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住宅建筑造价的根本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0
/ 2

降低住宅建筑造价的根本途径

孙娅

武汉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住宅建筑造价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直接影响工程社会、经济效益以及既定目标的实现。现阶段由于各方面的问题导致住宅建筑造价居高不下。本文在简要分析住宅建筑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探讨降低住宅建筑造价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住宅建筑;造价;问题;途径

社会迅速发展使得社会投资力度不断增大,尤其是我国经济宏观调控下,政府为推动投资、拉动内需启动了许多重大项目。在这种新的环境条件下,一大批住宅建筑工程启动施工,但是由于在工程施工造价管理中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住宅建筑造价不断上涨并居高不下,直接导致住宅建筑价格不断攀高,给居民增加了购买压力,而且影响了住宅建筑经济、社会效益以及既定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对住宅建筑的造价管理,降低造价是形势所趋。住宅建筑造价控制基本宗旨是合理明确造价,有效控制造价。其中造价的有效控制贯穿于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住宅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造成住宅建筑造价不断攀高的因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住宅建筑造价居高不下的事实。

(一)主观问题

导致住宅建筑造价居高不下的主观问题主要是工程施工各个阶段人为所造成的各种问题。主要有:

第一,工程立项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经审批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投资估算即成为该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由于本阶段是以经济分析和初步方案为主,对具体工程量的估算并不明确,所以投资估算的准确性较差。

第二,工程设计阶段。设计变更随意性大。按照规定, 工程要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只要精心准备、合理科学的组织实施并进行严格监控,工程造价的实际额度就能控制在批准额度之内。但是由于工程建设单位往往急于开工,而没有做好必要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设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进行严格把关,造成施工中变更随意,对施工工程想改就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进行充分研究也没有进行监督,缺乏更改造成损失的责任制约。此外,还存在工程设计人员素质不过关,造成错、漏、碰、缺,或者出现浪费,或者留下隐患,工程造价就不准确。

第三,工程招标阶段。在此阶段,往往由于各种利益的相互牵引,导致招标投标过程不正当,进而造成承包方的价格不可靠,甚至出现压价中标、施工中偷工减料、停工扯皮等现象。

第四,工程施工阶段。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仅仅是停留在图纸预算这个环节上,而对建筑市场的各种资料信息不注意收集整理,造成对住宅建筑造价的控制仅仅停留在静态控制的层面上,不能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第五,工程竣工阶段。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结算书存在冒算多算、高套定额单价和取费标准等提高工程造价的现象。有些施工单位以单纯营利为目的,如建筑土方工程,原有建筑土基是杂填土,按设计要求需更换好土。有的施工单位无视质量要求,为获取高额利润,用现有的杂填土做路基,更有甚者用来做结构土,到结算时,却声称全部弃掉了杂填土,按设计要求运进了好土,使建设单位白白浪费了资金,且给工程留下了重大隐患。

(二)客观问题

除人为因素外,在住宅建筑建设施工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客观问题也会造成住宅建筑造价上升。

首先,近年来,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导致地区直接按的建筑市场壁垒被打破,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设计、施工的单位和企业不断增加。但是鉴于现行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和预算编制的规定因地区和行业的差别有所不同,导致一些跨地区跨行业承揽工程设计施工的企业不了解工程所在地或相关行业的有关规定,在实际的编制造价过程中出现差错。

其次,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建筑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更新,因此在进行工程造价编制时,需要经常进行定额换算。但是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定额消耗量通常以几年前的人工、材料、机械的统计资料为基础,代表的是过去的建筑工程建设水平,不能够反应现在以及将来的真实情况。新增补的定额往往是由典型工程测算出来的, 缺少代表性, 必然与实际存在差异, 这就造成了工程造价确定上的差错。

二、降低住宅建筑造价的根本途径

根据上文对住宅建筑造价不断攀高因素的分析,可以得知,降低住宅建筑造价的根本途径是在克服客观因素不利影响的基础上,对住宅建筑建设施工的各个阶段加强造价管理,断绝人为因素造成的造价上涨。具体来说:

(一)重视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以往的造价管理往往重后期,轻前期。而实际上许多造价问题的出现是从设计阶段就已经埋下隐患,因此,这种做法取不到实际的控制效果。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降低住宅建筑造价的关键。第一,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实行有效的监理制度,防止设计人员因只管设计而不管建筑造价造成的设计与造价控制脱节,在设计阶段推行监理制度有助于促进设计经济上更合理,从源头上控制造价,此外,还可以通过监督促使设计单位改善管理,提高设计水平。第二,实行限额设计。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及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纸设计。第三,设计阶段要重视多方案的比较。进行多方案的比较是衡量建筑、施工方案经济性、实用性、可行性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获得工程造价更优的设计效果。第四,注重标准设计的推广。标准设计能较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材料和设备。并能够缩短设计周期,加快施工进度,因此,采用标准设计一般都能使工程造价低于非标设计的工程造价。

(二)加强投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加强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保证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特征和工作内容描述清晰准确,并严格审查工程量清单的内容是否与招标文件相符;其次,造价管理机关机枪对编审从业人员的工作管理,通过各种手段提高预算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以保证工程量清单和控制造价的编审质量;再次,坚持严格的评标制度和评标程序。

(三)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首先,有效的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住宅建筑建设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做好控制。应重视图纸的三方会审,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对于必须出现的设计变更要认真处理,在变更中涉及到的费用增减,造价管理人员应提前做出预算。设计变更在经各方代表签字认可后才能生效。其次,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的管理。材料设备费用在施工费用中占很大比例,因此在施工中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控制。购进的材料不仅要质量过关,更要有效的控制数量。在订货时应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图质量略加损耗和来确定采购量。再次,施工设计要全面准确。住宅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既要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又要从根本上控制工程造价。因此,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人员应该负起责任,选择那些既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又要有一定工程造价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在编制过程中应注意与预算定额相结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大量的实践项目的研究发现,虽然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重点应该是在决策和设计阶段做好造价控制工作。因为这两个阶段,关系到建筑工程后续的施工。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其自身虽然不会耗费过多的费用,但是该方案会给整个建筑工程成本的降低做出突出的贡献,因此相关责任人员应该将重点放在这两个阶段,之后以此为中心,构建一个造价控制体系,进而实现减少建筑工程造价成本。

参考文献:

[1]钟晓璇.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J].散装水泥,2023(01):26-28.

[2]胡利育.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解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3,21(04):163-165.

[3]段晓婷.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J].居业,2023(01):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