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管理关键要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0
/ 2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管理关键要素

徐黎

重庆市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服务中心  重庆市  405400

摘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从空间规划实施的角度来看,其实施会受到很多外部条件的制约。中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不但关系到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效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国土空间开发建设中,如何建立健全的国土空间规划制度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素

1论国土空间规划制度建设中生态环保规划的重要意义

1.1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由于中国人口数量较多,满足人民根本需求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重视土地空间规划,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方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存在直接关系,但当前中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要想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治理,应转变传统土地空间规划中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念,注重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进行维护。

1.2在有限的用地条件下,实现更大的开发价值

使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是土地空间规划的核心标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价值,应采取措施保护土地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整合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合理规划空间用地,从而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创造更多的开发价值。

1.3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全面发展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收集和整合相关数据明确该地区的土地资源规划及城市发展实际状况,以实现土地空间规划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实现对土地空间规划及成本控制。在长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土地空间,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从根本上提升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水平。

1.4满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因此保证土地资源规划合理至关重要,其除可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外,对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推动作用。我国应坚持绿色、环保、节能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和空间规划,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在此基础上对空间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达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标准。

2剖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问题

2.1政策支撑与法制不健全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需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在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政策和法律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包括政策的不连续性和执行的不严格性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和管理,需要加强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的有效实施。

2.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涉及多方利益因素

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各不相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需要考虑多重因素,包括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和人口需求等。然而,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矛盾,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利益。因此,如何在各方利益之间取得平衡,成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3存在数据获取和处理问题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包括遥感、GIS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进行资源调查和生态评估。然而,当前我国在数据获取和处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包括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限制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需要加强数据采集和共享,提高数据质量和科学性。

2.4生态保护红线监测和评估尚需解决

生态保护红线是一个长期工作,需要不断监测和评估其实施效果。目前,我国在生态保护红线监测与评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监测手段不够全面和精准、评估指标不够科学和全面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生态保护红线的有效实施和管理,需要加强监测与评估手段的研究和应用,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效果。

3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中信息系统建设的策略

3.1满足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信息化要求

生态保护相关的基础数据:这包括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状况、生物多样性分布、地形地貌等基础数据。这些数据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能够帮助决策者全面了解当前生态状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与土地利用规划和空间布局相关的信息: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需要考虑土地利用规划和空间布局等因素,因此需要获取相关的规划文件、土地利用规划和空间规划的数据。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和各类开发项目的分布情况,为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提供支持。

与生态环境监测相关的数据: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和评估,因此需要获取与生态环境监测相关数据,包括水质监测数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等。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及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为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与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涉及众多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需要获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管理规定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政策导向和具体要求,为科学有效地管理生态保护红线提供指导。

与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生态保护红线管理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获取与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包括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负荷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保护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3.2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信息系统作用

数据管理: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相关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包括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管理,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存储、检索和更新,提高数据的管理效率和数据质量。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支持:信息系统可以提供生态保护

红线划定的相关工具和模型,支持划定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例如,可以通过GIS技术分析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数据,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的边界和范围。

监测与评估: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集成遥感图像、监测数据和统计数据等,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通过监测与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预警生态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

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工具,通过模拟和预测分析,对不同决策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公众参与沟通:信息系统可以建立公众参与平台,提供公众参与的渠道和机会,使公众能够了解和参与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过程和决策。通过信息系统,公众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

监管与执法:信息系统可以被用于监管和执法,对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追踪和处罚。

4

综上所述,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自然生态空间管控底线,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形势下,要树立新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化国土空间资源统筹管理,充分考虑到新时期多元社会团体的新要求,科学评估、预测趋势、前瞻未来,对公共资源进行有效管控,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构建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新时期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生活提供空间保证。

参考文献

[1]周永兴.国土空间规划视域下的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2021,46(01):90-95.

[2]迟为飞.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J].中国住宅设施,2020,(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