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心理状态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5
/ 2

责任制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心理状态影响评价

1刘婷,1商红磊,2杨飞娥【通讯】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耳鼻喉科  陕西咸阳 712000    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介入中心导管室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目的: 探讨责任制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心理状态影响评价。方法:自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选取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责任制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责任制护理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负性情绪,改善病人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病人的满意度。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突发性耳聋;应用效果;心理状态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除了生理上的影响外,患者还可能面临心理上的困扰,如焦虑、抑郁等[1]。因此,寻求有效的护理方式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责任制护理作为一种全面、连续的护理模式,被认为可能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产生积极影响[2]。本研究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责任制护理护理干预。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们选取接受诊断并治疗的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将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责任制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有50名患者。在责任制护理组中,有26名男性和24名女性,他们的年龄在24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14±1.65)岁。在常规护理组中,有27名男性和23名女性,他们的年龄在23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49±1.54)岁。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这包括日常的病情观察、药物治疗、生活照顾等。

责任制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责任制护理。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如病情监测、药物治疗、生活照顾等,还与医生紧密合作,积极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他们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除了医疗层面的护理,责任制护理还注重患者的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面对突发性耳聋带来的焦虑、恐惧和困惑,护士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担忧和疑虑,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心理疏导。通过有效的沟通,护士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的信心。此外,责任制护理还关注患者的康复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护士协助患者进行听力训练、语言康复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他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同时,护士还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他们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解答疑问,确保患者在家庭环境中也能得到正确的护理和康复指导。通过这种全过程的护理关怀,责任制护理旨在为突发性耳聋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1. 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

50

24(48.00)

22(44.00)

4(8.00)

46(92.00)

对照组

50

18(36.00)

20(40.00)

12(24.00)

38(76.00)

X2

1.382

P值

<0.05

2.2两组初产妇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初产妇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50

54.64±2.52

30.01±1.12

55.79±3.15

33.66±0.63

对照组

50

54.81±2.59

41.37±1.17

55.86±3.19

42.27±1.36

t值

0.254

41.658

0.105

19.056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50

26(52.00)

23(46.00)

1(2.00)

49(98.00)

对照组

50

17(34.00)

23(46.00)

10(20.00)

40(80.00)

X2

0.921

P值

<0.05

2.4各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见表3。

表4各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组别

例数

耳痛

耳闷

耳胀

总发生率

观察组

50

2(4.00)

1(2.00)

1(2.00)

4(8.00)

对照组

50

8(16.00)

2(4.00)

6(12.00)

16(32.00)

X2

1.053

P值

<0.05

3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疾病,通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急剧丧失听力。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内耳循环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突发性耳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沮丧、社交障碍等心理困扰,同时面临沟通困难和工作能力的下降。除了生理上的影响外,突发性耳聋患者还可能面临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听力丧失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和社交孤立,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3]。因此,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中具有重要意义。责任制护理作为一种全面、连续的护理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关怀。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这提示,责任制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影响。通过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密合作,责任制护理为突发性耳聋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综上,责任制护理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负性情绪,改善病人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胡静, 胡晓丽. 责任制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 33(7): 888-891.

[2]王丽华, 李晓飞. 责任制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效果各指标对应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护理效果越好。

[3]张晶, 王天英, 陈岩. 责任制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21): 3640-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