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楼宇弱电系统综合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6
/ 2

智能楼宇弱电系统综合技术探究

魏杰

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15000

摘要:智能楼宇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以高新技术为支持,打造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居住环境。弱电系统在智能楼宇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保证各功能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通过对历史经验的不断总结,确认智能楼宇弱电系统施工要求,通过前期充分准备以及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化,来预防各种常见问题的出现,为智能楼宇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保障。本文对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具有的特征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就其综合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作出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智能楼宇;弱电系统;综合技术

    智能楼宇融合了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信息化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等多门学科,通过构建各种功能系统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各种需求。对智能楼宇弱电系统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其专业性强、周期长、规模大等特点,来编制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以科学可行的设计作为支持,通过规范标准的施工,来为弱电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一、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特征

    弱电系统是支持智能建筑各功能实现的重要前提,涉及到的如数据信息源、图像传输以及直流电与交流电电能电路,要基于建筑建设综合要求来进行规划设计,确定最佳施工方案。面对不同特征的建筑空间,可灵活选择与之相适类型的弱电系统,包括楼宇报警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消防控制系统、节能控制系统以及综合布线系统等,各子系统所负责的功能性不同,通过相互协作来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需求,打造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当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数量可以多大十几甚至几十种,为提高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同性,便可以对弱电系统进行集成化设计,通过收集楼群信息,实现子系统之间的共享,最终在集成平台的管控下,将各子系统所具有的特点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1]。如楼宇报警系统通过各传感器可及时监测发现安全隐患,并第一时间发出警告,及早处理问题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又或者综合布线系统,可实现信息、图像以及视频的高效流通,支持建筑各基础功能的实现。

二、智能建筑弱电系统设计

    1.弱电系统方案设计

    想要进一步提升建筑智能化水平,便离不开对弱电系统的设计优化。弱电系统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综合适用性、先进性以及经济性来判断所选技术手段是否合理,然后再进一步对系统设计流程进行进化。正因为弱电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设计时要以满足用户基本需求为目的,来规划整个设计方案,做好各节点内容的部署,综合评比后选择最佳施工方案。

    2.组织多方图纸会审

    组织工程建设各部门进行图纸会审,确保弱电系统方案有着较高的可行性。先将弱电工程划分成多个子系统,然后再就个子系统的各条件进行分析,确认功能、人员、设备以及材料等要素是否合理,对照智能建筑建设综合要求,对设计图纸进行调整优化[2]。其中,项目部还要按照标准对图纸进行审核,重点对所应用的技术工艺以及设备材料等进行审核确认,并对各交叉作业做好协调安排,将此作为弱电系统施工的重要依据。另外,还可以审核结果为基础,进一步给予文字描述。

    3.技术工艺专项审核

    在设计阶段还要做好技术管理,首先便是界面技术,即施工之前进行界面科学划分与管理。将施工合同作为依据,按照工种职责来进行划分,如土建项目、机电设备安装、装饰装修项目等,指导施工作业以更高效率完成,缩短工程施工所需时间。同时,界面技术的应用还会促进责任的清晰划分,一旦出现问题可准确追责,减少各种施工问题的发生。所有的技术方法全部要在施工前进行审核,未达到审核标准的要及时的更改,确保设计与实际保持一致。

三、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

    1.明确施工方案

由设计单位来提供电气设计图纸,联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及技术规范确定施工要点,确保所有设计内容完全符合工程建设标准,以免遗留任何隐患而对后期施工造成影响。以施工图纸为依据,确定施工流程,假如后期发现图纸内容不合理,则需要在技术交底阶段进行调整。再次确认每个子系统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内容,包括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作业,全部要提前完成判断,及早就不合理部分进行调整,将此作为审查的要点,不断来优化施工方案,以免设计不当而影响最终的施工效果[3]。另外,强调隐蔽性工程的重要性,需要格外重视,给予详细说明,以完备的资料为支持,推动弱电系统的正常施工。

    2.材料设备选择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会涉及到众多的学科与专业,不同子系统的功能不同,对应的所需材料构件也差异明显,因此在进行选择时需要灵活处理,以科学的方法来应对庞大的材料数量。为保证施工达到预期效果,要安排专人负责材料设备的采购,以施工方案和相关标准为依据,对材料设备的规格、数量、质量等加以控制,确保其满足施工标准。例如常用的镀锌钢管,要求其厚管管壁不小于2.5mm,而薄管管壁则要不小于1.5mm[4]。面对钢管、钢筋以及线盒等关键材料,必须要加强管理,在进场时做好检验,排除任何存在质量隐患的材料构件进入施工现场。特别是对于进口设备器材来讲,要确认其产地以及海关商检等证明资料齐全,任何来路不明的产品均不得随意用于施工。

    3.管线安装施工

管线安装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作业,会与其他专业产生较多的交叉作业,任何一个节点处理不当,便会对后期弱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管线敷设安装前要再次进行图纸审核,确认了解设计意图,对每条线路的安装位置以及要求清晰明了。安装的要点在于确定管线方位、分线盒与线槽安装方位等,一切均要依赖图纸进行,提高每个环节操作的规范性。反复多次确认各管线安装方位,并明确安装方式、搭接位置以及施工要点前提下,有重点的完成所有安装作业。①功能不同的管线要分路敷设安装,相邻铺设相互之间有更高的概率会发生运行事故,如短路、漏电等,需要提前做好安排。②清除作业面所有杂物,以免有尖锐物体损坏线路绝缘层,对于需要穿越以及拐弯安装的部分,可以选择韧性以及抗拉强度好的管道[5]。③尽量避免出现线路打折、弯曲等情况,并控制好穿越时的力度,以免造成线路表层损坏,否则会影响线路安全与数据传输。④利用不同颜色的管道来对各功能用途的管线进行区分,同时合理设置强弱电系统的间距,确保相互间的安全。垂直敷设的管线重点要做好接头与弯头部分的控制,尤其是要避免管线的交叉铺设,以此来减轻相互之间的干扰。同时缆线上端位置与每米间隔位置均要在桥架上加以固定,以及进出线槽位置和转弯位置做绑扎固定处理[6]。水平敷设的管线对绑扎的要求更加严格,将每一层分类绑扎处理后,再敷设到同一个线槽内即可,需要注意的点是线缆起点、重点和转弯位置均要做固定处理。

    4.接地系统安装调试

    为保证智能建筑运行安全性,便需要进行可靠接地,以环形接地系统为例,便是以建筑工程为中心,将直径1m左右的环形接地装置安装在其周围,且进行可靠接地。在此基础上继续安装避雷针与引线,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接地效果,排除杂线地阿莱的干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一直都是研究探讨的重点,以提升建筑智能化水平为目的,基于实际情况,不断对弱电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保证能够有效推动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为个子系统功能性的有效发挥提供支持。通过对弱电系统的研究,可以为智能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大保障。

参考文献:

[1] 但国良.智能楼宇弱电系统综合技术探讨[J].智能城市,2023,9(05):84-86.

[2] 邹鹏.智能楼宇弱电系统项目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智库时代,2020(01):264-265.

[3] 孙国华.智能楼宇弱电系统规划与实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9):77-78.

[4] 李志国,张彬.智能楼宇弱电系统集成的应用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20):162-164.

[5] 杜江.楼宇智能弱电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8,20(14):81.

[6]董 琳.智能楼宇的弱电系统集成[J].技术与市场,2018,25(0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