乡发展,参与体验家乡当代文化生活。学生利用假期,通过网上查阅资料、走访调研,了解益阳风土人情、特色旅游风景、民族服装文化、地方特色美食等特色区域文化,了解了家乡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领略了家乡文化的深刻魅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在在线阅读家乡文化中感受美,在调研中体验美,在参与直播介绍家乡文化中实践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高中语文课外活动、文学社活动,在语文课外活动、文学社活动中实施语文美育。

教师要积极利用语文课外活动、文学社活动实施美育。语文课外活动、文学社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我校组织学生成立了箴言文学社、学生记者团、语文课外兴趣小组。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在线投稿、参加作文竞赛、网络读书交流会、办《龙岭》社刊、文学采风、写博客等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文学社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外活动、文学社活动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创造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语文美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语文学习,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本文系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立项课题“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美育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课题立项号:HNETR21131)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闻红霞.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创新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

2、欧阳双静.高中语文美育实施的路径探析[J].贵州教育,2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