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预防式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3
/ 2

风险预防式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探析

蒋惠

四川省攀枝花米易县人民医院    617200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预防式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4月-2023年4月,选取小儿肺炎患者7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预防式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较短,肺功能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风险预防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肺炎风险预防式护理并发症;肺功能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我国北方地区以冬春季多见,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类和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等,需要及时治疗[1]。目前,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研究发现,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配合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规避风险因素,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2]。鉴于此,我院对患者实施风险预防式护理,取得不错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小儿肺炎患者70例,时间为2021年4月-2023年4月,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1-9岁,平均(4.42±0.42)岁;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1-10岁,平均(4.87±0.34)岁。统计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且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患儿。年龄在适合接受风险预防式护理的范围内,一般应为新生儿至儿童期。患儿的临床资料齐全,包括病史、症状、体征等。患儿家属对治疗方式、护理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有心力衰竭或其他重要器官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儿。患儿家属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治疗和护理方案的患儿。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预防式护理,具体如下:(1)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在感冒流行季节,尽可能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避免与外界过多接触,减少感染的风险。(3)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过敏体质的患儿,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4)合理使用药物: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5)饮食护理:给予患儿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6)注意个人卫生,适当运动:教育孩子勤洗手、洗脸、刷牙等,保持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病原体从口鼻进入体内。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户外活动、游泳等,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7)接种疫苗:根据当地的疫苗接种规定,及时为孩子接种疫苗,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1.3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2)比较两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

(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脓胸

气胸

肺大泡

发生率

对照组

35

1

3

3

7(20.00)

观察组

35

0

1

1

2(5.71)

t

5.645

P

<0.05

2.2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见表2。

表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d,x±s)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湿罗音消失时间

肺炎X线吸收时间

对照组

35

6.13±1.13

12.37±2.13

13.21±2.24

13.42±2.21

观察组

35

4.72±1.22

8.67±2.11

9.22±2.32

10.32±2.34

t

7.235

7.563

7.327

7.634

P

<0.05

<0.05

<0.05

<0.05

2.3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组别

FVC(L)

FEV1(L)

FEV1/FVC (%)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25±0.34

2.46±0.33

1.75±0.03

2.31±0.13

66.83±5.34

73.52±4.45

观察组

2.31±0.55

2.71±0.45

1.74±0.05

2.69±0.23

66.78±5.43

82.03±4.33

t

0.125

8.523

0.095

8.956

0.115

8.145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确诊小儿肺炎之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否则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损伤患者的心脏、大脑等重要脏器,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3]。在对患者治疗期间,做好风险规避护理,也有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风险预防式护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感染风险: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接触感染、注意个人卫生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孩子感染病原体的风险,预防肺炎的发生[4]。(2)促进身体康复:通过饮食护理、增强免疫力、合理使用药物等措施,可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康复,缩短病程,减轻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提高护理质量:通过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5]。(4)预防并发症: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孩子的痛苦和医疗资源的浪费[6]

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较短,肺功能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风险预防式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倪雪娟,胡静,等. 风险预防式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1):52-55.

[2]王婷. 个体化护理在降低小儿肺炎治疗期间并发症风险中的应用效果[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8):1166-1167.

[3]张雪梅. 风险护理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 医学信息,2020,33(2):294-295.

[4]施琳,周伟芬. 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肺炎患儿呼吸道感染及治疗效果中的应用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2):1517-1519.

[5]隋丽丽. 风险预防式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19):133-135.

[6]张月英,李爱萍. 风险预防式护理对肺炎患儿临床疗效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26(3):350-353.